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脑干损伤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郗振东  马东周 《河北医药》2002,24(10):795-795
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4~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脑干损伤 5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6例 ,女 10例 ,男女之比为 4.6∶1,年龄 2 0~ 60岁。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 3 6例占 64.5% ,继发性脑干损伤 2 0例占 3 5.5%。1 2 治疗与结果 有颅内血肿者首先给予血肿清除 ,而后和非手术者一样进行综合治疗 ,即在NICU监护下 ,进行脱水、降颅内压、抗炎等治疗 ,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病例行气管切开 52例占 94%。抢救成功 49例 (87% ) ,死亡 7例 (13 % )。2 讨论2 1 及时诊断和处理 脑干损伤分为原发性脑干损伤和…  相似文献   

3.
脑干损伤是颅脑创伤病人治疗的难点,其病情复杂,预后较差,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本文报告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临床救治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41例,女15例;年龄17~73岁,平均38岁,其中>65岁8列。受伤至入院时间1~9小时,平均3.6小时。  相似文献   

4.
脑干损伤病人并发急性胃扩张较少见,现将近年来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治疗,探讨其与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去大骨瓣减压术或颅内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术、亚低温人工冬眠、高压氧、脱水降颅压、使用尼莫地平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奥美拉唑等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和肝素消除肺间质水肿、早期胃肠内营养等支持治疗。结果 42例中存活27例(64.3%),其中良好12例(28.5%),中残9例(21.4%),重残4例(9.5%),植物生存2例(4.7%),死亡15例(35.7%)。结论早期治疗、及时手术是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的关键,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田鹏  王勇  王明煽  冯明星 《贵州医药》2003,27(6):532-533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发生率不高,约占颅脑损伤的2%~5%,但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我院自1992年2月至2001年4月,救治存活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GCS≤5分),现就其救治经验,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33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24.5岁。高处坠落伤1例,车祸伤4例。3倒闭合性颅脑损伤,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均有血性脑脊液耳鼻漏等明显颅底骨折征象。5例GCS≤5分(按格拉斯哥分级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干损伤9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93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6.2%(93/1485),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脑干损伤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脑干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 %~5 % ,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10 %~2 0 % ,脑干内除有颅神经核、躯体感觉和运动传导外,还有网状结构和呼吸、循环等生命中枢,故脑干损伤后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我院从1996年8月至2 0 0 2年8月共收治原发脑干损伤36例,死亡率33% ,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总结3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急性期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通过加强早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以及保护中枢神经和脱水治疗.结果: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轻残6例,良好18例.结论: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是减少死亡率、残疾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 ,复习损伤机理及病理改变。方法 :应用脱水剂、激素 ,   保持呼吸道通畅 ,人工冬眠 ,防治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处理并发症 ,早期应用神经营养药物 ,早期   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 :8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 ,治愈 2 3例 ,轻残 10例 ,重残 2例 ,植物生存 5例 ,死亡    42例。结论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近年来,随着CT、MRI设备的普及,颅脑损伤的诊治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此病的早期诊断,进行及时准确的治疗,处理好复合伤,防治并发症,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起到了很大作用。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原发脑干损伤患249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脑干损伤长期昏迷的病人并发症多,治疗复杂困难,疗效欠佳,予后不良,死亡率高。现将2例病人昏迷分别长达60天、105天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24岁,住院号:46189。1982年10月5日上午9时不慎被炮杆击伤左顶扰部,伤后昏  相似文献   

13.
脑干损伤病人的脑干反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开俭 《贵州医药》2001,25(2):132-133
目的 探讨脑干反射(BSR)在观察脑干损伤病人的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70例脑干损伤病人进行BSR监测。分析BSR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之间有关系以及25例病人临终状态的BSR情况。结果BSR与病人的GCS、GOS密切相关,BSR平面越低、预后越差。脑死亡者绝大多数BSR属Ⅳ平面。结论BSR可用来观察病情、判断预后,可作为脑残废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梁伟琼  陈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64-165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30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术20例,去骨瓣减压10例;其中痊愈17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0%。结论:全面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以来的3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其中10例有手术指征的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亚低温、脱水、抗感染、钙拮抗剂、醒脑静注射液、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死亡8例(26.7%);植物生存2例(6.7%),重残4例(13.3%),轻残7例(23.3%),恢复良好9例(30.o%).8例死亡病人中,入院时gcs3分者4例,4分者3例,5分者1例.结论:及时手术、保持呼吸道通畅、亚低温、脱水、抗感染、钙拮抗剂、醒脑静注射液、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干损伤1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总存活率64.3%,14例病患经抢救存活9例,其中包括重残以及植物生存病例,死亡原因多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综合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朱敏  王守高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428-3428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情重,病死率高,是当今治疗的难点。本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35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脑干损伤较少见,约占颅脑损伤的2—5%,占重型颅脑损伤的10—20%。我院1990年至1994年2月间收治5例,均治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病人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岁—36岁.平均30.4岁。其中减速伤4例.加速伤1例,均为车祸所致。GLS 昏迷计分均在8分以下,最低为4分。根据脑干损伤检查确定脑于损伤平面,中脑以上损伤2例,中脑损伤2例.中脑以下损伤1例。5例病人均合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疗法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1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浩  刘松  田军 《贵州医药》2001,25(2):149-150
亚低温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当前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2]。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的2%~5%,占重型颅脑损伤的5%~7%[3]。我院于1998年5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1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36%。入院后即行以亚低温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3~31岁,平均18岁。致伤诱因:车祸伤10例,跌伤1例。12 临床表现 (1)生命体征变化:中枢性高热4例,脉搏增快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