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抗结核药物,对结核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特别是在乙肝标记物阳性的结核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较高。本文将1997—2001年收治的抗结核致药物性肝炎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抗结核药物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关系。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物对乙肝标记物阳性肺结核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结核药物,对结核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特别是在乙肝标记物阳性的结核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较高。本文将1997-2001年收治的抗结核致药物性肝炎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抗结核药物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抗结核化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肺结核病人的肝功能影响,并比较两种化疗方案对肝功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08例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病人和389例无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病人分组为HRZE(S)组和HBAL组。分别于化疗前和治疗后半月或每月测量并记录肝功能。结果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病人的肝毒性反应发生率为(67例)62%,明显高于无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病人(102例)26%。全部病人497例病人发生肝毒性反应169例,并且肝功异常发生率HRZE(s)组(49%)明显高于HBAL组(16%)(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接受HRZE(S)方案易出现药物性肝炎,推荐使用HBAL方案以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抗结核组合药对HBVM阳性肺结核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HBVM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病人组合药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病人肝损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P<0.01);其中“模式Ⅰ”与“模式Ⅱ”病人肝损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模式Ⅰ+Ⅱ”病人肝损率比“模式Ⅲ”高(P<0.05)。结论 组合药致肝功能损害,HBVM阳性病人比阴性多见,尤以“模式Ⅰ、Ⅱ”病人更易发生,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有关。应慎用组合药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组合药对HBVM阳性肺结核病人肝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抗结核组合药对HBVM阳性肺结核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HBVM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病人组合药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病人肝损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P〈0.01);其中“模式Ⅰ”与“模式Ⅱ”病人肝损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模式Ⅰ+Ⅱ”病人肝损率比“模式Ⅲ”高(P〈0.05)。结论 组合药致肝功能损害,HBVM阳性病人比阴性多见,尤以“模式Ⅰ、Ⅱ”病人更易发生,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有关。应慎用组合药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6.
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目前所使用的标准化疗方案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Z)。但联合应用HRZ易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其表现为一过性单项转氨酶升高至肝细胞坏死,脂肪蛋白代谢障碍和黄疸等严重的肝功能损害,黄疸可发生急性肝萎缩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临床工作中处理颇为困难的一种情况,从而影响了系统的结核病治疗。但是只要在密切观察肝功能的情况下合理用药,是可以避免的。现就我所住院病人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所引起肝功能损害的42例加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结核病发病较高的国家之一,现有结核病人600多万人[1]。同时又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9.75%,全国约有1.2亿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carriers)[2]。因此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较为多见。目前治疗肺结核的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而HBV感染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因此对于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探索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9.
抗结核药物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阳性病人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症状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不同阳性的病人,使用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为主的抗结核药物后,对肝功能影响如何,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本院有关资料作一分析。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1992年9月至1996年9月的住院病人,并且接受INH、RFP加乙胺丁醇(EMll)或者链霉素(SM)治疗。()三阳组:的例,**s*g(+)、*De*g(十)和抗一*Be(+),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21~59岁,平均36.8岁;(2)两阳组:48例,HBsAg(十)、HHeAg(一)和抗一HBc(十),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19~58岁,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抗结核疗效肯定,但对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与年龄、性别、营养不良、饮酒、慢性肝病或肝炎病毒、HIV感染有关。在经常饮酒的患中,导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本将我2001~2005年收治的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抗结核药物和经常饮酒患导致肝损害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状况。方法对比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单纯HBsAg(+)、HBsAg(+)和HBeAg(+)、HBsAg(+)和HBeAb(+)以及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炎病毒阴性患者之间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368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16.4%(59/358),乙肝HBeAg(+)、乙肝HBeAb(+)及丙肝病毒感染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乙肝病毒阴性组和单纯HBsAg(+)组,乙肝病毒阴性组和单纯HBsAg(+)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统计学上无差异。同时还发现,大于60岁年龄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年龄组。结论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老年、是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时,针对此类病人需密切关注其肝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368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状况.方法 对比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单纯HBsAg(+)、HBsAg(+)和HBeAg(+)、HBsAg(+)和HBeAb(+)以及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炎病毒阴性患者之间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68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16.4%(59/358),乙肝HBeAg(+)、乙肝HBeAb(+)及丙肝病毒感染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乙肝病毒阴性组和单纯HBsAg(+)组,乙肝病毒阴性组和单纯HBsAg(+)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统计学上无差异.同时还发现,大于60岁年龄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年龄组.结论 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老年、是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时,针对此类病人需密切关注其肝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HRZE/4HR方案对患不同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5年8月住院期间收治的147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B超检查提示同时患有慢性肝病者(脂肪肝、肝硬化等)为观察组(136例);未患肝病者为对照组(1339例).结果 观察组有57例(41.9%)出现了肝损害,其中脂肪肝12例(60.0%),肝硬化7例(87.5%),慢性酒精性肝病6例(35.7%),慢性乙型肝炎9例(45.0%),慢性血吸虫病肝8例(50.0%),肝血管瘤或肝囊肿10例(26.3%),肝内胆管结石5例(25.0%).对照组出现肝损害138例(10.3%).观察组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严重.观察组经护肝治疗肝功能的恢复也比对照组慢.结论 2HRZE/4HR方案对各类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较大,发生较早,恢复较慢.应尽量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同时给予有效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96例单项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与100例阴性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对肝功能的影响进行对照观察。 两组均为初治病例,均用H、Z、R方案治疗后15-30天复查肝功能,结果,HBsAG阳性患者18例ALT增高,占18.7%;阴性对照组中有16例,ALT增高,占16%(统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HBsGAg阳性肺结核患者对H、Z、R抗奖勤罚懒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31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15例;HBsAg(-)患者170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4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合并HBsAg(+)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损害与HBV-DNA水平影响,及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110例合并乙肝的肺结核患者,依据血清HBV-DNA水平分为高水平组64例、低水平组46例,68例HBeAg阳性组与42例HBeAg阴性组,均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患者肝损害发生率、损害程度,分析肝损害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肝损害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肝损害发生率与HBV-DNA水平有关;HBeAg阴性组血清HBV-DNA水平与ALT、AST、TBI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水平组肝功能损伤时间明显低于低水平组(P0.05),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应用保肝药物,HBV-DNA阳性者需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研究了1985年5月至1985年5月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292例。观察乙肝相关抗原抗体(Hbv)阳性病人服用抗痨药对肝脏损害发生率有何影响。对入院病人常规测定Hbv5项指标:HbvAg、HbvAb、HbeAg、HbeAb、HbeAb。凡有一项阳性者即作阳性论。按1982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所定方案分别给予初复治方案治疗。初治方案2(3)H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220例抗结核药物对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阳性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肝损害与乙肝病毒载量水平(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88例HBVM阳性而HBVDNA阴性患者(Ⅰ组);132例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患者(Ⅱ组);与同期住院686例HBVM阴性患者作对照(Ⅲ组).HBVDNA阳性患者根据HBVDNA水平:在300拷贝/mL~ 105拷贝/mL之间的患者(Ⅱa组);HBVDNA水平﹥105拷贝/mL的患者(Ⅱb组).结果 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Ⅰ组10例(11.36%);Ⅱ组58例(43.94%);Ⅲ组84例(12.24%);Ⅱ组与Ⅰ组、Ⅲ组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而Ⅰ组与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Ⅱa组18例(31.58%);Ⅱb组40例(5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M阳性而HBVDNA阴性合并结核的患者可予有效抗结核治疗,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危险性大,肝损害的危险性与HBVDNA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