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异常率分别为100%、71%、45%、85%和67%;肌电图(EMG)检查的异常率高达79%,均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已经临床确诊的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 45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为100%,其中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经腕管段单纯减慢者2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感觉电位降低者3例,单纯感觉电位未引出者2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时末端潜伏时延长者5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感觉电位降低、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延长者3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感觉电位降低、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延长并运动电位降低者28例,感觉电位和运动电位均未引出者2例;拇短展肌肌电图有失神经电位者30例,肌电图阳性率为67%。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是诊断CTS的极具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检查,简便易行,实用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30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30例CTS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肌电图(EMG)进行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腕管的正中神经不同程度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以SCV异常率较高,严重病例于外展拇短肌记录到失神经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由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患者开展神经电生理测定,来评估诊断SHS患者中周围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脑卒中并发SHS急性期患者(SHS组)、20例脑卒中无SHS患者(N-SHS组)分别进行拇短展肌、第1骨间肌、正中神经的针极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SHS组30人(90%)针极肌电图(EMG)检查见插入电位异常,正锐波与纤颤电位,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SHS组患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减低(P<0.05);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生理检查用于诊断SHS的周围神经损害是比较敏感的,可以提高早期SHS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检测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根据患病肢体分为患侧组(51条)和健侧组(同一患者对侧正常肢体, 39条)。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双侧尺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比较两组运动神经传导分段检测结果[起始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潜伏期、感觉传导波幅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及同侧肘-上臂与腕-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患侧组起始潜伏期长于健侧组,腕部、肘部、上臂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均小于健侧组,腕-肘、肘-上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慢于健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组与健侧组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组感觉传导波幅(11.62±5.46)μV小于健侧组的(14.14±4.38)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例尺神经感觉神经波形未引出, 7条出现感觉传导速度减慢, 19条出现感觉传导波幅降低。健侧组肘-上臂与腕-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组肘-上臂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临床上重度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的手术松解范围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 根据病情及电生理检测分度,筛选出腕管综合征中重度压迫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给予不同的手术神经松解范围,术后随诊2年,定期进行肌电图复查及临床体征、症状观察.结果 治疗Ⅱ组拇短展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示中环指感觉神经电位SNAP的潜伏期及波幅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体征、症状缓解更好.结论 手腕部腕横韧带、远端掌腱膜部+卡压段神经外膜切开,正中神经松解术,既有效解除了正中神经主干、返支卡压,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神经外膜的连续性及神经自体血供,明显提高了CMAP、SNAP的恢复,从而促进神经传导运动、感觉的恢复,对重度腕管综合征疗效最好,并发症率、复发率最低.但对于卡压时间过长、拇短展肌已明显萎缩者,术后虽能明显促进末梢感觉恢复,但运动功能恢复欠佳,部分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症(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对50例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患者进行了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及拇短展肌针机肌电图(EMG)测定。结果 5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30例,单侧病变20例。50例CTS患者80条患侧的正中神经中,54条感觉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和(或)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6条感觉传导测定未引出动作电位;70条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和(或)运动传导速度减慢,10条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时和诱发波幅正常。60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结合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可对CTS作出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测定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一2012年12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研究。测定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期(D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跨腕关节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ML)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从感觉传导到运动传导逐--N量。正中神经压迫试验5min后再重复测量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正中神经DSL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L虽有延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尺神经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各参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DSL和DML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尺神经DSL和DML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因正中神经的受压使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时间明显延长,通过神经传导测定有助于对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孙敏娟 《首都医药》2015,(3):320-322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8例CMT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共144块肌肉中,120块肌肉静息期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112块肌肉出现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32块肌肉出现巨大电位(波幅>5m V),144块肌肉重收缩时呈单纯-混合相。MCV 144条神经中有30条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SCV有43条未引出感觉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结论 18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病变敏感于运动神经病变。由此可见,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平山病的神经肌电图特点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的神经肌图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均做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EMG(针极肌电图)。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呈神经源性损害,萎缩肌有纤颤、正锐波,运动电位时限宽,波幅高,部分病例在对侧无萎缩肌肉也有异常改变,MCV、SCV正常,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变化。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单肢肌萎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在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同心圆针极肌电图的检测。结果30例患者中有3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诱发电位,26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5例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2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30例环指潜伏期差值均大于0.4ms,6例拇短展肌见神经源性损害。结论肌电图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丰化微  惠凯  张颖 《哈尔滨医药》2014,34(2):105+108-105,108
目的 分析平山病的神经传导以及肌电图(EMG)特点,以提高对平山病的诊断认识.方法 对12例确诊平山病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患者患侧上肢及对侧上肢远端肌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改变.上肢神经存在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的现象.结论 平山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检查提示局限于下位颈髓的前角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8例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73)。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1次/d,同时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7.2 U,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肌电图指标、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和Boston腕管问卷调查评分(BTC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8%、9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腕部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均显著增加,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显著缩短,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CV、SNAP波幅、CMAP潜伏期、CMAP波幅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TCQ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麻木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检测。结果①30例GBS患者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要特点,运动神经异常率84.8%,感觉神经异常率42.4%;②有86.8%的F波出现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③肌电图检查有68.0%的肌肉有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募集反应呈单纯相。结论 GBS患者运动神经损害较感觉神经损害重,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患者327例,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并对拇短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327例CTS患者中,182例CTS患侧腕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例CTS患腕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运动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珺 《东南国防医药》2003,5(5):323-323
1病案摘要 患者女,32岁,因两自行车相撞后摔倒,致右足部损伤,在当地医院诊治,X线未见异常,给予石膏固定。1个月拆除石膏后,足部仍肿胀,足底疼痛、麻木感,不能行走,并发现右下肢肌肉萎缩,遂来我院求治。查体:右膝腱反射增强,肌力Ⅲ-Ⅳ级。肌电图检查: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右下肢肌电图。①右胫神经反应动作电位远端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减少,动作电位波形离散,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左胫神经运动传导正常。②右小趾展肌、拇展肌及腓肠肌插入电位略延长,静息时见大量正相电位和纤颤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电压增高,重收缩时呈病理干扰相。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跖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特点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8年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12例平山病患者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检测。结果 12例患者SCV和SNAP波幅均在正常范围;DML延长者尺神经2例(16.7%)、正中神经1例(8.3%);CMAP波幅降低者尺神经7例(58.3%)、正中神经3例(25.0%);F波尺神经出现率异常11例(91.6%),潜伏期延长4例(33.3%),正中神经出现率异常8例(66.6%),潜伏期延长3例(25%);11例患者针极肌电图示双上肢肌肉均有神经源性损害,12例患者所检下肢肌肉、下胸段脊旁肌及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均未见异常。结论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对该病具有重要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神经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常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查,分析其神经电图的异常形式及特点。结果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神经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下降,个别可伴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轻度减慢,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未见异常。结论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变多累及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其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轴索变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腕管综合征(CTS)接受针刀治疗联合局部康复运动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CT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局部康复运动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电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感觉诱发电位波幅(SNAP)、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DML)、运动诱发电位波幅(CMAP)]、患侧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NCV(43.28±3.45)m/s、SNAP(9.36±1.76)mV、CMAP(5.87±0.43)mV高于对照组的(40.19±3.08)m/s、(7.16±1.43)mV、(5.34±0.49)mV, DML(4.03±0.16)ms短于对照组的(4.39±0.2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侧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活动度分别为(61.37±5.12)、(63.27±4.76)、(20.37±2.74...  相似文献   

20.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桂成  董学新  张晏光 《贵州医药》2000,24(12):716-717
目的 提高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针极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对30例46侧CTS患者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正中神经腕 下支配肌针极肌电图见失神经支配电位而不累及其他神经支配肌;腕管以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MCV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MCV潜伏期与针极肌电图的异常率比值极其相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经过腕管的尺神经与腕管以上的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正常。结论 针极肌电 对观察CTS的损害范围与程度有重要意义。NCV不同部位和分节段的检查可以排队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而确诊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