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射干叶片再生植株系列体系。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4-D、AgNO3对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射干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2mg/L+AgNO310mg/L+糖3%+琼脂5%,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1.0mg/L+糖3%+琼脂5%,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1.0mg/L+糖2%+琼脂5%。结论: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AgNO3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BA是愈伤组织分化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射干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系列体系。 相似文献
2.
3.
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蔗糖、植物生长物质及其配比对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和结论: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效果最好,茎段次之,叶柄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6-BA是影响夏枯草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 mg.L-1+NAA 0.1mg.L-1+2,4-D 0.5 mg.L-1+蔗糖3%;宜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1/2 MS+6-BA 3.25 mg.L-1+NAA1.25 mg.L-1+蔗糖2%;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 1.0 mg.L-1+蔗糖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波棱瓜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条件,探讨波棱瓜快速繁殖新途径,为波棱瓜组织培养与离体植株再生奠定基础。方法以波棱瓜幼嫩茎段和叶片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波棱瓜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时,其出愈率较叶片高,愈伤量大;MS基本培养基能够产生明显的愈伤组织,出愈率较高;幼嫩茎段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2 mg/L+NAA0.5 mg/L,出愈率达93.3%。愈伤组织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2 mg/L+NAA0.1 mg/L+KT 3.0 mg/L,分化率达87.2%。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生根率达95%。结论波棱瓜幼嫩茎段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分化不定芽,且极易生根,能够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加有2,4-D1.5mg/L和ZEA0.1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加有6-BA 2mg/L和NAA 0.1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小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当归愈伤组织诱导、增殖、胚状体分化和植株再生的条件,为当归工厂化育苗和转基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1/2 MS或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当归愈伤组织。研究不同的继代方法和次数、ABA、IBA及蔗糖浓度对愈伤增殖和胚状体分化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第1~5次的继代及胚状体分化培养基可采用1/2 MS+IBA 2 mg·L-1+3%蔗糖,愈伤组织第6次之后的继代和胚状体分化培养基可采用1/2 MS+IBA 2 mg·L-1+KT 02 mg·L-1+3%蔗糖培养基,愈伤组织生长良好,但胚状体的分化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当归胚状体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北柴胡叶片、茎段和花芽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条件,探讨快速繁殖的新途径。方法选择优良的北柴胡类型,在附加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配比外源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以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繁殖和生根培养。结果附加2,4-D 1.0 mg/L、KT0.5 mg/L和6-BA 0.5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于叶片、茎和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以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 1.0 mg/L、NAA 0.03 mg/L和CM 15%、CH500 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附加6-BA 1.5 mg/L、NAA 0.05 mg/L和CH 250 mg/L的MS培养基为芽苗增殖的适宜培养基;附加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是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结论北柴胡的茎段和花芽外植体在适宜的激素组合中均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分化出不定芽,继而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八角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了八角莲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技术.方法 采用八角莲成熟种子为材料,经过种子消毒诱导出芽,成功培育出无菌幼苗,再用幼叶、叶柄进行试管繁殖.结果 种子外植体以70%酒精消毒45 s+3%次氯酸钠消毒5 min组合进行灭菌效果最佳,污染率为0.00%,出芽率为1.9%;种子在MS+6-BA 2.0 mg/L + GA3 0.5 mg/L激素配比上容易萌芽,出芽率为15.6%;在取材部位筛选中,以幼叶为外植体对诱导出芽效果最佳,最佳诱导愈伤组织激素组合为MS + 6-BA 1.0 mg/L + NAA 0.3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5.7%;结论筛选适合的外植体和激素组合,对八角莲愈伤组织诱导和丛生芽分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麦冬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药用植物湖北麦冬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以湖北麦冬花药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常规压片法结合显微镜进行再生植株染色体的计数分析.结果:MS+2,4-D 1.0 mg·L~(-1)+KT 2.0 mg·L~(-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1.07%.MS+6-BA 1.5~2.0 mg·L~(-1)+NAA0.1~0.3mg·L~(-1)适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转入附加NAA 0.1~0.3 mg·L~(-1)的1/2 MS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为体细胞起源.同时,讨论了4℃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论:建立了湖北麦冬花药体细胞组织培养体系和快速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防风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再生体系。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温度、培养基、光照条件对诱导防风愈伤组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激素配比。结果以防风的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90 mg/L+2,4-D 1.05 mg/L+KT 0.96 mg/L,25℃恒温12 h/d光照培养;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6 mg/L+2,4-D 0.48 mg/L+KT 0.40 mg/L,继代周期为35 d;诱导丛生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6 mg/L+6-BA 1.0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4 mg/L+6-BA 0.1 mg/L。结论成功诱导防风愈伤组织并建立稳定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丹参提取物对小鼠吗啡身体依赖性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含隐丹参酮85.11%)对小鼠吗啡身体依赖性形成及其对脑内环磷酸腺苷(cAMP)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sc吗啡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观察丹参提取物对盐酸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小鼠脑内cAMP和NO水平。结果丹参提取物(80 mg/kg)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对吗啡依赖小鼠脑内cAMP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小鼠脑内NO水平。结论丹参提取物能缓解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内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甘西鼠尾草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甘西鼠尾草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研究2,4-D、NAA、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以诱导率和相对生长速率为指标,6-BA和2,4-D均对甘西鼠尾草细胞脱分化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5 mg/L+NAA 1.0 mg/L+6-BA 0.5 mg/L,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5 mg/L+6-BA 2.0 mg/L+KT 0.1 mg/L,MS+NAA 0.5 mg/L+6-BA 1.0 mg/L的培养基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1/2 MS+IBA 1.0 mg/L的培养基则有利于不定根的分化。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适宜甘西鼠尾草的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实验项目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且不同干燥法对丹参7种指标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国产丹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延缓剂烯效唑对丹参植株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丹参植株生长的影响。在丹参整个生长期内,动态观测植株株高、株幅及地径的变化,并对收获期丹参叶、茎、花果、根的生物量及其所占生物量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后,丹参植株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株幅减小、高径比减小等。同时,丹参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情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茎、叶所占生物量比显著减少,而根所占生物量比显著增加。因此,在丹参生长期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烯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植株、修整株型、增强抗倒伏能力的作用,在丹参规范化生产中对其合理密植,提高产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丹参中丹参酮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分离纯化丹参中丹参酮的方法。方法丹参粗提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组分F1、F2,分别采用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醇-水(4∶3∶4∶2)、(8∶5∶8∶3)的溶剂系统进行HSCCC分离,下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2.0 mL/min,转速850 r/min,检测波长254 nm,所得产物采用ESI-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80 mg组分F1分离得到丹参酮I(14 mg)、二氢丹参酮I(22 mg)、丹参酮IIA(26 mg);80 mg组分F2分离得到二氢丹参酮(11 mg)、三叶鼠尾酮B(15 mg)、隐丹参酮(30 mg);6个化合物进行HPLC分析,质量分数均大于96%。结论硅胶柱色谱结合HSCCC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制备丹参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微波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丹参。方法以丹酚酸B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影响其收率的因素:提取溶剂体积分数、微波辐照时间、加热温度、微波输出功率、液固比、预浸泡时间及丹参粒径和提取次数。结果最佳工艺为3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10:1的液固比,微波输出功率650W,70℃,辐照7min,预浸泡90min,提取3次,丹酚酸B收率可达到7.92%。该微波法提取5min比热回流法提取5h的丹酚酸B收率还高。结论微波提取技术提取丹参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节省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Tanshen),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popularly used to treat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effects of tanshinlactone A (C(16)H(12)O(4); M.W. 268), newly discovered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on phytohemagglutinin (PHA)-stimulated cell prolife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anshinlactone A inhibited PBMC proliferation activated with PHA with an IC(50) of 15.6+/-1.9 microM. Cell viability test indicated that inhibitory effects of tanshinlactone A on PBMC proliferation were not through direct cytotoxicity. Furthermore, tanshinlactone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interleukin-2 (IL-2) and interferon-gamma (IFN-gamma) gene expression in PHA-activated PBMC. It reduc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 involving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 P38, and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JNK) in PHA-treated PBMC. We suggested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anshinlactone A on PHA-induced PBMC proliferation, appeared to be mediated, at least in part, through reduction of MAPK activation and IL-2 and IFN-gamma production. Therefore, data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anshinlactone A is likely an immunomodulatory agent for PBMC. 相似文献
20.
栽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不同的栽植密度对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丹参产量的影响 ,为丹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验设计分 7个不同的密度处理 ,株行距分别为 :2 0 cm× 2 0 cm ,2 0 cm× 2 5 cm ,2 5 cm× 2 5cm ,2 5 cm× 30 cm ,2 5 cm× 35 cm ,30 cm× 35 cm ,30 cm× 2 5 cm ,每个处理为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共 2 1个实验小区。收获期记录丹参存苗数 ,采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丹参素、丹参酮 A 的含量 ,统计每小区的丹参产量及每株单产。结果 丹参的产量和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均以 2 0 cm× 2 5 cm的栽植密度为最佳 ,根产量以鲜重计可达 16 31kg/亩 ,丹参素含量可达 2 .15 % ,丹参酮 A 含量可达 0 .4 2 %。结论 在进行丹参规范化栽培时可选择株行距为 2 0 cm× 2 5 cm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