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杨倩  王燕雯  陈丽萍 《护理研究》2012,26(11):1005-100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出生日期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入院后即给予鸟巢护理、非营养性吸吮、尽早开奶,腹部按摩;对超过24h未排胎便和超过72h胎便未转黄的早产儿给予干预,用棉签蘸取液状石蜡插入肛门刺激排便或用温生理盐水早期灌肠.观察两组早产儿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及光疗次数.[结果]两组早产儿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生后第7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光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黄疸发生率,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排便干预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排便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将215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出生日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采用温开塞露稀释液灌肠联合腹部按摩促进胎便排出;对照组110例,不进行排便干预,顺其自然排便。观察两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排胎便距出生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经皮黄疸指数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排胎便距出生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经皮黄疸指数素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排便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按摩干预对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4例胎龄≥28周且37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按摩干预。比较两组的胎粪排出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胎粪转黄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反流)。结果干预组的胎粪排出平均时间、胎粪转黄的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每日大便次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按摩干预,可使早产儿胎粪排出时间提前,胎粪排出量增多,胎粪转黄时间缩短,同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减少,有利于减轻黄疸程度,使其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在本院行剖宫产出生的1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根据出生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初次胎便排出及转黄时间,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初次胎便排出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
张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167-1168
目的:探讨早期灌肠对减轻早产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灌肠组22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灌肠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出生24 h内给予温盐水加开塞露灌肠。观察两组早产儿光疗天数、黄疸持续天数及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结果灌肠组早产儿的光疗天数、黄疸持续天数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灌肠组早产儿首次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早、灌肠组每日排黄便次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灌肠,可缩短光疗时间、胎粪较早排尽,减轻黄疸程度、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汤军花  刘芳  缪锐  吴婕 《全科护理》2014,(22):2090-2091
[目的]观察早期喂养对新生儿首次排胎粪时间及胆红素值的影响。[方法]将469例足月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排胎粪时间、新生儿大便转黄时间、72h后经皮胆红素测定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胎粪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及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喂养护理干预能够使新生儿首次排胎粪时间提前,能够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生理性黄疸早产儿行早期微量喂养和护理联合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生理性黄疸120例早产儿资料,且按照临床护理方法选择不同分成两组,将行早期微量喂养+常规护理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胎便初排等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出生后3日、6日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出生后2日、3日黄疸指数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生理性黄疸早产儿行早期微量喂养和护理联合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可被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沈王燕 《护理与康复》2010,9(8):688-689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及开塞露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42例早产儿按入重症监护病房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经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及开塞露灌肠。比较两组出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胃残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及每天大便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值低、胃残余奶量少、胎粪排尽时间短、每天大便次数增多,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及开塞露灌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黄疸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早期干预在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早产儿分娩后均安置于暖箱中,常规蓝光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早产儿进入暖箱后睡在医院自制"鸟巢"式襁褓中,给予穴位按摩。比较2组早产儿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蓝光治疗次数以及娩出后48、72、96 h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蓝光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72、96 h经皮测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鸟巢式护理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对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剖宫产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例数、每日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在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生儿黄疸指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9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对出生后48 h内不能哺乳、未排胎便者给予针对性对症护理。观察组46例,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入院6h内给予温生理盐水灌肠通便,配合腹部按摩、抚触及给予早期母乳胃肠内营养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及高胆红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胎便排尽时间、经皮胆红素(T BC )均值、T BC峰值、黄疸消退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将8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胎便排出和排尽时间、黄疸光照治疗时间、全量喂养时间、喂养耐受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干预组胎便排出延迟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胎便开始排出时间较对照组胎便开始排出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胎便尽早排出,减少胎便排除延迟及胎便性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将64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早开奶、日光浴、缩短脐带结扎时间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经皮胆红素值测量情况。结果: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经皮胆红素值测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减轻黄疸程度,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对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方法:将76例新生儿采用1:1的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摩和俯卧位。观察两组新生儿每日胎粪排出次数、胎粪转黄时间及开塞露使用次数。结果:实验组在胎便排尽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早期进行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能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因为胎粪排除延迟所致的腹胀、呕吐、胎粪粘滞综合征及黄疸等并发症,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室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初次胎便排出及转黄时间,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缩短持续时间,从而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抚触对新生儿排便和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排便和黄疸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的3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抚触组在新生儿娩出24h内开始给予抚触,对照组不予抚触。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抚触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肠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对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方法:将76例新生儿采用1:1的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摩和俯卧位。观察两组新生儿每日胎粪排出次数、胎粪转黄时间及开塞露使用次数。结果:实验组在胎便排尽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早期进行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能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因为胎粪排除延迟所致的腹胀、呕吐、胎粪粘滞综合征及黄疸等并发症,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522-3523
探讨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7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照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体重变化、黄疸指数变化、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及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两组新生儿护理后黄疸指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体重、黄疸指数、血清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症状,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对足月黄疸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8例足月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3、6 d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分析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3、6 d后,两组TBIL水平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能提高黄疸患儿治疗依从性,快速缓解黄疸症状,促进患儿恢复,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对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方法:将76例新生儿采用1:1的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摩和俯卧位。观察两组新生儿每日胎粪排出次数、胎粪转黄时间及开塞露使用次数。结果:实验组在胎便排尽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早期进行腹部按摩配合俯卧位能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因为胎粪排除延迟所致的腹胀、呕吐、胎粪粘滞综合征及黄疸等并发症,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