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我院66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评价药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归性研究方法,对666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导致ADR的药物主要是抗感染性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居多。ADR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和附件的损害。结论:必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特别是抗感染性药物的监测,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市7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攀枝花市ADR监测中心2008年收集到的752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常见ADR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752例ADR中,60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最高,有323例(42.95%);静脉滴注最易导致ADR,有401例(53.32%);涉及810种药品,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有317例(39.1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314例(36.38%)。结论: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等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市6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6~2007年收集到的ADR报告635例,就报告来源、年龄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5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6余种,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出现ADR的几率较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为349例,全身症状其次,为257例;新的或严重的ADR较少。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用药频次相关,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中严重ADR较少,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ADR的监测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市2010年1~6月收集到的283例ADR报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女性性别构成比分别为50.18%、49.82%,无明显差别;年龄分布中,40~49岁年龄段构成比最大,为20.85%;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为主,占62.90%,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常见(占抗感染药发生ADR总例数的42.13%);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占62.54%;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见,占28.28%。结论:应加大ADR监测力度,及时通报ADR相关信息,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上报的66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6例ADR报告中,大于70岁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96例,占14.4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589例,占88.44%);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最多(173例,占25.98%),中药制剂次之(135例,占20.27%);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252例,占37.84%).结论:应正确认识和重视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到的127例ADRs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6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严重ADRs有7例(占5.5%)。结论应重视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尚需改进的方面. 方法 对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2005年8月~2007年2月收集到的25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统计的ADR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最多,报告化验值异常的ADR和新发现的ADR较以往增多. 结论 医药人员在做好ADR监测工作的同时,对新发现和不易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尚需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收集的178例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78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67%,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占16.5%。中药制剂占4.6%,其他占11.9%。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还有少数幂及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0.
51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用Excel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因果关系评价、涉及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果关系评价中,很可能者居多,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14种。结论 应合理使用药物,慎重选择给药途径,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并及时传递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09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106份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79.25%);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3.40%);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检测和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市13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ADR/ADE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ADR/ADE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微生物药物和注射途径给药引起的ADR/ADE所占比例最高,损伤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报告质量、数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和宣传工作,减少或避免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13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中心上报的1359份ADR报表,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9份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25.75%);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常见(占55.33%);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的力度,增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院16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廷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0):30-32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05至2008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161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61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86.3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2.55%);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力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ADR病例报告,探究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365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患者年龄、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等,对1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院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我院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2004年我院各科室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110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共有49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24种居首位,占48.98%;其次为中药制剂8种,占16.33%;消化系统用药5种,占10.21%;ADR病例中合并用药占62.73%;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占70.9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2.73%;较严重的ADR有11例,占10.00%。结论ADR发生因素较多,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