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缺血中肠系膜及其血管的MD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林  冉慕光  管祥林 《当代医学》2009,15(32):91-93
目的探讨肠缺血中肠系膜及其血管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肠缺血患者的肠系膜及其血管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表现,所有病例经手术、临床病理或DSA造影证实。结果CT表现:肠系膜水肿18例,肠系膜积气2例,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7例,肠系膜血管充盈缺损5例,肠系膜主干血管增粗2例,节段性肠系膜小血管充血21例,节段性肠系膜小血管缺血7例,肠系膜静脉积气2例。另可见其他表现:肠壁增厚25例,肠管扩张26例.肠腔大量积液23例.肠壁异常强化25例,肠管形态异常10例.肠壁积气3例,腹水和气腹12例。结论肠系膜及其血管的CT改变是诊断肠缺血的重要依据,CT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可提示肠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用于肾移植的实验研究。方法腹部正中切口。游离出肾动脉开口上、下方各10cm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近段。用血管夹先后阻断腹主动脉下段、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及腹主动脉上段。用5.5号头皮针穿刺腹主动脉下段,接冷灌注管,以0℃-4℃含肝素(100μ/ml)的乳酸林格氏液灌注肾脏。肾脏呈灰白色、肾静脉血色变浅后停止灌注,接着用血管夹将两侧肾蒂近端阻断。顺序松开腹主动脉下段、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及腹主动脉上段的血管夹,恢复血流。肾脏表面覆碎冰屑。切断肾动、静脉,按自体肾移植,原位吻合肾动、静脉,恢复肾脏血供,同时清除碎冰屑。逐层关闭腹部切口。结果术后20~40min家兔完全苏醒,能行走、饮水。共完成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26例,其中2例死亡,成功率93%。由于实验的需要,分别于术后第4、7、14、28天处死实验兔。开腹观察两侧肾的大小、颜色、质地无明显差别。显微镜检查两侧肾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未见明显变化。术后第7、14天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制作简单、科研成本低,可用于肾移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永生 《中原医刊》2003,30(15):8-9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结果:本组18例均经手术证实,2例术前确诊;治愈10例,5例并发短肠综合征,3例死亡。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因无特异性表现,误诊率高,死亡率高,应早诊早治。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具有诊断价值。早期行坏死肠段切除及相应肠系膜切除或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和有效的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男,53岁,干部。因腹痛、腹胀伴发热10多天,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于1989年7月30日入外科住院。入院后第8天因症状加重,腹透示肠内积气,拟不完全肠梗阻。即作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部分空肠缺血坏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切除坏死空肠120厘米,空肠端端吻合。切除肠段病理切片检查报告:肠系膜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胡桃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34例正常检查者及4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左肾静脉最窄内径及左肾门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以明确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并计算出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参考范围。结果134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49.8°±26.2°,“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25.3°±8.0°;正常人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距离为(1.26±0.72)cm,“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0.58±0.21)cm,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影响左肾静脉的形态,漏斗型左肾静脉(左肾门区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与左肾静脉最窄内径的比值〉3)的出现率在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35°时为30.6%((15/49),〉35°时为4.7%(4/8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相似文献   

6.
古风 《广西医学》2014,(1):108-109
目的探讨诊治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的19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4h,平均住院时间为26.6d。1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短肠综合征。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局部溶栓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需手术放大镜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肉眼直视下利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连续吻合、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套管法端端吻合,重建移植小肠血液供应.结果 取供肠(50±10)min,动脉吻合(15±5)min,静脉套入(2±1)min,供肠冷缺血(25±5)min,温缺血(35±5)min,大鼠术后即时存活率100%,生存>10 d者93.3%.结论 利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连续吻合,无需手术放大镜,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着重探讨45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病因、CT检查技术及其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45例缺血性肠病均经螺旋CT扫描.26例经过手术证实,14例经过治疗痊愈,5例急性死亡.结果 其中肠系膜动脉缺血24例,肝固有动脉缺血4例,肠系膜静脉缺血17例.结论 严格掌握CT检查技术,根据CT影像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对缺血性肠病患者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Duan ZQ  Sun C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8):1572-1574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的肠缺血性疾病。1895年首先由Elliot报道,1935年Warten和Eberhard总结并确立为一个临床上相对独立于肠系膜动脉栓塞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VT约占在整个肠缺血疾病中的5%~15%。肠系膜静脉血栓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很少累及肠系膜下静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治疗急性肠系膜缺血疾病(AMI)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DCS理念指导救治的8例急性肠系膜缺血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8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均于确诊后立即手术探查,其中6例做了不同范围的肠切除;5例做暂时关腹术加肠外置,3例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关腹:7例进行不同方式的二期手术。本组5例痊愈或好转出院;3例死亡,其中1例为短肠综合征出院2个月后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病人的治疗中,在许多医院因设备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处理十分困难。根据DCS理念。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鼠自体原位小肠移植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大鼠自体原位小肠移植动物模型。方法:以Wistar大鼠20只为实验对象,麻醉下切除远侧回肠、盲肠及结肠大部,自腹主动脉逆行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结扎阻断肠系膜血供和相应肠段的回流静脉。自导管灌注4℃乳酸钠林格液,经该肠段自肠系膜静脉属支开口流至体外。冷灌流1h后,拔除导管,去除阻断线,修复腹主动脉穿刺孔,结扎开口的肠系膜静脉属支,恢复灌流。结果:20只大鼠中16只完成上述实验过程,3只因大出血死亡,1只因麻醉过深死亡。结论:本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简便,是小肠保存研究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1岁。因腹痛4个月,腹部发现肿块20余天,于1982年2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81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有时可见肠型。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20多天前发现右上腹有一肿块,且腹痛加重,经我院钡灌肠提示“慢性肠套叠”。收住外科。无特殊既往史。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血压108/70,慢性病容。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右上腹稍隆起,偶尔可见肠型,无腹壁静脉怒  相似文献   

13.
男患:23岁。岡上腹部刀割样疼痛5天,加重1天,于1988年2月3日入院。体检:呈急性病容,腹部膨隆,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腹穿抽出血性液体。入院后呕吐咖啡样液体约1500ml。化验:白细胞22×10~9/L, 中性0.90,淋巴0.10。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泛发性腹膜炎急诊手术。术中见距屈氏韧带下10cm以下有约160cm小肠已呈黑紫色,肠蠕动消失,肠系膜上静脉有广泛血栓形成。切除坏死小肠约180cm(包括小肠系膜)。术后24小时患者又出现口渴、脉快、  相似文献   

14.
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X线、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X线、CT扫描对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VIM16例.10例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1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行钡灌肠;6例行Cr检查,其中2例行增强CT扫描.结果 腹部立卧位平片2例见"双泡征",小肠内不含气或含气较少;2例表现中上腹管状充气伴狭细短跨度肠段.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5例;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8例,见"飘带征".钡灌肠回盲部位于右上腹3例,中上腹2例,左上腹2例.4例非新生儿病例CT显示肠系膜根部类团块影,见典型"漩涡征",毗邻肠袢扩张,肠系膜静脉不同程度淤积扩张.结论 上消化道造影、CT对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春梅  隋秀芳  何年安  赵志宏  李喆 《安徽医学》2015,36(11):1432-1433
患者男性,24岁,反复蛋白尿,血尿7年,以“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入住我院肾内科。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消瘦,自诉胃炎10余年,发现胃溃疡4年。入院次日晨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胆汁样液体,给予抑酸护胃治疗后,症状不能缓解。查视患者:痛苦貌,中上腹及脐周压痛阳性,听诊肠鸣音稍活跃。急诊行腹部立位平片及彩超检查,腹部立位平片未见明显肠梗阻及消化道穿孔征象。彩超显示:上腹部偏右腹主动脉前方探及范围约45 mm ×36 mm 不均质回声包块,边界清,中心回声增强,周围呈低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外层为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内层为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见图1~3)。探头由 SMA 的根部至其终末端连续横切面的观察过程中,显示外围的肠管、肠系膜、SMV 绕着 SMA 的长轴顺时针旋转呈“漩涡征”。超声提示:右上腹不均质回声包块,考虑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可能。后行腹部增强 CT 示急性肠扭转。遂转入急诊外科行急诊手术。术中见消化道先天旋转发育不良,盲肠位于肝下,阑尾细长扭曲、约10 cm,小肠肠系膜根部发育不良、狭窄、约5 cm,全小肠自系膜根部扭转1080°,肠管呈绛紫色。予以旋转复位后肠管颜色恢复正常、蠕动可。温盐水冲洗腹腔后将小肠系膜呈扇形固定于后腹膜。手术顺利,证实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肠系膜动、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肠缺血患者及胰腺癌患者共25例行64排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检查,并对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5例扫描所得图像均获成功,肠系膜动脉狭窄14例,肠系膜静脉缺血6例,正常5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是一种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准确、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根据CT影像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对肠缺血疾病可以作出确定及病因诊断;对胰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警惕肠中风     
邵荣 《开卷有益》2007,(10):59-59
肠中风就是肠壁发生了缺血性坏死。营养肠道的血管是肠系膜动脉和静脉,这些血管发生血栓堵塞,造成肠壁缺血坏死就是肠中风,又叫腹中风,它的正式名称是急性肠系膜缺血。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既往有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者均易发生。  相似文献   

18.
1 本例病人的特征患者为青年男性 ,发病 10天 ,无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钝痛 ,伴消化道症状 ,并有血便 ,症状加重后腹痛呈持续性 ,并出现肠梗阻症状 ,腹部查体见全腹膜炎体征 ,腹穿为血性液体 ,辅助检查 :白细胞明显升高 ,核左移 ,血小板增高 ,CT怀疑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 本病例应和哪些疾病鉴别2 .1 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可有腹痛、消化道症状、腹膜炎体征及白细胞升高、核左移等腹腔炎症表现 ,但溃疡穿孔多伴有膈下游离气体 ,腹肌紧张更明显 ,腹穿液为脓性液体 ,非血性 ,不伴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故可以除外溃…  相似文献   

19.
急腹症患者腹平片见肠系膜静脉内含气体而门静脉内不含气体,尤其是临床明显是小肠梗阻的病者,应认为是小肠扭转或嵌顿性疝引起的肠系膜静脉梗阻和小肠发生坏疽。本文报告一例女性71岁患者,因小肠扭转并坏疽而出现肠系膜静脉内充气。X 线检查示:有轻至中度散在性扩张肠攀,小肠壁水肿,有分枝状向肠壁的线状透明影,但门静  相似文献   

20.
1本例病人的特征 患者为青年男性,发病10天,无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钝痛,伴消化道症状,并有血便,症状加重后腹痛呈持续性,并出现肠梗阻症状,腹部查体见全腹膜炎体征,腹穿为血性液体,辅助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核左移,血小板增高,CT怀疑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