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场所除噪声外其他环境危险因素对个体听力损失的影响,从环境因素出发寻找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南方某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暴露强度在75~120 dB范围内2400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同一噪声暴露组内噪声作业人员的左耳3000 Hz频段听阈位移情况,筛选出听阈位移最大的10%个体作为本研究的易感人群组,共202例;听阈位移最小的10%个体作为耐受人群组,共204例.并对两组人群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噪声作业人员中吸烟、饮酒、工作接触有机溶剂、接触重金属、接触高温、接触粉尘人群是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仅工作过程中接触高温是NIHL的高危因素,噪声暴露中同时接触高温的NIHL危险度是单纯噪声暴露的1.804倍(95%CI:1.101~2.958).结论 噪声作业同时有高温暴露的人群是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噪声与甲苯、二甲苯联合暴露导致的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石油加工业、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各1家大型企业,将2020—2021年作业人员分为噪声与甲苯、二甲苯联合暴露组(以下简称“联合暴露组”)和单纯噪声暴露组(以下简称“噪声组”);两组均开展职业健康体检、问卷调查及作业岗位甲苯、二甲苯及噪声危害因素检测,共计纳入研究对象1 144名。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问卷,使用R 3.6.1软件包进行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听力损失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1 144名研究对象中,检出高频听力损失236人,听力损失总检出率为20.63%,联合暴露组高频听力损失率高于噪声组(P<0.05),高频听力损失者接噪工龄[(10.87±6.32)年]短于噪声组[(13.16±8.42)年](P<0.05)。现场监测显示,联合暴露岗位噪声声级水平和甲苯、二甲苯浓度水平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吸烟、经常使用耳机、高血压、高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秦皇岛地区噪声暴露下作业人员听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秦皇岛地区9家企业中合计914名噪声作业人员,根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相关规范与要求确定检查项目,对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检测,采集相关人员基本信息,对检测数据及信息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健康检查发现,噪声暴露下存在听力损失的作业人员有266例,总检出率为29.10%;工龄1~5、6~10和10年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21.63%、31.94%和35.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检出率受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采用防护措施、工龄、外伤、噪声状态及噪声是否超标8个因素的影响,将8个因素进行赋值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工龄6~10和10年、噪声指标超标是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防护措施则是听力损失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秦皇岛地区噪声暴露下作业人员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中工龄6~10和10年、噪声指标超标是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防护措施则是听力损失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应强化企业噪声监管工作,重视健康检查,加强作业人员的防护措施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健康公告栏     
《健康》2008,(5)
消息研究显示:交通废气损害大脑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短时间暴露在城市交通废气之中或吸入空气污染微粒,都会影响大脑活动,损害大脑健康。德国最新研究发现:白天打盹有助提高记忆力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德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工作累了,小睡片刻,不仅可以使人恢复体力,还能帮助提高记忆力。美研究发现:爵士乐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创造力一向被认为难以捉摸、无法测量,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爵士乐能够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医生希望以此帮助人们治疗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公路噪声对收费站作业人员血压和静息心率的影响。方法按照《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检测规范》检测湖北省9个公路收费站噪声强度和等效连续A声级,对高、中、低噪声暴露组共128例收费站作业人员和非噪声暴露组61例,进行血压和静息心率的测量和分析。结果中、高噪声暴露组,血压和静息心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并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血压和静息心率均值和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增加,中、高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路噪声对收费站作业人员血压和静息心率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人员的噪声暴露水平. [方法]检测运行人员在运行工况及备用工况每次巡检时的接噪强度以及巡检后控制室的噪声强度,结合运行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接噪时间,计算运行人员在四值三运转的工作制度下,1周42h接触噪声强度的等效声级,进而换算至1周40h接触噪声强度的等效声级. [结果]本研究共检测6次运行工况及3次备用工况下的个体噪声及控制室噪声,经过计算分析,得出运行人员1周42h接触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为62.1 dB(A),换算至1周40h接触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为62.3 dB(A). [结论]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人员的噪声暴露水平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85dB(A).  相似文献   

7.
噪声聋与重振关系的探讨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110024)张春生,马增文,管威,邵文,李世绵噪声聋重振现象最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噪声暴露工人重振耳数明显高于非暴露人员,但重振与耳聋程度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长期暴露于工业噪声工人1192...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驾驶员由于职业暴露于全身震动、噪声、汽油四乙铅、汽车尾气等多种因素及精神紧张、疲劳等因素,其身体健康易受到影响。为探讨心血管疾病与其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6年4~12月对264名机动车驾驶员(暴露组)和85名从事饮食服务行业人员(对照组)进行分析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轮胎制造厂953名噪声作业人员的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7年天津市某轮胎制造厂953名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轮胎制造厂噪声声级82.0~91.2 d B(A)。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49%。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相比男性、噪声低暴露程度员工,女性、高暴露程度员工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OR估计值分别为0.304(95%CI:0.108~0.854)、2.175(95%CI:1.220~3.878),年龄、接噪工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OR估计值分别为1.963(95%CI:1.388~2.775)、1.549(95%CI:1.043~2.300)。[结论]该厂噪声危害较严重。噪声暴露是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引起重视;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电解铝企业综合车间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特点,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电解铝企业综合车间的56个噪声作业点现场噪声强度进行检测,根据作业人员作业性质和暴露时间计算其8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h),并结合该车间103名噪声暴露作业人员连续3年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其噪声特性和双耳纯音听力损伤的特点。结果103名噪声作业人员按工作性质分为9个生产岗位,高频听力损伤高于语频听力损伤,且LAeq,8h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高低的岗位。这表明噪声暴露水平与听力损伤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0.994,P〈0.05)。身处非稳态噪声工作场所中的流动性工作岗位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率(85.71%)高于身处稳态噪声工作场所中(即工作位置相对固定)的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率(24.72%)。结论非稳态噪声、高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比稳态的中、低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过程中,血凝块可导致心脏或大脑缺血和缺氧。当血凝块脱落,血液流回到心脏或大脑中时可引起进一步的损伤。然而直到现在,也都还不清楚血流返回是如何启动这种损伤的。在发表于11月5日《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中,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线粒体生物学部门、MRC癌症部门以及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是由于一种叫做琥珀酸的化学物质累积引起了这种损伤。当糖类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方法,了解地铁站勤务人员噪声暴露的水平和特点,为地铁站勤务人员的噪声职业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城市地铁某线路6个站点的4类岗位勤务人员为对象,用记录式噪声个体计量仪对地铁运行时间段内各岗位勤务人员进行个体噪声暴露测量。结果 城市地铁站的现场复杂,噪声源数量多、不稳定。在受检的48名勤务人员中,车站机房岗位的工作班内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LAeq)水平最高为(81.8±2.5)dB(A),车站控制岗位班内加权平均LAeq最低为(68.7±1.8)dB(A);车站厅巡岗位班内加权平均LAeq水平极差最大为8.1dB(A),车站控制岗位班内加权平均IAeq水平极差最小为4.0dB(A)。结论 地铁站勤务人员个体噪声暴露极不均一,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方法能较灵敏、完整地反映地铁站勤务人员的复杂噪声暴露状况。  相似文献   

13.
熊依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4,(15):2724-2726,2733
目的评价正己烷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105名印刷工为正己烷与噪声联合暴露组,45名锻压工人为单纯噪声组,98名不接触危害因素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人员的听力损伤情况,分析正己烷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结果工龄20年时,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正己烷和噪声组高于噪声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工龄20年时,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正己烷和噪声组更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工龄≥10年时,正己烷和噪声组的语频损伤发生率高于噪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己烷与噪声联合暴露可能会加重工人的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工程设计的思想,从设备选型、结构设计、降噪材料选用和降噪维护等环节上,采取主动、被动噪声控制方法降低舱室噪声,并用遥控等技术减少工作人员噪声暴露。建议高噪声暴露人员佩戴个人听力防护设备,指出过强的噪声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损害医护人员和伤员听力,需要深入开展舱室噪声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荣莲  赵玉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21):F0002-F0002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职业性噪声暴露人员的听力状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8h等效连续噪声暴露人员,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排除非噪声致听力损失者91人,有效调查2127人,职业性噪声聋15人,占0.71%(15/2127),男13人,女2人。其中,轻度聋11人,占73.33%(11/15);中度聋4人,占26.67%(4/15);重度聋未检出。85%以上噪声性聋检出均为工龄长于5a的作业人员。结论密云地区职业性噪声暴露人员噪声性聋检出率较高,提示对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进行听力调查,有利于针对性采取健康管理措施,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噪声暴露人员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噪声性听力损失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市某橡胶塑料模具厂、某机械设备生产厂、某汽车制造厂共231名接触噪声超过1 a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对噪声场所进行噪声强度测量,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照GB/T 7582-2004《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要求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判断被调查人员是否存在听力损失。自制问卷,调查对象的年龄、CNE、噪声相关知识培训、文化程度、接噪工龄、噪声防护设备使用情况、家族性耳聋史、毒性药物史、吸烟史等情况。先后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职业噪声暴露人员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对象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68.0~105.4 dB(A),8 h等效声级(LEX.8h)为80.1~95.4 dB(A),CNE为80.2~112.3 dB(A);231名工人中发生听力损失者共83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40岁、接噪工龄≥3 a、家族性耳聋史以及吸烟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噪声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手传振动及噪声联合暴露对工人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单纯接触噪声的200名作业工人为噪声暴露组,单纯接触手传振动的201名作业工人为手传振动暴露组,同时接触噪声和手传振动的199名作业工人为联合暴露组,194名厂区行政办公人员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员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心电图以及血压测量结果,分析手传振动与噪声联合暴露对男性作业工人心电图及血压的影响。
  结果  四组人群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噪声暴露组、手传振动暴露组及联合暴露组的心电图及血压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噪声暴露、手传振动暴露及联合暴露人员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提升至2.542、2.426、3.405倍(P < 0.05),发生血压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提升至1.786、2.962、4.971倍(P < 0.05)。
  结论  手传振动暴露、噪声暴露、手传振动和噪声联合暴露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均有明显影响,而联合暴露对心电图和血压异常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钢铁冶金工厂职业性噪声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冶金工人噪声暴露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某钢铁冶金企业1694名男性工人(噪声暴露1225例,对照469例),采用问卷、现场环境噪声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高血压的患病率在噪声暴露组为13.31%,明显高于对照组(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累积噪声暴露量水平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年龄、父母高血压史和体重指数等混杂因素后,累积噪声暴露量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 噪声暴露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降低作业现场噪声,可能是降低冶金企业工人高血压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作业点噪声测量、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对火电厂生产各系统巡检人员噪声暴露危害进行定量分级分析。结果显示,机组运行和除灰脱硫系统高噪声设备多,巡检人员噪声暴露危害程度达到Ⅱ级中度。企业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对噪声进行持续的治理。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以苯系物为主的有机溶剂混合物与噪声联合暴露的情况下,职业接触工人听力损伤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探讨两者联合暴露对接触工人的听力损伤是否产生交互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自2013年8月—2014年4月按有机溶剂行业类型分层随机抽取13家企业合共588名工人进行健康状况的调查。选取在体检中新诊断为听力损伤的114名工人作为病例组,随机选取与病例组在同一企业工作且无听力损伤的460名工人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作业场所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阅其所在企业既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以及针对工人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相关个体检测。应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判定联合暴露在对职业接触工人听力的影响是否产生交互作用及其交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噪声暴露强度、噪声作业工龄、有机溶剂年接触量、有机溶剂作业工龄、作业场所防护设施设置和个体防护用品等6个因素有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判定以苯系物为主的有机溶剂混合物暴露与噪声暴露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对有机溶剂混合物暴露与噪声暴露间产生的交互作用作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两者的联合暴露对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发生具有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结论有机溶剂暴露可能是引起接触工人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与噪声联合暴露的情况下,两者可能产生相加性交互作用,从而增强对职业接触工人听力损伤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