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l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眼科患者9例,内科患者17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服用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的两种方法制出的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所煎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观察纽治愈率为96.15%(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5%以上,但在药物煎出率中,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高,可以作为药剂的质量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2.
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方法的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慧 《中国药事》2011,25(2):155-157
目的研究煎药机的煎药质量。方法以"六味地黄汤"为例,对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法两种煎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传统煎药法所得的水溶性浸出物要比煎药机高24%左右。结论煎药机煎药具有不利于医药结合、煎煮方法过于简单粗放等问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春  陈明  颜耀东 《中国药房》2008,19(6):478-480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对中药的煎出率和药剂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煎药的全过程到服药前药剂的存放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以中药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为指标,多方面比较2种煎药方法的优劣。结果:现代煎药法操作规范,可从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且煎出的药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煎药法。结论:应进一步推广现代煎药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煎煮方法和自动煎药机对四君子汤煎出物、煎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传统煎煮(传统组)和自动煎药机(机煎组)方法对四君子汤进行煎煮,比较两组水溶性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的差异性。结果传统组与机煎组水溶性煎出物含量分别为(72.67±1.71)、(62.77±0.76)g,煎出率分别为22.020%、19.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5,P=0.000 6;χ2=4.46,P=0.035)。结论传统煎煮法的药效优于机器煎煮,机器煎煮尚有待进一步方法优化。  相似文献   

5.
两种煎药方法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药自动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药质量进行比较,选出更加优质的煎药方法。方法以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含量作为标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运用外标一点法比较中药自动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药质量。结果自动煎药机煎煮的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含量高于传统煎煮法。结论自动煎药机煎煮具有煎出率高,药液均匀,保质时间长,携带、服用方便,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骨科患者,根据不同煎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煎药法治疗,研究组予以现代煎药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煎煮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比对照组87.50%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浸出物的浸出率30.52%比对照组15.36%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用药物加水量、煎煮时间及药物成本均比对照组少,但服药总次数比对照组多,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煎药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药物煎出率方面,传统煎药法的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更高,可作为药剂质量指标的参考。但现代煎药机可减少用水量,提高生产效率,故在应用高科技的同时,不仅需发扬其便利性,而且应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进法  李学林 《中国药房》2010,(31):2900-2901
目的:比较不同煎药时间下,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肉桂时桂皮醛的煎出量,确定肉桂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液中桂皮醛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下中药煎药机煎出桂皮醛的含量高于不锈钢锅(P<0.01);中药煎药机煎煮肉桂,桂皮醛煎出量在20min时出现峰值。结论:最好使用中药煎药机煎煮肉桂,且不必"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统煎药及现代煎药方法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两种煎药方法分别对自制的双黄连汤进行煎煮,比较两种方法的浸出物含量和7d后霉菌数量。结果两组在浸出物含量和7d后霉菌数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现代煎药法在质量控制、有效成分提取等多个方面较传统煎药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承祖 《中国药房》2008,19(9):713-714
目的:科学使用电热式煎药机,提高煎剂质量。方法:以我院使用的电热式煎药机为例,结合本院煎药室操作规程及近5年的使用经验,总结科学使用电热式煎药机的方法。结果:使用电热式煎药机煎出的煎剂比传统方法所得煎剂浓度更高,煎出更完全。结论:应不断改进、完善电热式煎药机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有力地推动中医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观察。方法:从本实验室成功造成的昆明小鼠慢性肠胃炎模型64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模型给予传统煎药法治疗,观察组模型给予现代煎药机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模型的用药治疗效果、药物浸出物浸出率以及药物煎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煎煮中药时的加水量、煎煮时间以及药物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药物浸出物浸出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出药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煎药方法对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来说并无差异,但是在药物煎出率方面,现代提取方法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药物浸出物浸出率。因此,在利于现代科技进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药的浸出物含量。方法按处方量称取生化汤药材10份,分别采用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药,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汤剂浸出物含量。结果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样品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结论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2.
唐樑  王玳珠  蒋斌 《北方药学》2011,8(9):52-53
目的:探究目前业内外人士对中药煎药机的煎煮效果普遍存在疑虑的原因,为开展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做准备。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产生疑虑的原因,并对如何开展机器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研究提出建议。结果:人们对煎药机煎煮效果产生疑虑的原因主要源于与传统煎法的比较,而目前两者的比较研究尚未深入系统地开展。结论:深入系统地开展机器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消除对煎药机煎煮效果的疑虑;研究要从实际出发,与煎药机技术革新同步;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不影响中药汤剂煎煮现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式接产促进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3月分娩孕37—42周、头位、单胎、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的产妇1100例为观察组,采用新式接产,即无保护会阴控制胎头下降;选取2012年1月至3月产妇13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托肛保护会阴法接产,观察两组产妇的会阴伤口、产褥病率、出血量、产后住院天数及泌乳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分娩。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完整率、Ⅰ度裂伤率、Ⅱ度裂伤率分别为:10.5%、32.7%、56.6%、0.1%,对照组分别为44.6%、9.2%、45.4%、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裂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平均为(176.64±19.72)ml,对照组为(367.25±28.56)ml,观察组产后住院天数(2.36±0.36)天,对照组(4.13±0.4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褥病率比较观察组51例(4.63%),对照组140例(10.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接产法有效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及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5~2.0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汤,2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治疗组为10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0.98±0.24)g,(0.23±0.21)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血胆固醇分别为(4.85±0.22)mmoL/L,(2.96±0.21)mmol/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昔汤加减可以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减轻水肿,降低尿蛋白和血胆固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春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98-199
重点探讨了自动煎药机现存的优缺点及传统煎煮法仍保持的优势。主张现阶段不应一味追求方便、效益而导致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仍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煎药法并重,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现代与传统煎药法各有其适用对象,不应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16.
范蕾  余华丽  陈芬芳 《中国药师》2012,15(9):1360-1362
目的:考察中药汤剂代煎情况,分析影响中药汤剂代煎质量的因素。方法:对本市十几家代煎机构所使用的器具、煎煮方法、成品浸出物、指标性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煎药机所得药液质量相对稳定,但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传统煎药方式低;传统煎药方式有利于中药成分的煎出,但耗时耗力且药液中各成分含量相差甚大,极不稳定。结论:中药汤剂代煎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规范代煎行为,优化方法,提高效率,是亟待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机器与传统方法煎药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以机器煎药替代传统方法煎药是一次重要的改革,本文选择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中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测定煎出液中得膏率及有效成分。结果:机器煎药比传统方法煎药得膏率及有效成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本法不仅提高了煎药质量,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而且改善了煎药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塞克硝唑治疗滴虫阴道炎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口服塞克硝唑治疗滴虫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入选滴虫阴道炎患者36例,塞克硝唑组与替硝唑组各18例,对其临床疗效和滴虫清除率进行比较,并观察用药后不良事件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塞克硝唑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3%和87.6%,替硝唑组分别为35.3%和9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塞克硝唑组滴虫清除率为88.9%,替硝唑组为9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塞克硝唑组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异常发生率为0,替硝唑组为5.56%,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塞克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自动煎药不同煎煮时间对白芍汤剂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自动煎药机制备白芍汤剂的质量,并制定最佳的煎药时间;方法采用不同时间自动煎药机煎煮白芍汤药,计算白芍汤剂浸膏得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煎出液进行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汤药煎煮40、60、80、100、120min,浸膏得率分别为3.15%、4.45%、10.05%、10.55%、11.35%,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23.39、27.59、32.68、31.58、28.50mg·mL-1;结论煎煮时间增加,白芍煎液的浸膏得率增大,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疾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管再通率为47.22%,对照组为4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闭塞率为5.56%,对照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血管再闭塞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