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了33例外阴鳞癌细胞核的DNA含量与面积,并结合随访结果分析了外阴癌的预后因素。结果表明,外阴鳞癌细胞核的DNA含量与面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外阴上皮的测定值,并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大,直径较大肿瘤的DNA含量较高,外阴癌的临床分期与组织学分级相关。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DNA含量相关,其中临床分期是影响外阴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阴鳞癌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力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21的变化及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外阴鳞癌的DNA含量、DNA倍体、PIS%、FI值随组织学分级的升级而增高:DIPIS%值较高的肿瘤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较差的肿瘤临床进展较快:二倍体肿瘤患者的预后好于异倍体肿瘤的患者。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阴癌DNA含量和rasP21是一项有价值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阴鳞癌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6年2月—2012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9例外阴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不同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A期患者预后最好;不同年龄组中,发病年龄45岁者预后最差;不同手术方式在随访患者中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阴鳞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浸润深度及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是否辅助放化疗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腺癌(AC)及宫颈腺鳞癌(AS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早期宫颈腺癌及腺鳞癌(Ia~IIa期)患者213例,其中早期腺癌患者179例,早期腺鳞癌患者34例。比较两种病理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的影响因素,以及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宫颈腺鳞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大于宫颈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1%和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FIGO分期、辅助治疗、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两种病理类型的预后因素,且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直径大于4cm、FIGO分期IIa期、肿瘤浸润深度大于1/2以及淋巴结转移组中,腺鳞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低于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大致相似,仅腺鳞癌肿瘤体积大于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辅助治疗均为影响两者预后的因素,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直径大于4cm、FIGO分期IIa期、肿瘤浸润深度大于1/2以及淋巴结转移宫颈腺鳞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阴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2例原发外阴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外阴癌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5岁(29~82岁)。总的5年生存率为72%。按2009年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0例,Ⅱ期5例,Ⅲ期24例,Ⅳ期4例,未能进行手术病理分期者9例。其中Ⅰ~Ⅱ期及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1%,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68例,非鳞癌14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73%、79%(P0.05)。有病理分级报告的68例患者中G1组62例,G2~G3组6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1%(P0.05)。7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2例行外阴广泛性切除术及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无淋巴结转移48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8%,两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46例,手术加辅助治疗组33例,根治性放化疗组3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7%、6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癌的5年生存率较高,临床分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外阴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4年至1992年收治外阴癌327例,其中行外阴扩广泛切除加双腹股沟及双盆腔淋巴结清扫95例,95例中46例(48.42%)出现淋巴结转移,对淋巴结转移的有关临床因素和转移部位进行了分析,提示外阴癌淋巴结转移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原发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有关,原发肿瘤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率越高,本组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8.42%,Ⅱ,Ⅲ,Ⅳ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  相似文献   

7.
外阴疣状癌是一种罕见的外阴低度恶性肿瘤,是外阴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治疗上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84年至2007年收治的4例外阴疣状癌的资料进行回顾,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本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特征.  相似文献   

8.
外阴癌39例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我院治疗外阴癌的手术方式,分析与外阴癌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9-1997年收治的39例侵袭性外阴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外阴病灶局部切除术5例、部分外阴根治术13例及全外阴根治术21例。应用SPSS地不同的手术方式秀关预后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例中鳞癌33例,占84.6%,其中高、中、低分化分别为26、5、2例。临床分期为Ⅰ期7例(17.9%)Ⅱ期17例(43.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V法检测CNTN-1蛋白在4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4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定位分布。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数据和CNTN-1蛋白表达情况对子宫颈鳞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CNTN-1蛋白在正常子宫颈组织、SIL、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呈递增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子宫颈鳞癌组,CNTN-1蛋白高表达率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表明:子宫颈鳞癌组织中CNTN-1蛋白高表达组的患者无瘤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后分析示CNTN-1蛋白的表达、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子宫颈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NTN-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浸润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枫  武昕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1):678-680
目的:评价外阴鳞癌中PTEN和CPP32(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外阴鳞癌和10例外阴正常皮肤石蜡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外阴鳞癌PTEN及CPP3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6.7%和53.3%。两者在分化好的外阴鳞癌中均较强表达,在分化差的外阴鳞癌中表达降低。PTEN的表达与外阴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PP32的表达与外阴鳞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外阴鳞癌中PTEN与CPP3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TEN蛋白和CPP32在外阴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PTEN可能通过抑制CPP32表达,阻止细胞凋亡,参与细胞癌变过程,进而影响外阴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PV感染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因宫颈鳞癌行广泛子宫全切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的184例患者的HPV感染情况、TCT结果、肿瘤分期(IA~IIB)、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资料,探讨宫颈鳞癌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84例宫颈鳞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92.9%,其中单一感染占63.6%,多重感染占29.3%,单一感染中前四位HPV感染类型依次为HPV16、18、58、45,多重感染中前四位HPV感染类型依次为HPV16、33、52、18。HPV单一感染的宫颈鳞癌患者较多重感染者的FIGO分期更晚且更易发展为巨块型宫颈癌;HPV感染类型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相关性。结论:HPV感染模式可影响宫颈鳞癌的临床表现及复发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33例外阴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分析与外阴癌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33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软件比较分析不同的临床特点及有关预后因素。结果:33例中鳞癌20例,基底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乳房外Paget's病4例,上皮样肉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疣状癌1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及恶性黑色素瘤分期标准(American jointcommittee on cancer,AJCC),Ⅰ期9例(27.3%),Ⅱ期14例(42.4%),Ⅲ期9例(27.3%),Ⅳ期1例(3.0%)。无和有淋巴结受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43.0和21.5个月(P<0.05),侧位型和中线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40.0和20.5个月(P<0.05)。结论:外阴癌的治疗方式应根据病情个体化。外阴癌的预后与肿瘤部位及是否累及淋巴结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有随访资料的106例子宫癌肉瘤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特点、组织学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癌肉瘤的发病年龄为(55.8±0.9)岁。最常见首发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临床上多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总体生存时间9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8.8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9.2%、55.3%。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附件转移、肿瘤大小、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病理分期是子宫癌肉瘤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子宫癌肉瘤是侵袭性肿瘤,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对提高子宫癌肉瘤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in mature cystic teratoma of the ovary,MTMCTO)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8例MT-MCTO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8例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48(19~74)岁,14例(77.8%)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异常升高,其中12例(66.7%)患者糖链抗原19-9(CA19-9)升高(≥37.0kU/L)、2例(28.6%)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恶变可能性。15例(83.3%)患者行全面的分期手术,2例(11.1%)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分期手术,1例(5.6%)患者因年龄大合并症多仅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鳞癌9例(50.0%),黏液腺癌6例(33.3%),腺鳞癌1例(5.6%),透明细胞腺癌1例(5.6%),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5.6%)。11例(6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2001年)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进行病理类型的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及PCR技术分别检测其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原发灶部位:卵巢24例,子宫内膜3例,宫颈10例,阴道2例,外阴4例;(2)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22例;(3)病理类型:经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86%),伯基特淋巴瘤和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各3例;(4)预后分析: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临床Ⅲ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临床Ⅰ和Ⅱ期、伯基特淋巴瘤和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手术+化疗和手术+放化疗者(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均为影响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检测对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均为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特别是外阴、肛直肠、阴茎等粘膜皮肤区域的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采用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作为评价方法,观察分析25年间全瑞典有完整记录的外阴黑色素瘤患者的情况,报告最能预示外阴黑色素瘤预后的因素。 选择1960~1984年间瑞典全国癌症登记处记录的219例患者中完整随诊至1994年的198例,重新核实临床和病理资料,对生存因素包括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7.
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42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4.3±23.5个月,20例患者缓解后无瘤生存,13例患者肿瘤复发,9例患者肿瘤未控。单因素分析提示临床病理特征中肿瘤分期及附件和盆腔淋巴结受累与预后相关(P<0.05);术后有无肉眼残余灶、是否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时间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有无残余癌、肿瘤分期和放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将肿瘤分期细化后,则附件受累、是否化疗和放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肿瘤分期晚和附件受累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无残留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辅以放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探讨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医院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7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39.19±17.58)岁;根据FIGO分期,Ⅰ期56例,Ⅱ期6例,Ⅲ期8例;病理类型浆液性35例,黏液性28例,其他7例;CA125升高33例,CA199升高19例;微乳头浸润7例,浸润性种植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后化疗23例,5例复发,肿瘤分期手术与单侧附件切除、单纯肿瘤剥除术5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好,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对早期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肿瘤病理分期,微乳头及浸润性种植可能是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复发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11月—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广泛/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取样术的296例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6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临床分期:ⅠA期33例,ⅠB期143例,ⅡA期61例,ⅡB期59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96%,5年生存率为87%,总体生存率为87%。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脉管内癌栓、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与宫颈鳞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P=0.003)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26)是影响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若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2和(或)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0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质量调查及预后COX回归。方法 将青海红十字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宫颈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x)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并分年龄、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等可能影响的预后的相关因素,将对比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调查中,10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FACT-Cx平均得分为(123.63±22.04)分;10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0.75%,5年生存率为80.19%;生存组、死亡组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化程度、治疗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病理类型、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生活质量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生存质量不佳,而非鳞癌、脉管瘤栓、盆腔淋巴转移、生活质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