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目的:比较血缘与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造血重建、免疫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45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组),15例患者接受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组)。结果与结论:①造血重建:血缘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均快于非血缘组(P<0.05)。在移植后30~40d植活证据指标测定提示异体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完全植活。②T细胞重建:两组移植后各时间点T细胞重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感染发生率:两组移植后早期感染发生率,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白血病复发:两组移植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无病生存:两组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较非血缘供者迅速,但两者间移植后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无病生存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人民医院2003-11/2008-11收治的14例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具体预处理方案为阿糖胞苷2.0~3.0 g/(m2·d),×2 d,24 h持续静滴;马利兰4 mg/(kg·d)×3 d;环磷酰胺50 mg/(kg·d),×2 d;甲基环已亚硝脲250 mg/(m2·d),×1 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d),×4 d.移植前3 d,供者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于用药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分别于当天由锁骨下静脉输入患者体内,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7.82~9.11)×108/kg,CD34+细胞数为(2.9~7_7)×106/kg.结果14例患者完全植入,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11~25 d白细胞>1.0×109 L-1.,移植后11~51 d血小板>20×109 L-1.3例出现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出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丰病,1例出现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所有患者目前均正常生活或工作.提示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处理的相关毒性及护理特点,以提高护士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使患者的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方法 对7例行allo-PB-SCT的患者行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并均行颈内静脉置管.预处理方案均采用不合全身放疗(TBI)的清髓性联合化疗方案:马利兰(BU)+环磷酰氨(CY).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预处理期,并成功接受干细胞移植.结论 在预处理中加强细致、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并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安全,顺利进行allo-PBSCT的前提,是PBSCT成功很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华 《现代护理》2006,12(22):2120-2122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处理的相关毒性及护理特点,以提高护士时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使患者的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对7例行allo-PB-SCT的患者行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并均行颈内静脉置管。预处理方案均采用不含全身放疗(TBI)的清髓性联合化疗方案:马利兰(BU)+环磷酰氨(CY)。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预处理期,并成功接受千细胞移植。结论在预处理中加强细致、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并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安全,顺利进行allo-PBSCT的前提,是PBSCT成功很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较骨髓移植其操作简便、痛苦小、安全,易为无偿捐献者所接受。现在全球开展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PBSCT约占1/3,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护理直接关系着这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7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在移植前后的预防性护理和康复性护理。认为对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针对并发症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可显著减轻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缩短并发症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白血病及癌症患者大剂量放化疗后造血功能和重建 ,由于 ABO血型系统由等位基因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抗原组成 ,等位基因的变异形成可遗传 ,致使相应抗原数量增多或减少 ,如果移植成功 ,受者的红细胞血型就会逐渐转变为供者的血型 [1 ] 。笔者对 1例 ABO血型不合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 ,根据其 ABO血型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材料与方法1 病例简介 患者 ,男 ,10岁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术前用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 ,病情稳定。检查结果 :血型 A ,cc DE。WBC:13…  相似文献   

11.
同种异基因小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同种异基因小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初步研究邵传森朱康儿郭汉身基于外周血中多能造血干细胞数较骨髓少,且含有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故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宿主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病率,及其防治措施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在HLA相合的Allo-PBSCT中,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10%~15%[1].在Allo-PBSCT后造血重建时,ABO血型改变的病例时有报道[2],但笔者发现ABO、MN两种血型在Allo-PBSCT后均发生改变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3岁。2006年10月确诊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2007年3月19日进行同胞间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于细胞移植,造血于细胞移植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司莫司汀、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等治疗,3月29日、30日分别回输外周血于细胞和骨髓于细胞,过程顺利。4月2日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4月18日患者连续3d在未输注血液制品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4岁。因胸部、面部起丘疹无痒痛1d于2008年12月2日入我院血液科。患者2007年11月27日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一直服“环孢菌素、甲泼尼松”等抗排斥反应。入院第3天,患者体温38.5℃。胸部、面部出现血疱。请皮肤科会诊。皮科检查:全身绿豆至花生大小的血疱.躯干、面部皮疹较多。血疱基底绕以红晕。部分中央呈脐状。口腔颊部黏膜多处水疱、糜烂。诊断:出血性水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体验,以期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2012年1-10月在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病科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存在怀疑否认、悲伤绝望、自悲自怜、焦虑恐惧、被动依赖、心理应激、期待不安、内疚惭愧、心理飞跃等心理体验。结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疾病相关信息及情感等方面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0岁,2020年1月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B-2(WPSS评分3分)",分别于2020年1月、2020年3月和2020年5月应用地西他滨去甲基化治疗。移植前骨髓原始粒细胞占0.020,微小残留病(MRD)0.77%,WT1基因定量18.658%,NPM1-A基因突变定量1.244%。预处理方案:阿糖胞...  相似文献   

17.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2007-01/2008-04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9例,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自血病;供者中6例为HLA完全相合的同胞,2例为HLA 9/10相合的无关供者,1例为半相合供者:预处理采用经典的BU/CY方案或GIAC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方案或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血小板>20×109-1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1,15 d;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1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随访3~16个月无病生存率为77.8%.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为红白血病的患者属高危白血病,常规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的机率低且短期内复发率高,患者经包括氟达拉滨、去甲氧柔红霉素在内的多个方案化疗均无法完全缓解,所以尝试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受者为未缓解、合并溶血病例,且无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的血缘供者,如予Bu-CTX2方案预处理,单用环孢素A 甲氨蝶呤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则面临并发症多、移植成功率低或移植后易复发等难题.因此采用了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甲基环己亚硝脲及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作为预处理方案.在环孢素A和短程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加小剂量霉酚酸酯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虽然并发肝静脉闭塞病、Ⅱ度肠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但程度较轻,经予前列地尔、甲基强的松龙、碱化、水化联液等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移植后52 d染色体核型分析转为供者型,移植后36个月随访受者仍无病存活,复查外周血像、骨髓像均正常.故对于未缓解急性白血病,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效的救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HSCT)后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嵌合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C57BL/6受鼠(H-2b)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4 h内分别经尾静脉(IV)或髓腔内(IBM)输注BALB/c小鼠(H-2d)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细胞3×107个,并予5×106个供鼠DLI,第2天腹腔注射200 mg/kg环磷酰胺。结果移植后第7天各组均为混合嵌合状态,IBM-PBCST-DLI组嵌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尾静脉移植组均出现不同程度GVHD症状,以IV-PBSCT-DLI组较为显著,而髓腔内移植组均无明显GVHD症状;IV-PBSCT-DLI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明显下降,髓腔内移植组则显著升高。结论经rhG-CSF动员后髓腔内注射可以成功建立非清髓性allo-PBHSCT小鼠移植模型,DLI进一步促进了供者嵌合;IBM明显降低了GVHD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 (GPBSCI)作为一种早期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高危白血病患者同胞配型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接受了G-CSF动员的预防性GPBSCI。allo-HSCT前患者的诊断包括2例Ph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ALL-CR1),1例ALL-CR2,1例ALL合并顽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复发,1例AML合并CNSL,1例 AML-CR3,4例进展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型(MDS-RAEB)。结果 12例患者共接受了16次GPBSCI,其中移植后90天( 90天)前接受 GPBSCI 5次,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 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00(0.95-1.24)×108/kg和 0.53(0.39-0.63)×108/kg。 90天后接受GPBSCI 11次,输注两类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27(1.00- 4.30)×108/kg和1.15(0.55-2.10)×108/kg。输注后4例患者发生了Ⅰ或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患者发生Ⅲ度急性GVHD。7例患者发生了慢性GVHD,其中4例为广泛型。2例患者未发生输注相关GVHD。未观察到GPBSCI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中位随访563(415-728)d,12 例高危白血病患者中有10例无病存活,2例死于白血病复发。结论预防性GPBSCI可以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小,可能成为改善高危白血病allo-HSCT预后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