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40例对照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COS患者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表达较对照组增多,主要表现在腺上皮(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表达增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低妊娠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促排卵前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在诱发排卵治疗时的前期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PCOS患者 14 6例 ,共计 198个周期 ,分为两组 ,10 1个周期直接诱发排卵 ,97个周期在经妈富隆前期治疗后再诱发排卵 ,诱发排卵方案为 :枸椽酸氯米酚 (CC)十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结果 直接诱发排卵组周期妊娠率 31% ,经前期治疗后再诱发排卵组周期妊娠率 4 8% ,P <0 0 2 5。 结论 对PCOS患者进行前期内分泌调整治疗 ,提高机体组织的敏感性 ,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正>8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10~2006-10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年龄17~39岁;病程3个月至5年。均有闭经、多毛、肥胖,伴有面部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3~2012-03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78例作为病例组。来我院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而要求(IVF-ET)的正常妇女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植入窗期应用宫腔吸管取出部分内膜组织后行胚胎移植,测定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统计两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表达在生化妊娠组、早期流产组、未妊娠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R的表达则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ER、PR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孟昱时  章晓梅 《云南医药》1999,20(4):244-246
方法多卵巢综合征病人采用克罗米酚(CC)治疗失败者,使用低剂量促卵泡激素(FSH)促排卵治疗19例,21周期:CC/FSH方案16例,17周期。结果两种方法相比,FSH的单卵泡发育率、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CC/FSH组,前者周期妊娠率为47。5%,后者为23.5%。结论在CC治疗失败的PCOS病人,可道选低剂量FS 排卵治疗,但对于经济不太宽裕的病人可采用CC/FSH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3种促排卵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3组各25例,氯米芬(CC)组给予CC治疗;尿促性素(HMG)组给予HMG方案,CC+HMG组给予CC+HMG序贯治疗。观察3组排卵率、妊娠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C组、HMG组和CC+HMG组排卵率分别为61.5%,87.7%,88.1%;妊娠率分别为24%,60%,56%:HMG组和CC+HMG组与CC组相比排卵率及妊娠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组与CC+HMG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胎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HMG组高于CC组和CC+HMG组(P〈0.05)。结论采用HMG及CC+HMG序贯方案优于CC的促排卵治疗,CC+HMG方案保证妊娠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多胎妊娠及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4例PCOS患者与28例对照组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受体蛋白在PCOS增殖期与对照组增殖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腺上皮细胞表达显著高于PCOS增殖期以及对照组增殖期,PCOS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分泌期。结论增加的胰岛素受体与超生理剂量的胰岛素结合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的原因之一;胰岛素受体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内异症合并PCOS33例,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和卵巢穿刺打孔术,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33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30例,达90.9%,痛经全部缓解,缓解率达100%,监测排卵29例恢复自然排卵,恢复率达87.9%,20例妊娠,妊娠率达60.6%。结论内异症合并PEOS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腔镜对其有较大的诊断及治疗价值,经腹腔镜手术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患者排卵障碍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 ,其中部分患者经过克罗米酚 (CC)治疗后即能够获得妊娠。据报道 ,CC能使 80 %的PCOS不孕患者排卵 ,治疗 6个月的累计妊娠率约为 4 0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PCOS不孕患者对CC治疗无反应 ,对此类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 (G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排卵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2(MMP-9,MMP-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中表达的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使用促排卵药时有排卵12例和无排卵8例共20例PCOS患者与正常排卵10例子宫内膜中MMP-9,MMP-2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的水平.结果 应用促排卵药后,12例成功排卵患者子宫内膜MMP-9、MMP-2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例无排卵患者子宫内膜MMP-9、M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回归分析,MMP-9、MMP-2在PCOS子宫内膜的表达与血清E2、P、T、FSH、LH和PRL的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成功排卵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MMP-9,MMP-2的表达与正常排卵者差异无显著性,无排卵PCOS患者子宫内膜MMP-9、MMP-2有低表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和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评价r-F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四组,22例给予克罗米酚(CC)加r-FSH单次联合给药,24例给予CC加HMG单次联合给药,26例用r-FSH低剂量缓增给药治疗,24例用HMG低剂量缓增给药治疗,观察各组疗效。结果应用r-FSH低剂量缓增给药相比其他三组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而且相比同种治疗方案的HMG组所需治疗天数更少,所用总剂量更低。结论采用r-FSH低剂量缓增促排卵方案治疗不孕PCOS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治疗,观察组使用补肾调经汤联合来曲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内分泌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及孕酮激素(P)水平变化、计算并比较两组排卵率、妊振率、早期流产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疗效68.2%高于对照组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CG、E2及P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HCG、E2及P激素水平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G、E2及P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排卵率和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PCOS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患者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催乳激素(prolactin,PRL)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E2、LH、T含量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获得妊娠49例,占81.7%.结论 PCOS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具有微创、妊娠率高等特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月经或撤药性出血干净后予补肾调经方口服,每日1剂,水煎两遍,分两次服用;同时在月经或撤药性出血第16天开始服用地屈孕酮,10 mg/次,2次/d,服10 d。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每晚1片,共21 d。6个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10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清性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血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相似文献   

15.
苏静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04-105,10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LH、INS、FSH、T及LH/FSH水平及排卵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卵率为92.86%,妊娠率为75.00%;对照组的排卵率为67.86%,妊娠率为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的LH、INS、FSH、T及LH/FSH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显著减少空腹胰岛素含量,改善患者性激素异常症状,促进排卵及妊娠恢复,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毛蕾  薛竹君 《淮海医药》2012,30(2):101-10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及二者联合对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伴IR的PCOS患者85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9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B组:28例,口服罗格列酮治疗;C组:28例,口服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治疗。3组用药时间均为5个月。比较3组用药前后体重指数(BMI)、Homa IR、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A组及C组BMI、HomaIR、T及LH/FSH均明显降低(P<0.05);B组治疗前后Homa IR、T及LH/FSH均显著降低(P<0.05),但BM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C组的BMI降低程度与A组相比及C组的t值变化与A、B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的Homa IR及LH/FSH降低程度明显小于A组与B组(P值均<0.05)。结论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均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指标的作用,但二者联合治疗比单一用药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PCOS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变化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7例PCOS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比较皿清T、E2、FSH、LH、PRL的变化情况及PCOS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清T为(91.23±0.52)mmol/L、E2为(172.34±80.12)pmol/L、LH为(7.1毒2.5)u/L、PRL为(15.38±6.31)ng/L,FSH为(6.71±1.93)u/L,其中以T、E2、LH、PRL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卵巢体积为(7.01±2.81)mm3,较治疗前缩小明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分泌检测水平的变化能反映PCOS的治疗效果,为PCOS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未成熟卵泡穿刺术(IMFP)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科接受诊疗并确诊的PCOS不孕患者共149例,分为对照组(74例)和研究组(75例).对照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l片/d,1个周期21 d,用药期间每4周复诊1次,3个周期后指导同房.研究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3个周期(用药方案同对照组),停药3个月内未见优势卵泡者,给予促排卵治疗后,行IMFP.分别记录2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大小及窦卵泡数目变化以及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排卵及妊娠率.结果 2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卵巢体积及基础窦卵泡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研究组:(4.3±0.8)cm3比(5.5±0.4) cm3,(10.2±2.6)个比(13.9±2.3)个,对照组:(4.0±0.4) cm3比(4.4±0.4)cm3,(12.0±3.0)个比(14.3±3.1)个](P<0.05),并且研究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计数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4.0±2.9)cm3比(2.9±2.6)cm3,(14.2±5.4)个比(7.9±4.3)个](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排卵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1%(38例)比32.4%(29例),排卵率为73.3%(55例)比55.4%(41例),妊娠率为44.2%(33例)比28.3%(21例)](均P <0.05).结论 IMFP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在治疗PCOS不孕方面疗效均确切,但IMFP在减小卵巢体积、减少窦卵泡数、改善月经、恢复排卵及促进妊娠方面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