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纳米科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理念,以特定空间尺度范围的客观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开辟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研究领域。其中,纳米尺度成像与表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本文介绍原子力显微镜 相似文献
2.
3.
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组织低灌注的关键环节,对微循环进行监测在重症疾病中非常重要.舌体富含微血管,其中舌下微循环呈现网状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活体组织微循环状态,是进行临床微循环监测和活体动物微循环检测的理想和重要部位.综述舌下微循环显微影像监测的设备、指标体系、应用情况.首先,综述监测设备,包括设备组成、探头采用的光学技术种... 相似文献
4.
5.
双光子显微镜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局限,应用双光子吸收理论,采用飞秒脉冲激光技术,深入组织内部非线性激发荧光。双光子显微镜具有穿透能力强和光毒性小的特性,可实现活体动物脑内微循环系统的长时程可视化观测,对研究动物大脑皮层微循环网络结构以及血流灌注和血氧代谢特征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双光子显微镜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其应用不断拓展,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可实现软脑膜下单根微血管血流信号的检测及光化学操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辟了有价值的微循环检测窗口。从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成像原理入手,介绍其技术特点和进展,并从量化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氧分压、检测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建立脑中风模型4个方面概述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托玛琳在微循环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出现微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在治疗上,使用某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阿托品、莨菪类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预防上,使用非药物性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措施,如远红外线的物理方法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托玛琳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的晶体矿物,能在自然状态下产生远红外线、负离子和生物级 相似文献
7.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属形态学范畴,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1].该学科医学专用名词多,知识点多,难以记忆,学起来枯燥乏味,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信息系统,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从图像、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角度给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认识内容,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2].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融解剖学教学形象性、动态性、三维性和直观性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解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提高[3],现就屏幕录像软件在神经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做一推介,旨在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4]. 相似文献
8.
解剖录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和各院校对教学投资的力度加大,新的教学模式:黑板、挂图、模型、标本、课件、教学录像等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解剖学教学质量。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之一的教学录像也越来越多被运用到解剖教学活动之中。近年来我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多方面筹资购买了多套国内外正式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麻醉解剖学等教学录象,并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录制了神经解剖学等教学录像。在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将教学录像和其他多媒体技术及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 相似文献
9.
用接触式显微电视系统观察肥胖病人皮肤微循环和脂肪组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接触式显微电视系统活体观察肥胖病人皮肤微循环和皮下脂肪组织。方法 对额部、腹部及上臂内侧微循环及皮下脂肪组织作活体观察,设计了观察指标及皮下脂肪积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健康人(n=20),肥胖组(n=100)额部、腹部皮扶异形微血管明显增多,血流淤滞或看不清者明显增多,腹部、上臂内侧皮下脂肪组织积分明显升高,且与体质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r=0.813,P<0.05)。腹部皱折明显增多。结论 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有皮肤微循环障碍,皮下脂肪组织堆积,用接触式显微电视对肥胖病人皮肤作活体观察是判断肥胖程度与减肥疗效的一种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
同步辐射在显微CT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CT)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对物体进行扫描,所得信号经过反投影的算法而得到物体二维分布的一种成像方法,已经在医学诊断、工业探伤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实验室光源的低通量,光源点大小及其单色性等限制了其向高分辨发展,通常其分辨率在0.5mm左右.利用微焦点X射线源作为光源的显微CT分辨率可以达到微米量级,但是由于其光通量低且为非单色光,对不同样品有不同程度的束线硬化,影响了其真实分辨率.同步辐射作为一种新兴的光源有高亮度、高光子通量、高准直性、高极化性、高相干性及宽的频谱范围的特点,配合高分辨的X射线探测器,可以发展同步辐射显微CT,其分辨率可达10μm以下.利用同步辐射的高空间相干性开展位相衬度显微CT的研究,对低吸收物质也可以清晰三维成像.新建的上海光源的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线站开展了三维显微CT方面的研究,经过初步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大鼠活体微循环标本的制备法改进及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活体微循环标本的制备法改进及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朱佐江①赵克森①微循环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已广泛应用于基础、临床应用和血液流变学的科学研究。1984年以来作者按国际通用的Baez法[1]和Gray[2]活体大鼠提睾肌、脊斜肌微循环标本制备法及兔耳窗微... 相似文献
12.
本系统由IBM—PC/AT机、FG—105AT图象板、CCO摄象机等组成“通用数字图象处理测量系统”,由软件实现全部功能。系统具有①动态图象预处理功能:改善图象质量。提高动态图象参数测量的精度;②多窗口多参数同步动态测量功能:自动和手工可任意选择;③动态图象剪切功能:测量动态线经变化;④静态图 相似文献
13.
同步录像脑电图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EG仪,对64例胎龄28~44周的惊厥发作新生儿进行VEEG监测分析。结果:64例惊厥新生儿VEEG监测正常43例(67.2%),异常21例(32.8%)。其中发作期样放电者13例;发作间期样放电3例,其背景节律正常;发作间期背景节律改变伴有样放电2例;仅背景波异常而无样放电3例,其中低电压1例,平坦波1例,交替现象消失1例。睡眠期样放电的放电频率比清醒期明显增高,且以安静睡眠期最为多见。18例VEEG同步监测到发作期样放电,其中16例起始放电为局灶起源,以颞区为主(13/18)。46例临床发作时,VEEG监测均无样放电,临床确诊为非癫样发作。结论:VEEG监测对于新生儿惊厥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08年Schauenstein首先提出原位癌的定义,1919年Tames Ewing报道乳腺的“前恶性”病变,1949年Papanicolaou提出异型增生的概念后,文献中不断有癌前病变的报道。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大多数文章从形态学改变与临床随访的角度提出异型增生、异型化生可能是癌前病变并认为与原位癌、微小浸润癌的发生有联系。近十多年来,人们不断采用新的方法来研究癌前病变。有人曾将染色体技术用于异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研究;但是染色体技术有赖于细胞分裂象的存在,在探讨癌前病变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利用显微分光光度仪,对间期肿瘤细胞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7,(2)
微循环异常贯穿于整个烧伤病程。烧伤及其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变化同微循环密切相关,认识烧伤微循环变化规律,正确使用微循环治疗技术,对于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及有效防治烧伤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烧伤临床常见的微循环障碍和微循环治疗方法,重点介绍烧伤休克的微循环治疗、烧伤肾损伤的微循环治疗、烧伤创面延迟愈合的微循环治疗,为烧伤临床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微循环显微图像可以长时间无创地监测和分析末端微血管参数,这有助于评估一些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和老年性疾病对人体造成的长期影响.甲皱微循环显微图像在采集的过程中往往受到被试者指尖运动的影响,产生图像抖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组织映射网络分割图像序列,并采用连续两帧的二值化图像的二维互相关消除图像偏移的去抖动方法.结果 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甲皱微循环显微图像的抖动,同时还保留了每一帧图像中的血流模式特点,为后续的参数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录像脑电图联合偶极子定位法在癫癎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癎病人进行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和偶极子定位法(DLM)在癫癎灶定位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顽固性癫癎病人的发作、VEEG检查及偶极子癫癎灶定位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对VEEG的直接人工分析定位率为80%,结合偶极子定位分析准确率可以达到94.3%,且均可以达到与术中皮层脑电图检查定位一致或基本一致。结论:利用128道长程VEEG偶极子定位法是一种方便、无创、准确的癫癎灶定位手段。 相似文献
19.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自80年代初问世以来,较好地解决了扫描过程中的荧光标本的光漂白等作用,图像清晰度高,特别适用于观察较大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其三维重建功能清晰显示了膜和核的关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领域和工业固体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1]。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性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Tcelllymphoma,AILDTCL),是系统性的淋巴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并包括多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