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相似文献   

2.
“单向爱”是溺爱,“双向爱”是感恩 家长爱孩子爱得无以复加,都未想到这种“单向爱”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提倡“双向爱”,即爱孩子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爱父母。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些社会上的叛逆行为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由此引发了"下一代"如何教育的大讨论。许多家长表示知道溺爱孩子有危害,但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溺爱孩子。"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  相似文献   

4.
近日,一些社会上的叛逆行为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由此引发了"下一代"如何教育的大讨论.许多家长表示知道溺爱孩子有危害,但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溺爱孩子.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对孩子一味迁就,包庇纵容,就是"溺爱".  相似文献   

5.
一位新手妈妈问: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她把握不好度,一直很困惑。这是相当多新手爸妈的疑问——大家都认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也都明白“溺爱”会“惯坏孩子”,于是就担心,一不小心“无条件的爱”就变成“溺爱”。无条件的爱和溺爱,只要区分清楚,前者就不会变成后者。  相似文献   

6.
表面上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相似文献   

7.
王淼 《健康生活》2024,(3):57-58
<正>大多数父母都宠爱孩子,但宠爱孩子要有限度,因为过度宠爱就会变成溺爱。溺爱会妨碍孩子独立发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本文介绍10种溺爱孩子的行为,供有孩子的父母对照、参考。1.当面袒护孩子。当父亲管教孩子时,母亲就会护着孩子:“孩子还小呢,等他大了就好了。”或者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就会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这样当面袒护孩子,让孩子时刻躲在“保护伞”和“避难所”里,  相似文献   

8.
如今,越来越多问题少年的出现,究其原因,似乎都与“溺爱”两个字挂上了钩。人人都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但“溺爱”本身发源于“爱”,任何一种爱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至于到最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是施爱者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的。因此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上,就很难完全做好。特别对很多老人来说,溺爱是难免的,不少家庭为此争端不断。对此,两代人各有各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真挚的自然流露。从儿童生理学及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平时对孩子给予适当的关心、体贴、照料和爱护是完全必要的。然而遗憾的是,有些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爱没有掌握好适当的量和度,使“爱”变成了束缚孩子聪明才智的绳索和阻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桎梏。溺爱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正记得演员霍思燕曾经说过,她几乎每天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我爱你"。她说这不是自己在溺爱孩子,而是在给孩子一种安全感,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得到健康的成长,而父母给孩子的这种"爱",更是一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定心丸。当她偶尔错怪了孩子,或者委屈了孩子以后,她第一时间所做的是对孩子说"我爱你"。  相似文献   

11.
爱的误区     
生活在今天的少年儿童,无疑是非常幸福的一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时下,“第一任教师”把孩子人为地推上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宝座,且愈演愈烈。社会上流传一句口头禅:“外国流行艾滋病,中国流行爱子病”。这“爱子病”便是当今父母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不能不使人感到忧虑和不安。  相似文献   

12.
在孩子的教育上,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两代人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年轻父母总是抱怨老年人对孩子过于溺爱,是“重养轻教”;老年人却觉得年轻父母缺少经验,又不谦虚,难道疼孙子也有错?本刊近期进行了一项“关于隔代教育利与弊”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年轻父母的心目中,隔代教育容易引发孩子的个性、能力、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隔代教育真如大多数年轻父母所担心的那样,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吗?当隔代教育成为家庭必须之选的时候——我们如何扬长避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但许多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孩子脆弱、依赖、攀比、消极、懒惰等不良心理,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适当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生活中,你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实施,目前,城市幼儿中独生子女占95%以上。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此,大多数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而过分宠爱,这就是溺爱。 溺爱心理及其行为,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爱的语言,爰的环境,爰的自由 在单独回答“什么是爱”的时候,父母们会想到包容和理解,会想到坦诚相待、接受一切;在回答“什么是爱孩子”的时候,只想到了给孩子提供吃、喝、玩,却没有想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没想到去帮助和包容孩子.为什么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如此肤浅,没有深度?这真的是在爱他们吗?  相似文献   

16.
碰到有的朋友说起新的理念教育,认为就是尽是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自由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觉得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对理念的偏狭理解,再加上妈妈内心对孩子的自私之爱,很容易把所谓自由式教育变成没溺爱,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溺爱对孩子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我国约有6 0%的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这其中不乏夹杂着许多“痴心的爱”、“糊涂的爱”、“苛刻的爱”、“残酷的爱”.爱子是父母之天性,教子是父母之责任.但在一切为了孩子的主旋律下,不少父母没能正确处理好爱子与教子的关系,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这是我们现代家庭教育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如何处理好爱子与教子的关系上,我国古代学者作过很多精辟的阐述,如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主张慈严结合.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必须严格管教,做到“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  相似文献   

18.
如今家长娇惯溺爱孩子的方式有个新品种“宜诫反奖”——就是本该批评警告,反而表扬奖励。时下,年轻的父母对自己心肝宝贝疼爱得没法,刚学说话就教他骂人。听着孩子满嘴的“猪”、“狗”、“蛋”的,笑得前仰后合,开心极了,亲  相似文献   

19.
每年“六·一”儿童节,都是父母向孩子大献“爱”心的时刻。孩子在平时提出的某些过高要求父母不能满足,但在“六·一”这天孩子的愿望却往往能实现。今年“六·一”节又要到了,怎样体现父母对孩子的这份爱意呢?您听听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闵乐夫老师的主意吧,他建议送给孩子的礼物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和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0.
水湄 《自我保健》2008,(5):18-19
“90后”的孩子们爱玩、爱自由、爱自己,他们已经准备好又一次接受社会皱着眉给他们世袭上那顶“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可是,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书达理的好孩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