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症病史及子宫榆卵管情况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3471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史及宫腔镜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不孕组中,男方精液异常516例(27.53%),女方有结核史19例(1.01%);继发不孕组中,男方精液异常27例(1.69%),女方有结核史4例(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子宫异常525例(28.01%),输卵管阻塞1548条(41.76%);继发不孕组中子宫异常351例(21.98%),输卵管阻塞1494条(4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症的病史及子宫输卵管异常情况分布不同,电视宫腔镜检查对大多数子宫输卵管疾病可做出精确和迅速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宫腔镜检查并治疗成功的不孕症患者76例,以患者在本院就诊前是否有助孕史为依据进行分组,分为未助孕组、助孕失败组;同时以宫腔镜检查情况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正常宫腔组、息肉摘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中正常宫腔组妊娠率与息肉摘除组患者的妊娠率;另外,将两组患者分别以患者的年龄分为35岁组、≤35岁组,对不同年龄患者息肉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助孕失败组中两亚组比较,息肉摘除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正常宫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助孕组中两亚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助孕组内,不同年龄组患者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息肉摘除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助孕失败组中,息肉发生率及息肉摘除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影响女性不孕及助孕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不孕者需及早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症病史及子宫输卵管情况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3 471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史及宫腔镜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不孕组中,男方精液异常516例(27.53%),女方有结核史19例(1 01%);继发不孕组中,男方精液异常27例(1.69%),女方有结核史4例(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子宫异常525例(28.01%),输卵管阻塞1548条(41.76%);继发不孕组中子宫异常351例(21.98%),输卵管阻塞1 494条(48 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症的病史及子宫输卵管异常情况分布不同,电视宫腔镜检查对大多数子宫输卵管疾病可做出精确和迅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法对促排卵周期宫内人工授精(IU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0例接受IUI助孕并符合小卵泡排卵诊断的不孕症患者,统一选用氯米芬促排卵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氯米芬组)34例,治疗组(补肾调周系列方联合氯米芬组)26例。观察2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的变化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A型内膜占53.85%,B型占38.46%,而对照组分别为23.53%和2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34.61%,周期妊娠率为19.56%,对照组分别为11.76%和6.0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配合氯米芬,可明显提高IUI患者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凡婚后来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妊娠者,称为不孕症。据1989年统计,婚后1年初孕率为87.7%,婚后2年初孕率为94.6%。婚后未避孕且从未妊娠者称原发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称继发不孕。临床不孕的因素有多种,现就不孕妇女子宫内膜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人工流产后不孕或继发自然流产患者与微生物感染、免疫抗体异常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相关性,探讨人流后不孕继发自然流产的发病机理。方法对2004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不孕患者中,随机抽取有人流史病例33例及原发性病例3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人流后不孕继发自然流产与原发自然流产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抗体异常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比较皆有显著差异(P<0.05);腰骶痛、慢性盆腔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量少等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在再次妊娠时可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复方助孕增膜方在改善促排卵周期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不孕患者在下一个促排卵周期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助孕增膜方,每日1剂;对照组60例,月经第5天起每天口服戊酸雌二醇2mg;以上2组均在排卵日(B超声像显示优势卵泡消失日为排卵日)停服上述药物。采用阴道B超监测成熟卵泡发育数量、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妊娠率。结果:2组用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改善,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中,治疗组阻力指数(R I)和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成熟卵泡发育数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孕增膜方组能增加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并改善子宫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试管婴儿助孕失败合并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IVF周期中1次新鲜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宫腔镜提示正常宫腔;试验组56例,宫腔镜提示子宫内膜炎。对照组不予治疗,直接行冷冻胚胎移植。试验组分为单纯抗生素治疗组(A组)25例,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组(B组)31例,试验两组给予治疗后行冷冻胚胎移植,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给予冷冻胚胎移植后试验B组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炎可提高助孕失败后冷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肾助孕方结合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对使用氯米芬(CC)促排卵时有排卵的周期子宫内膜状况、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辨证为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益肾助孕方。分别比较两组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排卵率、妊娠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的改善、妊娠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助孕方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妊娠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5):988-990
目的:探讨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助孕汤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促排卵疗效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妊娠率为2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妊娠率为17.6%,两组疗效和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正常排卵和无排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正常排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孕汤与临床首选药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和妊娠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是相似的,但助孕汤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可促进子宫和微循环血流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充盈,进而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助孕作用,疗效优于克罗米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57例患者中发现54例有盆腔病变,15例有子宫腔病变,47例输卵管不通。盆腔粘连、子宫腔粘连致输卵管堵塞是不孕症的第一位病因,继发不孕均比原发不孕的发生率高(P〈0.01)。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妊娠率63.7%,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已成为女性不孕症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观察在常规促排卵方案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助孕方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促排卵方案治疗: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连续5?d服用枸橼酸氯米芬片50?mg/d,若未排卵,则下一周期用量增加50?mg/d,最大量可至150?mg/d ;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1?mg/d,若有排卵则于排卵10?d后停药,若未排卵则服药至月经周期第20天;若发现优势卵泡,待其直径达18?mm时肌注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在常规促排卵方案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助孕方。2组患者疗程均设为3个月经周期,如有妊娠,则结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率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治疗组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A型内膜率为57.97%(40/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25/80) (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动脉PI与R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常规促排卵方案基础上加用益肾助孕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调节子宫内膜类型,提高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提供良好条件。关键词?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益肾助孕方;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妇科收治住院的66例EMP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实施宫腔镜手术,术后第16天均予地屈孕酮片口服10 d,治疗组加用少腹逐瘀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月经改善疗效、子宫内膜厚度、EMP复发率、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2.61%、86.96%,均优于对照组的52.17%、60.87%(P均<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少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半年治疗组EMP复发率、妊娠率分别为8.70%、36.36%,均优于对照组的34.78%、15.15%(P均<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EMP不孕症疗效确切,可促进子宫内膜形态的恢复,改善月经情况,减少EMP复发,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形态与妊娠的影响。方法将87例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仅在宫腔镜下诊刮送病理检查并指导受孕,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汤;比较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A型子宫内膜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型或不均子宫内膜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排卵率、成熟卵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经汤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促孕方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排卵性障碍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补肾促孕方+LE/HMG+IUI),对照组24例(LE/HMG+IUI),观察两组的妊娠率。结果:治疗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促孕方可以提高夫精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元媛  吴翠杰 《光明中医》2012,(9):1854-1855
目的探讨宫腔镜介导下输卵管疏通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介导下塑料导管内套超滑泥鳅导丝插管术联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不孕症;对照组单一服用丹黄祛瘀胶囊和消炎复通丸药物治疗。分析各组的妊娠率、通液次数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液次数和妊娠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宫腔镜介导下输卵管疏通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方法明显减少了患者通液次数,提高了妊娠率,对于治疗输卵管间质部或峡部不通性不孕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孕症是指婚后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避孕,同居2 a未受孕者。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原发性不孕,曾有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 a不孕者称继发性不孕。不孕的原因可能在女方,也可能来自男方,但是继发性不孕的原因绝大多数来自女方。2004—2006年本院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例不孕症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8.2岁;原发不孕15例,继发不孕35例;不孕年限2.5~12 a,平均4.6a。原发不孕患者平时月经不规则,周期长短不一,量少,妇科检查未发现子宫、附件异常,并做月经来潮12 h内诊断性刮宫术,同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清催乳素(PRL)检测与溢乳症、继发闭经及不孕症(原发和继发)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诊断技术对507例育龄妇女进行PRL测定。结果507例育龄妇女中,结果异常130例(25.6%)。其中185例溢乳症、123例继发闭经、79例原发不孕、58例继发不孕及62例正常对照组中的结果异常者分别为69例、35例、21例、3例和2例,异常率分别为37.3%,28.5%,26.6%,5.2%和3.2%。溢乳症组、继发闭经组、原发不孕组与正常对照组异常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继发不孕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PRL对溢乳症、继发闭经和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温冲补肾助孕合剂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冲补肾助孕合剂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组(50例)和单用克罗米芬对照组(50例),观察基础体温测定、连续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状况、观察子宫内膜生长情况,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睾酮(T)水平,随访其妊娠及生产(包括流产)情况。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2组排卵相近,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排卵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组妊娠率(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34.0%)(P〈0.05);对照组流产率(18.00%)显著高于治疗组(4.0%)(P〈0.05)。2组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FSH、LH、E2、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RL、T水平降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冲补肾助孕合剂联合克罗米芬温冲补肾助孕合剂能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及子宫内膜增长,调节内分泌,还能整体改善生殖功能,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不孕不育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省妇幼保健院进修研究100例不育、不孕症宫腔镜检查与宫腔注射输卵管通液术,了解患者宫腔及输卵管情况,针对病因做相应治疗后的妊娠率。结果:100例不育、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正常59%,宫腔异常41%,其中不全子宫纵隔19例,子宫内膜息肉16例,子宫粘膜下肌瘤6例,宫腔粘连5例,宫腔注射输卵管通液显示:输卵管通畅46%。输卵管不通畅55%。宫腔疾病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输卵管不通畅者经3种方法联合治疗,妊娠率分别为13%、16%。结论:不孕、不育症宫腔镜检查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宫腔内疾病,直接观察子宫腔、输卵管口有无病变或粘连,同时直视输卵管通液,可以直视下确定输卵管是否通畅,松解宫腔粘连带电切子宫纵隔,针对病因治疗,可提高妊娠率,因此宫腔镜检查应作为不孕、不育症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