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小血管病以损伤脑深部灰质、白质结构为特点, 与卒中、认知能力下降、神经行为症状或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并且起病隐匿,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对脑小血管病的评价主要依赖MRI影像特征。随着MRI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在高场强MRI技术的加持下, 更多与脑小血管损伤相关的脑组织细微异常改变得以显示, 结合近年广泛运用的人工智能, 可以更全面地捕捉脑小血管病对大脑的影响。同时,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评估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如何快速、准确地利用影像学技术有效识别脑小血管病患者及其患病程度, 在临床中发挥其相应作用, 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 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和主观性, 诊断高度依赖于神经影像学特征。目前关于CSVD的MRI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亟待统一, 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疾病监测提供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为此, 《脑小血管病MRI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本着"统一标准、规范认识、指导实践"的目的, 将基础知识、影像诊断、临床科研成果相结合, 着重阐述CSVD的MRI扫描与报告规范化应用, 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全面提升我国CSVD诊治同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脑内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病理、临床、影像表现的综合征, 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与脑卒中、认知障碍及步态不稳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目前, 传统MRI是影像诊断脑小血管病的最主要成像方法, 而静息态功能MRI能够从脑功能的角度对脑小血管病进行评估。该文旨在对静息态功能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及其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类常见的累及颅内小血管的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已被证实与脑卒中、痴呆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神经影像学技术在CSVD的诊断及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但传统成像技术在CSVD中的应用价值受到成像分辨率的限制。超高场MRI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及信噪比, 为CSVD更准确的评估及潜在机制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方法。该文主要针对7.0 T MRI在CSVD患者的脑组织病变、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预测大血管闭塞(LVO)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EVT)预后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EVT的前循环LVO AIS患者242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对EVT后1周内的患者随访MRI并评估CSVD征象[脑白质高信号(WMH)、血管源性腔隙、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及负荷总评分(总分0~5分), 并随访EVT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CSVD负荷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负荷组(0~1分)和中-重度负荷组(2~5分);根据EVT后90天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好组(3~6分)。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及影像指标, 对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被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4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69例、预后不好组73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 预后不好组患者的年龄、高血脂发生率、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转化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及影像标志物与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并接受多模态MRI检查的慢性单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纳入261例患者, 男187例、女74例。根据MCA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狭窄-闭塞组(狭窄程度≥70%)102例和轻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159例。根据脑小血管病国际影像标准1评估2组患者CSVD影像标志物评分(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血管源性腔隙), 并计算CSVD总负荷评分。2组间各指标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然后在调整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饮酒、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房颤和冠心病)后, 最终将CSVD总负荷评分及影像标志物评分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 评估CSVD影像标志物与MCA重度狭窄-闭塞的关系。结果轻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闭塞组患者CSVD总负荷评分、半卵圆中心血管周围间隙评分、血管源性腔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其余影像标志物评...  相似文献   

7.
人类行为和疾病症状的多样性与人脑结构与功能的个体差异有关, 但个体差异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脑影像暴露基因组学(NIMEG), 系统介绍了NIMEG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内容与方法、面临机遇与挑战及研究科学与临床意义。NIMEG研究将有助于认识人类行为个体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 进而促进神经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愈合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手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及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骨密度仪测量并计算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参数(BMDP),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成骨生长因子、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及骨代谢指标。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Cr)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83.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 P<0.05)。与治疗前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N-MID、sICAM-1和IGF 1水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对于重症患者, 面罩补充氧气、无创通气等措施无法有效纠正缺氧, 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高压氧治疗可通过增加血浆可溶性氧含量促进组织氧合, 抑制炎症反应, 促进免疫恢复, 降低细胞因子风暴的负面影响;高压氧治疗还可改变脑部微结构,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身体、神经认知和神经心理症状起到改善作用。笔者通过回顾高压氧治疗的可能干预机制, 对高压氧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优势、安全性等进行综述分析, 以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7.0 T二维(2D)相位对比法MRI(PC-MRI)研究伴深部近期皮层下小梗死灶(RSSI)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豆纹动脉(LSA)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为CSVD伴深部RSSI的患者16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名(HC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7.0 T 2D PC-MRI, 扫描层面位于基底节层面, 并应用自主研发的血流分析处理软件Flow analyze V1.0进行LSA血流动力学分析, 计算双侧LSA的最大速度(Vmax)、平均速度(Vavg)、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将CSVD患者有RSSI的一侧定义为CSVD症状侧组, 无RSSI灶的一侧定义为CSVD非症状侧组。采用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3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CSVD症状侧组、非症状侧组和HC组间的Vmax、Vavg、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2, P=0.006;F=3.47, P=0.033;F=4.37, P=0.014), 其中CSVD组症状侧组Vmax、...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以及腹膜后肿瘤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放射性肠炎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且临床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 针对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肯定。本综述主要介绍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现状及其修复机制, 重点综合既往文献循证医学研究, 总结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针对高压氧是否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疑虑进行分析解答, 旨在对放射性肠炎的高压氧治疗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针刺结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突发性聋进行临床研究, 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突发性聋患者22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 对照组107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针刺+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用针刺+药物治疗, 每组治疗7次, 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6%、总有效率85.1%, 对照组显效率57.9%、总有效率71.0%,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针刺及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加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慢性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49例,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3)。对照组彻底清创后予以VSD(负压值为350~400 mmHg)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创面疗效。结果治疗24 d后, 实验组创面面积[(9.1±3.5)cm2]明显小于对照组[(14.5±3.9)c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6, P=0.04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 P=0.016)。治疗24 d后, 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3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 P<0.01)。结论 HBO联合VSD治疗可促进慢性伤口创面愈合, 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VSD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乘坐车船等交通工具旅行, 或进行航天、航空、航海等作业, 受到前庭刺激或/和视觉等刺激时, 敏感人群会发生运动病。关于运动发病机制, 广泛接受的是"感觉冲突"学说。但是, 运动病详细的发病机制与个体差异机制仍不很清楚, 防治方面仍有开发高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药物等的需求。本文就运动病发病情况、机制与防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脑损伤(RBI)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产生的中枢神经损伤, 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RBI与神经元直接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密切相关。相关的信号通路有ATP-P2X7R信号通路、NMDAR/NFAT3/C4/Bax通路、HIF-1α/VEGF信号通路和JAK2/STAT3/VEGF信号通路。笔者就RBI信号通路及与高压氧(HBO)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二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二度烧伤患者50例,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观察组, n=25)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n=25)。比较2组患者治疗1、8、15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百分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治疗1、15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15 d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8 d的WBC、NE百分率、血清CRP水平及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的WBC、NE百分率、血清CRP水平、VAS明显减少或降低, 创面愈合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二度烧伤患者有助于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程度,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肺气肿的分型以及不同类型肺气肿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根据Fleischner声明, 对最常见的2种类型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和间隔旁肺气肿进行视觉评估。小叶中心型按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微量、轻度、中度、融合型和晚期破坏型5种。间隔旁型分为轻度、重度2种。结合2个典型病例, 探讨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肺气肿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把控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 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肾功能的变化, 并发症发生情况, 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 2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2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后, 观察组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35/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19.57%(9/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持续增多, 长期新冠病毒感染症状(以下简称长期新冠症状)日益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这些症状通常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咳嗽、认知功能减退、嗅觉或味觉丧失等。长期新冠症状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有微血栓导致组织缺氧、免疫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新冠病毒在体内长期存活、EB病毒再激活等学说。高压氧治疗在新冠病毒肺炎急性期的救治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近研究显示高压氧对于长期新冠症状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相比传统药物治疗, 高压氧治疗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具有常压下所有药物和治疗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 高压氧治疗长期新冠症状具有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重症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可能需要在舱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与急救, 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对相关医疗设备提出了安全要求。目前国内放置于高压氧舱内的经过临床测试的医疗设备较少, 国外仅有少部分医疗设备通过了欧盟认证。笔者就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医疗设备在高压氧舱内使用面临的风险、高压氧舱内医疗设备的安全要求、高压氧舱内重症患者所需医疗设备配置要求及目前可应用于高压氧舱内的医疗设备进行分析, 以期为后续的医疗设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