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芳 《吉林医学》2014,(36):8038-803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利尿钠肽(BNP)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37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42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另选同期2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C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D组,研究四组的CRP、BNP、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炎症水平的关系。结果:CRP、BNP水平以及D二聚体水平为A组>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的CRP、BNP、D二聚体水平为三支>二支>单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BNP、D二聚体水平可有效诊断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还可依照病变冠脉支数明确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崔晓容 《大家健康》2016,(5):112-1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各54例,同期选取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各54例,对患者的冠脉病变炎症程度进行分析,并与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炎症三支和双支的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支(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患者的冠脉病变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钙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51例DN患者空腹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根据25(OH)D3水平将DN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Vit-D-D)、不足组(Vit-D-I)及正常组(Vit-D-N),比较各组间矿物质代谢、脂代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钙化等指标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IMT与25(OH)D3、1,25(OH)2D3、iPTH、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脉钙化与25(OH)D3、1,25(OH)2D3、iPTH、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为(28±18.1)ng/mL,四分位数间距16.92~35.45ng/mL,Vit-D-I组71例,占47.01%,Vit-D-D组28例,占18.54%。血清1,25(OH)2D3水平为(28.93±33.13)pg/mL,四分位数间距10.36~31.08pg/mL,Vit-D-I者117例,占77.5%。与Vit-D-N组相比,Vit-D-D组的体质量指数(BMI)、24h尿蛋白、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MT与年龄、性别、血磷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钙化与血清1,25(OH)2D3负相关。结论 DN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者具有较高的尿蛋白、CHO和LDL,冠脉钙化与血清1,25(OH)2D3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 D)的变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16例冠脉造影患者血浆Fg、D- D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Fg、D- D含量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P<0 .0 1) ;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类型相关,3支病变者血浆Fg、D- D高于2支和单支病变者(P<0 .0 1)。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Fg、D- D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 .0 1)。结论:血浆Fg、D- D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刘嫦玉  符宁  于小雯 《吉林医学》2011,32(15):2999-299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入院后即刻、6 h、24 h、48 h和7 d检验CRP和肌钙蛋白(TnT),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分类研究。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的水平(8.2±0.47)m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0.3)mg/L,P<0.01,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其CRP和TnT水平在任何时点均高于未发生者(P<0.01)。结论: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稳定性相关,CRP和TnT联合检验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冠脉造影(CAG)对冠脉狭窄的检出率,并对与冠脉狭窄有关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CAG阳性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3月至12月CAG检查资料总结分析,观察左主冠状动脉(LM)、左主干分出的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的阳性检出率.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关联的危险性因素,依据发现的危险性因素建立判别分析方程,并采用ROC分析确定其预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按冠脉狭窄<25%为阴性的标准分析,CAG阳性检出率为64.21%,阴性检出率为35.79%,≤59岁的女性患者阴性检出率尤为突出.与冠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血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球蛋白、总胆汁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肌酐、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P<0.05).依据非创伤性指标建立的判别方程预测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54.40%,特异度为89.90%.结论 与冠脉狭窄有关联的危险性因素可以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实施冠脉介入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和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精神健康(15. 12±1. 27)分、生活能力(17. 25±2. 54)分、情感(16. 25±1. 52)分、疼痛(17. 28±2. 01)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17. 25±1. 21)分,高于治疗前精神健康(8. 61±2. 31)分、生活能力(10. 51±1. 52)分、情感(1. 15±1. 61)分、疼痛(9. 12±2. 21)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9. 52±2. 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为饮酒、吸烟及高血压等,患者实施冠脉介入治疗后其影响因素为血脂水平和年龄。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血脂及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袁丹 《中外医疗》2016,(3):119-120
目的 通过比较溶栓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与直接冠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该院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80例(男238例,女42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CAG)和介入治疗,根据患者之前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PCI组和直接PCI组.其中,早期PCI组110例,采用早期冠脉介入治疗,直接PCI组170例,采用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水平,采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冠脉造影检查与介入治疗结果 中,早期PCI组TMPG2/3级的比例明显高于直接PCI组(76.4%vs.47.1%,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与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相比,所获得的心肌灌注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调节受损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探讨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的重要性。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及糖尿病(DM)组,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三组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与餐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IGR组、DM组与NGT组相比,冠脉病变发生率增高且多为双支及以上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与DM组相比,冠脉病变发生率及冠脉狭窄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患者冠脉病变发生率及冠脉狭窄程度较血糖正常患者明显增高,与糖尿病患者相似,故OGTT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与心电图ST段移位和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入院后12h内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cTnI浓度,同时做12~18导联心电图,计算ST段缺血性下移程度,92例患者按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术。依据cTnI>0.04ng/ml为阳性分为cTnI阳性组和cTnI阴性组。分析cTnI水平与ST段移位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肌钙蛋白I阳性组ST段压低程度较阴性组明显(P<0.005)。血清cTnI阳性组的复杂病变和重度病变多于cTnI阴性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TnI水平与ST段压低程度、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程度相关,血TnI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识别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冠脉旁路移植对比常规正中切口旁路移植的优劣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冠脉旁路移植(前降支病变)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微创组(D组)和常规组(C组),每组各20例,D组实施左前胸小切口非停跳乳内动脉搭前降支,而C组实施正中切口非停跳乳内动脉搭前降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及住院天数等。[结果]D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组(P<0.05),术后6 h及12 h VAS评分大于C组(P<0.05),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D组少于C组。[结论]微创小切口旁路移植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但术后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9例,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69例,并将42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做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尿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4例定义为观察组,再根据临床诊断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他们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9例,将同期收治的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8例定义为对照组,现比较这三组患者的尿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AMI组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U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U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展呈正相关,两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王健 《当代医学》2013,(19):102-102
目的对64排CT冠脉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47例冠脉粥样硬化疑似患者,采用64排CT冠脉动脉CTA(DSCTA)成像进行检查,最后对其成像效果及其检测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64排CT冠脉动脉CTA(DSCTA)成像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21支冠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涉及患者31例;39支冠脉出现重度狭窄或闭塞,共涉及10例患者。其检查结果和CAG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在冠脉粥样硬化患者诊断中,64排CT冠脉动脉CTA检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可靠性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Ⅰ(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86),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CA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分别于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者(P<0.01);研究组冠脉介入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增加血液CRP、TNFα和cTnI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肌钙蛋白 (c Tn I)阳性的非 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临床和冠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77例 ACS患者根据 c Tn I是否阳性分成阳性组 (4 6例 )和阴性组 (31例 )。分别记录 30天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45例于住院期间接受了冠脉造影 (c Tn I阳性组 2 6例 ,阴性组 19例 ) ,分析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 :c Tn I阳性组入院前 2 4小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心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 1.33%vs0 %(P<0 .0 5 )。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占 6 9.2 %,阴性组占 44 .4%(P<0 .0 1)。结论 :复杂的冠脉病变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所引起严重的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c Tn I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118例糖尿病患者(男66例,女52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65例)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53例);测量脉压(PP),查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空腹血糖(F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肌酐(CREA)、血脂;入组患者均经冠脉造影确诊;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1.0软件包,并行T检验、非条件回归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纤维蛋白原(FIB)、脉压(PP)与糖尿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相关(P分别为0.017和0.000),回归值分别为0.990,0.884。结论:纤维蛋白原、脉压为糖尿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脉压差,有望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经桡动脉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一根指引导管(IL3.5)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9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314)和B组(n=278).A组经桡动脉应用Tiger造影导管完成直接冠脉造影后行冠脉介入治疗,B组经桡动脉应用IL3.5完成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痉挛情况、更换导管情况、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FMC-to-B)、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2B)、进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C2B)、总操作时间.结果 B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使用总导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2B、C2B、鞘管置入时间、透视时间和总操作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应用IL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D2B、C2B、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评估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诊冠心病在我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8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无狭窄组(A组)、轻度狭窄组(B组)、中度狭窄组(C组)、重度狭窄组(D组),D组又根据病变血管数量分为D1、D2、D3组,每组30例,应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e-Tracking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Eρ、β、AC、AI、PWV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深,IMT、Eρ、β、AI、PWVβ值升高而AC值降低,各参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年龄、BMI、TC等混杂因素后,Eρ、β对血管弹性的检测最为敏感,除D2和D3组之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次是AC,血管顺应性与冠脉狭窄程度呈反比,但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时(≥75%),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间无统计学意义;IMT在A和B组、A和C组、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狭窄越严重,颈动脉弹性受损越明显,其中Eρ、β在评估冠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弹性相关性的敏感性较高,IMT在冠脉狭窄程度较轻时变化不显著,当多支冠脉狭窄≥75%时,2支与≥3支血管病变中颈动脉总体弹性变化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血尿酸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河北医学》2011,17(5):614-6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66 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n=79)和冠心病组(n=187),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测定各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和血清尿酸与冠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并分析血UA与冠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