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皮视频脑电图(s EEG)联合皮层脑电图(ECo G)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前行s EEG和MRI检查,试验组术中行ECo G监测,术后随访1.5~2.5年,手术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分,记录患者影像检查结果、手术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 EEG定位结果与MRI检测一般者占88.33%,与PET-CT检查一致为71.43%,与ECo G定位范围一致为73.33%;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担心发作及总体健康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癫痫控制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63.33%(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s EEG联合ECo G用于难治性癫痫可提高手术切除致痫灶的精确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化脑电图(EEG)在难治性癫痫(EP)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EP患者术前行常规EEG检查及规范化EEG检查(包括减、停药物、剥夺睡眠诱发、应用蝶骨电极等),描记清醒、睡眠两种状态下的EEG变化,重点描记睡眠中NREM和REM期,检查时间为90~120min。结果规范化EEG的EP波检出率高于常规EEG,定侧、定位率由43%提高到87%。睡眠状态下NREM期和REM期局灶性放电较清醒期明显增加。结论认为规范化EEG检查对定位致痫灶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毁损治疗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SEEG引导下多电极立体适形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23例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严密的术前评估,包括症状学分析、头皮脑电、磁共振、脑磁图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术前评估考虑患者致痫灶位于岛叶,根据评估设计电极验证致痫灶位于岛叶后,行多电极立体适形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术后通过住院、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23例患者均在术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截至末次随访,12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消失(Engel Ⅰ级),5例患者术后偶见癫痫发作(Engel Ⅱ级),5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Engel Ⅲ级),1例患者术后发作减少<75%(Engel Ⅳ级)。术后2例患者出现可恢复性深感觉障碍或运动性失语,均在1个月内回复,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结论SEEG引导下多电极立体适形射频毁损是治疗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作为开放性切除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癫痫手术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广存 《山东医药》2003,43(14):46-48
癫痫患者中15%属药物难治性类型,其中约半数适合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他患者适合安装迷走神经刺激器)。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术前评估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茜 《山东医药》2010,50(20):1-3
脑电图(EEG)作为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技术用于癫痫诊断已有50a历史。然而,由于癫痫发作放电的迅速传播或非病灶区在发作间期出现异常波峰,EEG有可能提供一些不清晰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核医学正电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或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能够提供脑血流(CBF)、代谢及受体功能改变信息,可为定位致痫灶和确立手术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将核医学影像与电生理和解剖信息结合,可更加准确地探测顽固性癫痫的发作区,并确认所发生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判定3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是否可以停药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3年无癫痫发作的患者58例,采用上海诺诚8导动态脑电图仪进行24h脑电图监护,分析其脑电图异常率、异常脑电图出现时间。结果 58例病人中,19例发现异常,而且这些异常大多出现在睡眠期和病史较长、多药联合治疗和全面性发作的患者。结论 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实施脑电图监测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魏洪涛  贺建勋 《山东医药》2014,(23):16-19,I0002
目的:观察128导长程视频脑电图系统在耐药性癫痫术前致痫灶定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耐药性癫痫22例患者,采用光电128导癫痫定位系统EEG9200 K脑电图机行头皮脑电图监测,并与PET及头颅核磁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①9例患者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结果致痫灶吻合,分别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3个月后9例患者均再次进行头皮脑电图监测,未发现癫痫发作。且随访中未见癫痫发作。②13例患者根据发作类型,经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后,致痫灶无法准确定位,行颅内电极及深部电极置入术,应用128导脑电图机行颅内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同时对功能区进行定位,选择了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32个月。术后3~6个月13例患者再次进行头皮脑电图监测,未见癫痫发作。11例随访中未见癫痫发作,2例术后6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加大抗癫痫药物剂量后未见癫痫发作。结论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结果致痫灶吻合可定位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无法定位致痫灶的患者应用128导脑电图机行颅内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可明确致癫灶,部分可进行功能区定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颅内电极脑电图可作为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约3%~5%的卒中患者可以发生癫痫[1],既往有关脑卒中后癫痫的研究对象基本集中于所有类型的脑卒中患者,但脑血管病中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且脑梗死继发性癫痫可成为不少患者首发或主要的临床表现。虽然脑电图(EEG )对诊断脑血管病无明显特异性,但它有着简单易行,价格低廉,能更早地反映脑功能状况的优势,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电图表现,进一步提高对卒中后癫痫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顶叶癫痫是相对少见的局灶性癫痫,由于顶叶与周围脑叶及皮质下有丰富的纤维联系,顶叶癫痫的症状学及癫痫放电形式多样化,定位致痫区困难,诊疗难度大.顶叶癫痫最常见的发作前症状为躯体感觉异常,发作症状则多为传播至其他脑叶产生.顶叶癫痫头皮脑电图缺乏特征性,对顶叶癫痫致痫区定位价值不高,不易与其他部位的癫痫相鉴别.基于立体定向脑...  相似文献   

10.
视频脑电图在小儿非癫痫性发作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是指不伴有同步异常脑电改变的短暂反复临床发作 ,如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发作性症状、功能性病变引起的发作性症状、生理事件、心因性发作等 ,其中以后三种情况最常见 [1,2 ]。近年来 ,许多家长由于对其独生子女过分关注 ,常将小儿的一些非癫痫性发作症状视为癫痫性发作 ,有时临床医生对其难以判断 ,因此造成误诊误治。近年来 ,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为鉴别非癫痫性发作和癫痫发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 2 0 0 2年 6月以来 ,我们对临床表现类似癫痫性发作的 1 96例患儿进行了视频脑电图检查 ,均排除小儿非癫痫性发作。1 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癫痫自动症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征,探讨EEG在癫痫自动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癫痫自动症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学和EEG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以口咽自动症多见(35/46例),其中以颞叶癫痫居多,言语自动症癫痫活动多起源于非优势半球,过度运动仅见于额叶癫痫;睡眠中或发作期额区起源特征性放电在额叶癫痫定位诊断中价值较高;对颞叶癫痫的诊断蝶骨电极价值较为可靠。结论自动症是多种类型癫痫发作所共有的特征.在其定位诊断中EEG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307例癫痫患者24 h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华英 《山东医药》2008,48(28):60-61
对307例拟诊癫痫患者行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患者清醒时和睡眠诱发脑电图痫样放电的发放频率和时间.结果 307例中检出痫样放电226例(73.62%);其中觉醒期出现痫样放电18例(7.96%),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99例(43.81%),觉醒期和睡眠期均出现痫样放电109例(48.23%).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P<0.05),主要见于睡眠Ⅰ~Ⅱ期.认为动态脑电图可显著提高癫痫患者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VA)的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山东潍坊阳光融和医院接受SBRT的难治性VA患者5例,其中4例为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为频发室性早搏(PVC)。4例患者既往曾接受失败的导管消融治疗,1例存在导管消融禁忌证。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和/或12导联体表心电图确定靶区,采用射波刀进行SBRT,治疗剂量18~25 Gy。评估术后VA负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次数的变化以及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SBRT平均治疗时间为55 min(32~69 min),平均计划靶区体积(PTV)为55.3 ml(4.1~79.0 ml)。在6周"窗口期"过后,中位数随访3个月(1~12个月),VT负荷较术前减少93.1%(P=0.02),PVC负荷减少77.8%;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种类术后相较术前平均减少2种;ICD放电或超速抑制的总次数由术前63次降低至术后2次。1例患者复发VT。术后头晕、乏力等轻度不良反应常见,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SBRT用于难治性VA的初步结果显示了其有效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新型无创消融治疗方式,在抗心律失常药、导管消融、心脏植入型器械的基础上为难治性心律失常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现就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难治性心律失常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证据及与导管消融相比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综述持续脑电图监测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评估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难治性癫痫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动态脑电图(EEG)、MRI和MRS检查。采用MRS检测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胆碱复合物(Cho)的水平。结果①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14例MRI发现海马硬化,35例MRS异常。②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病侧组的NAA/(Cr+Cho)、NAA/Cr和NAA/Cho均显著降低;癫痫对侧组NAA/(Cr+Cho)、NAA/Cho低于对照组。③与对照组比较,海马硬化组(HS组)、非海马硬化组(NHS组)的上述3个指标均明显降低,HS组的上述3个指标均低于NHS组。结论 MRS检查在难治性癫痫的早期诊断和病灶定位方面比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提高难治性癫痫患者海马生化异常改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棘波分析地形图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癫痫患者86例,其中65例为原发性癫痫,21例为继发性癫痫进行棘波分析地图形(S-BEAM)、EEG、BEAM检查,结果 通过S-BEAM与EEG、BEAM、脑CT对比研究表明:S-BEAM定位与脑CT-一致,但病灶范围比脑CT大,比BEAM小。此外地形图尚能动态显示病灶的起源、扩展、传播过程。结论棘波分析地图莆(S-BEAM)不仅同屏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均行冠矢状位轴位MRI检查、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其中20例行脑PET—CT显像;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切除致痫灶,包括局部癫痫灶切除59例,前颞叶及颞叶加杏仁核、海马切除50例,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3例,额叶病灶切除28例,额叶加颞叶病灶切除7例,大脑半球切除3例。术前MRI、VEEG和PET—CT定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0.6%、83.5%、94.4%。术后随访1.5a,疗效I级(Engel分级)57例、Ⅱ级52例、Ⅲ级33例、Ⅳ级8例。结论综合应用MRI、脑电图以及核素检查可更准确地定位致痫灶,在EcoG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2021年1月至6月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3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两组,采用立体定向术为A组20例,采用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为B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脑积水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血肿排空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用时、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脑积水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较B组降低(t/χ2=15.349、8.365、3.973、5.994、7.722,P <0.05);血肿排空时间A组较B组延长(t=2.629,P <0.05);再出血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切口漏发生率、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优良率(ADL评分Ⅰ~Ⅲ级为恢复优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能够显著缩短手术用时、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脑积水及气管切开发生率,虽然血肿排空时间相对延长,但远期临床效果(6个月后ADL优良率)与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