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为分组依据,将发生肠梗阻的26例患者纳入肠梗阻组,未发生肠梗阻的304例患者纳入非肠梗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和LASSO两种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 330例患者中,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88%(26/3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肿瘤切除手术史、术中造瘘、术前肠梗阻、术前贫血、术后腹腔感染是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后,校正曲线趋势落在对角线附近区域,平均绝对误差为0.03。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肠梗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95%CI:0.6635~0.8592),特异度为0.701,灵敏度为0.692。Hosmer-Lemeshow检验的χ2=7.621,P=0.471,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影响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卵巢癌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245例患者的临床信息,根据术后B超结果将其分为血栓组(n=55)和非血栓组(n=19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检验效果。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术后D-二聚体均是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敏感度87.3%,特异性81.1%,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度较好(2=3.834,P=0.872);列线图的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年龄、手术时间、FIGO分期和术后D-二聚体建立的列线图的预测效能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7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透析期间有无发生脑血管事件将其分为发生组(n=38)和未发生组(n=235),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透析龄长、血钙、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酸(UA)水平高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5项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7,且校准曲线提示列线图模型的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高血压、透析龄长、血钙、CRP和UA水平高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好预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老年下咽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能够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进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所选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吞咽障碍组,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并建立老年下咽癌术后吞咽障碍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 所选70例老年下咽癌患者有41例患者术后发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8.57%。由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吞咽障碍组与正常组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为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与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高度相关。基于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等5项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达0.899(95%CI:0.863~0.935),表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的精准度和区分度良好。结论 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为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和区分度良好,临床上可以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吞咽障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陈潇  李玲利  何凌霄  廖灯彬  侯晓玲   《四川医学》2022,43(11):1091-1096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联合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伤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72例和无DVT组21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和术前、术后1 d,术后3d血浆FIB、D-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DVT的效能。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DVT发生率为25.26%;术后1 d血浆D-D、术后3 d D-D、FIB及血栓弹力图参数DVT组均高于无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年龄、体质指数、术后1 d D-D、术后3 d FIB、术后3 d D-D、血栓弹力图参数为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印)P(正)<0.05);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和血浆D-D、FIB联合预测DVT的敏感...  相似文献   

6.
彭成凤  钱福东  吴克明  张朝君  张燕   《四川医学》2024,45(4):362-368
目的 构建冠心病(CHD)伴房颤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1年双抗治疗出血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428例CHD合并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采取PCI术治疗,术后均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随访1年,统计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随访过程中60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4.02%(60/428)。经组间比较、相关性分析及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筛选出年龄、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手术时间、D-二聚体、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10个连续性变量和既往出血史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出血史、Scr、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D-二聚体、MA值是影响患者PCI术后有无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上述危险因素预测患者出血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742、0.772、0.843、0.793、0.782,同时构建的预测患者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968(95%CI 0.941~0.996),重复抽样内部验证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值为1.764,P=0.984,DCA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患者出血风险的净收益率较高。结论 既往出血史、Scr、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D-二聚体、MA值是影响CHD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变量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评估工具,以便及时准确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3家医院388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人群(n=271)和验证人群(n=117),统计输血不良反应、人口学特征、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模型准确度,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有效性。结果:(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2%(35/388);(2) 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输血史、过敏史、血小板储存时间、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最终强度(MA)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3)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列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深静脉血栓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早期诊断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黄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血浆D-D、hs-CRP水平和Wells评分与发生VTE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D-D、hs-CRP水平和Wells评分及其联合应用对早期VTE的诊断价值。结果 96例患者中,共34例发生VTE(观察组),62例发生VTE(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48小时,观察组D-D、hs-CRP水平及Wells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2.394,95%CI:1.264~4.536)、hs-CRP(OR=1.990,95%CI:1.147~3.451)及Wells评分(OR=1.732,95%CI:1.210~2.479)均是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膜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VTE)形成的风险因素,构建VTE形成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7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417例脑膜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417例患者中150例(36%)发生了VTE,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住院天数、D-二聚体、术后血钠、低密度脂蛋白为独立风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风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校准度(χ2=6.424,P=0.781)和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41,95%CI:0.800~0.882]良好。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显示,模型一致性及获益良好。结论 以年龄大于60岁、住院天数、D-二聚体、术后血钠、低密度脂蛋白构建的脑膜瘤患者术后VTE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脑膜瘤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HR)术患者术后谵妄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行HR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5)及未发生组(n=12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另外绘制校准曲线、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其准确度进行测评。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向前逐步分析法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长、全麻麻醉方式、复苏时间≥1 h、术后疼痛评分≥4分、术后低氧血症和术后4 h C反应蛋白(CRP)高水平均是老年患者HR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模型的Youden指数为0.618,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95%CI:0.758~0.87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51%、78.26%;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谵妄的发生和实际谵妄的发生拟合度良...  相似文献   

11.
王松  张向  胡永荣  杨坤海  屈波  张嘉欣  杨红胜   《四川医学》2023,44(12):1243-1249
目的 建立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05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脆性骨折分为RA合并骨折组(n=69)和RA组(n=136),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L1椎体HU值。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建立预测脆性骨折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以ROC曲线下面积大小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运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准确度及实用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钙离子水平、C-反应蛋白、体质指数(BMI)、糖皮质激素使用>3月和HU值是脆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显示出较好的辨别力,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 (95%CI 0.901~0.987),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6%。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 0.895~0.984),灵敏度为85.3%,特异度为91.2%。校准曲线结果表明RA患者实际发生脆性骨折概率与预测概率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RA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和区分能力较好,对RA患者脆性骨折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一定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单发豆纹动脉梗塞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轻型卒中的患者160例,其中非MCA狭窄的单发豆纹动脉梗塞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4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111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非MCA狭窄的单发豆纹动脉梗塞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入院时高体温和房颤为非MCA狭窄的单发豆纹动脉梗塞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非MCA狭窄的单发豆纹动脉梗塞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由此说明该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验证的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2(95%CI:0.857~0.783),说明该研究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9月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509例老年患者作为建模组;另将2021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13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验证组。使用LASSO回归、十折交叉验证法获取建模组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对建模组进行内部验证;并将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建模组中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4.5%。LASS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术前营养风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95%CI:0.700-0.831)和0.770(95%CI:0.692-0.848),两组的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两组临床净收益高。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谵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谵妄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 2017 年12 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220 例。其中术后3 个月内并发VTE 的102 例 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VTE 的11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用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分析危险因素与VTE 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纤维蛋 白原、D- 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手术体位、手术时间、输血史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Caprini 血栓风险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病史、纤维 蛋白原、D- 二聚体、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骨科大手术患者易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骨科 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 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aprini 评分可较好地评估骨科大手术患者VTE 发病的危险程度,而患者的既往病史、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骨科大手术患者易 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桃  吴燕  肖茂萍   《四川医学》2023,44(5):529-535
目的 构建种植体周围炎(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P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种植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以及一致性。结果 本研究560例PI患者有110例出现早期种植牙失败,发生率为1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519)、糖尿病史(OR=2.179)、吸烟史(OR=2.397)、种植牙愈合期再次损伤(OR=3.090)、基桩和外形选择不当(OR=5.884)、未定期洁牙(OR=2.600)均为影响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 素建立预测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校准曲线显示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度均较好,表明模型预测早期种植牙失败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基本一致;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为0.788(95%CI0.735~0.841)、0.794(95%CI0.723~0.866),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年龄≥60岁、糖尿病史、吸烟史、种植牙愈合期再次损伤、基桩和外形选择不当、未定期洁牙均为影响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准确评估PI患者早期种植牙失败的风险,区分度及有效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相关参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8例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前和术后1、7 d行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TEG[反应时间(R值)、血块形成时间(K值)、血块生成率(α角)、最大血栓幅度(MA)]检查,所有患者随访3周,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DVT诊断,以DVT形成者为血栓组,从剩余无DVT形成者中选择同样例数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栓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凝血五项指标、TEG参数,分析术前血栓组凝血五项与TEG参数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术前凝血五项、TEG参数中相关指标对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血栓组的FIB、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值、K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α角、M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血栓组R值、K值与PT均呈正相关,与FIB、D-D均呈负相关(P0.05);α角、MA值与PT均呈负相关,与FIB、D-D均呈正相关(P0.05)。术前FIB、D-D预测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840(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α角、MA值预测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580、0.722、0.589(P0.05)。结论:围术期行TEG检查可反映IFF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可预测患者DVT形成风险,对DVT形成评估及预防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43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72例)和预后不良组(71例)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模型,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和预测能力分别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和Bootstrap法检验。结果 年龄>65岁、责任大动脉病变、OCSP分型为完全前循环梗死、NHISS评分高、发病至溶栓时间长、FBG水平升高均为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多因素分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8(95%CI:0.796-0.890)、77.46%、82.56%;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1,校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HUA)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2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UA分为发生HUA组(90例)和未发生HUA组(1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HUA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分别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 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90例发生HUA,发生率为34.62%。发生HUA组体质量指数、尿酸、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未发生H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尿酸、TG、FPG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95%CI:0.883~0.951)]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列线图构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250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建立预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列线图模型,并分析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发生抑郁症116例发生率为46.4%(116/250)。卒中家族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MBI)、社会支持程度评分(SSRS)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均P <0.05)。将这四项特征纳入预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列线图模型中,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69(95%CI:0.63~0.76)。结论 卒中家族史、NIHSS评分、MBI指数、SSRS评分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能够对卒中后抑郁症的风险筛选和防治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肌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41例患者发生肌少症,发生率为29.29%。发生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占比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清蛋白(ALB)、血磷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hs-CRP高表达、ALB高表达、血磷高表达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977;绘制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风险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77。结论 年龄、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AL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