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35例,其中有症状20例,无症状1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50例,其中有症状21例,无症状29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研究组中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78.13%)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54.6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研究组中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以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为主要诊断方法,观察2种方法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率。结果以动态心电图为主要方法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动态心电图为主要方法诊断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助于提升整体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心电散点图配合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且疑似心律失常的1 500例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心电散点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散点图B线斜率;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心律失常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974例心率失常患者经确诊为室上性早搏524例,心房颤动124例,室内差异传导89例,室性早搏237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率为72.3%,心电散点图诊断检出率为83.4%,心电散点图配合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电散点图检查,室上性早搏患者及室性早搏患者B线斜率与心房颤动、室内差异传导患者B线斜率比较,室上性早搏患者B线斜率最大,室性早搏患者B线斜率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房颤动患者B线斜率与室内差异传导患者B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失常的灵敏度为72.3%,心电散点图检测心律失常的灵敏...  相似文献   

4.
快慢综合征是在缓慢心律失常基础上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一种常见表现.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心肌缺血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高原地区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和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37例冠心病患者做为观察对象,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进行ST段压低情况及昼夜节律分析。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ST段压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这有助于冠心病的病情评估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程单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收治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心悸、头晕、黑蒙或晕厥,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未发现与主要不适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或诊疗证据尚不充分者,再行长程单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7~14 d,分析并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与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事件诊断中的检出率,同时观察患者对长程动态心电图佩戴的舒适度及依从性。结果长程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效时长百分比为98.31%(95.55%~99.31%),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效时长百分比为99.37%(98.75%~1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阳性率为68.8%(22/32),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5.6%(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图像清晰,佩戴更舒适,患者依从性更好。结论长程单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率高,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特征。方法 713例老年患者均先作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采用美国PI 12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作24 h DCG监测并详细记录活动情况及临床症状。经计算机处理回放分析、经人机对话方式,进行编辑和总结。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年龄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老年人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检出率为93.41%。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3.39%。窦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23.98%。传导阻滞检出率为15.29%。其中房性期前收缩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232例有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为32.54%,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远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结论 动态心电图能捕捉一过性、间歇性的恶性的心电变化,老年人行DCG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窦房结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检查,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显示,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有110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敏感度分别为87.27%(96/110)、76.36%(84/110)、97.27%(107/110)、72.73%(80/110),敏感度排序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3导联动态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特异度分别为87.14%(61/70)、88.57%(62/70)、85.71%(60/70)、97.14%(68/70),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特异度高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96/105)、91.30%(84/92)、91.45%(107/117)、97.56%(80/8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3%(61/75)、70.45%(62/88)、95.24%(60/63)、69.39%(68/98),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754、0.964、0.91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3~0.995)、(0.562~0.947)、(0.903~1.000)、(0.812~1.000)。结论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更好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检查具有更好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218例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谨  张顺平 《武警医学》1994,5(2):74-76
对218例冠心病人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检出心律失常412例次(92.25%),常规静息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81例次(37.15%),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依次为:室性早搏、房性早博、房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7例显示ST段压低>1.0mm,其中心肌缺血75%不伴有心绞痛发作。提示无症状心肌缺血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方法:程序编辑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结合临床观察不同时间、状态下的心电及ST段变化,对其做出定量分析和判定。结果:动态心电图获得的大量、连续心电记录,为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动态心电图尤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无痛性心肌缺血等方面显示出全面、准确、可靠的特性,成为这些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并在新的领域进行有效探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和优化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7月住本院地方干部病房患者700例,男性506例(72.3%),女性194例(27.7%);年龄60~96岁(平均78.1岁),所患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老年多发病中3种以上。全部病例均先作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用美国MortaraInstrumentIncH—Scribe12+型动态心电图仪12导监测记录24h心电图。结果室性心律失常554例(79.1%),Lown3级以上为329例(47.0%);房性心律失常683例(97.6%),其中频发房早,成对、短阵房速340例(48.6%),心肌缺血130例(18.6%),且多为心肌缺血(SMI)无临床症状。结论老年多发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是两高(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两低(心肌缺血检出率低,临床症状出现率低),胺碘酮有广泛抗心律失常作用,疗效好,促心律失常作用小,可为多种心律失常治疗之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参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观察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32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析D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其敏感性73.6%,特异性79.7?G诊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符合率分别为48.7%、95.4%、10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且具有优越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丹阳  ;王伟  ;毕磊  ;周冬翠 《人民军医》2014,(10):1082-108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42例,重点对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2例中共计发生心肌缺血732阵,其中SMI发生468阵,占63.9%;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264阵,占36.1%。6:00-12:00SMI发生最多,为251阵(53.6%);其次为0:00-6:00,发生111阵(23.7%)。年龄60~75岁患者SMI发生172阵,显著低于〉75岁患者的296阵(P〈0.05);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比较,SMI ST段压低幅度显著增加(P〈0.05),ST段压低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及早检出老年冠心病患者SMI,有利于评估猝死风险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韩秀萍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16-1418
目的: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患者检测分析,评价12导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98例门诊心律失常患者,并进行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心律失常指标做定量分析。结果①12导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者238例,占81.2%,无心律失常者60例,占18.8%。②窦性心律失常者64例,占27%,室性心律失常者107例,占45%,房性心律失常者28例,占12%,房室传导阻滞者16人,占6.7%,束支传导阻滞者23人,占9.3%。③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心血管病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较多。结论12导动态心电图可发现并明确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类型及定位检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诊断效能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心电图(ECG)、MSCT重建技术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GAG)为金标准,统计MSCT重建技术及ECG冠心病及对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形成影响因素。结果1)10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确诊78例冠心病,以此为根据分为冠心病组(n=78)和正常组(n=24);2)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长期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长期酗酒史是导致冠心病形成危险因素(P<0.05);3)以G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重建技术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高于ECG检查(P<0.05);4)MSCT重建技术对≥50%及≥75%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高于ECG检查(P<0.05)。结论MSCT重建技术可提高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为临床选取合理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对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隐匿型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TET试验及联合24 h动态心电图与TET试验检查,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分析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阳性41例,阴性18例。TET试验确诊阳性42例,阴性16例。24 h动态心电图+TET试验检查确诊阳性50例,阴性24例。24 h动态心电图+TET试验检查较单一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TET试验检查,灵敏度更高,特异度更高,阳性预测值更准确,阴性预测值更准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TET试验检查有效提高对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能,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减少假阳性、假阴性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监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并估计疗效。方法 应用美国Mortara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监测患者24h日常活动下的心电图,参照监测日志回放、分析,判断是否发生过无痛性心肌缺血。以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时间≥1.0min,2次发作的时间间隔≥1.0min记作1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结果 从70例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日常生活状态下检测出33例在1d的不同时间段内发生过无痛性心肌缺血。06∶00~12∶00为发作高峰,00∶00~06∶00出现最少。结论 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对评价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危险性,估计疗效有重要意义。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以监测疗效及预防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频谱心电图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心病组97例,正常对照组98例.两组病例均检测12导联频谱心电图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果 冠心病组阳性86例,对照组阳性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34.55,P<0.01).结论 频谱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高,假阳性少,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是目前冠心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01年5月~2006年5月,我们对中老年冠心病120例24h Holter(动态心电图)缺血型ST段压低和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老年SMI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有冠心病的研究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查,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异指标变化情况;另外,根据研究组患者临床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临床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组和无症状组,对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指标变化情况可以发现研究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值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无症状无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和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均较有症状明显缩短,而IV则较有症状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表现,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