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红景天的分布及主要有效成分、肝纤维化机制以及红景天抗纤维化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红景天的分布及主要有效成分、肝纤维化机制以及红景天抗纤维化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柔肝方是上海市名中医王灵台教授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验方,本研究旨在探讨柔肝方通过抑制纤维化蛋白(FBRS)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质谱法鉴定柔肝方的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BALB/c小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柔肝方高剂量组、柔肝方中剂量组和柔肝方低剂量组.通过尾静脉注射ConA(12.5 mg/kg),每周...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纤维化是对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特征改变是肝脏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沉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的活化被认为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在纤维形成过程中,促纤维形成细胞、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及其抑制因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阐明槲皮素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EXP-L)、中剂量组(EXP-M)、高剂量组(EXP-H).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逆转和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的修复机制.肝星状细胞表型转换和增生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TNF超家族受体Fas及P75、外周苯二氮卓类受体PBR、整合素受体介导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而使其数量减少,细胞外基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发生逆转.肝星状细胞的凋亡受到凋亡和抗凋亡基因、细胞因子等的调控.表明可通过调节肝星状细胞的凋亡为治疗肝纤维化寻找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7.
8.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通过使肝星状细胞(HSC)失活、抑制肝纤维化和诱导肝细胞死亡参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药物诱导HSC铁死亡治疗肝纤维化。探索诱导HSC铁死亡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可能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活化后的HSC在形态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枯否细胞、pit细胞、炎症细胞和炎症反应的旁分泌作用,HSC活化后的自分泌作用,以及基因改变、活化HSC凋亡等均参与了HSC活化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周代君  梅强  刘柏  李晋涛 《免疫学杂志》2011,(7):633-634,638
以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为中心的局部免疫微环境在肝纤维化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NK细胞可通过产生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IFN-γ并且直接杀死活化HSCs,起到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因此,刺激NK细胞活化极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 ,有广泛的全身生物学效应。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瘦素与活化HSC间的关系、瘦素对TGF α ,TNF ,TIMP 1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调控 ,以及瘦素对肝纤维化的胶原产生及降解过程的影响等方面。但瘦素受体的功能及其在肝脏中的分布、瘦素与窦内皮细胞、Kuppfer细胞等其他肝窦内细胞间作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主要是由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ECM的过度增生和沉积所致。HSC的激活和增生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抑制HSC的活化是防治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措施包括抑制HSC增殖或诱导HSC凋亡,抑制胶原蛋白的产生或促进胶原蛋白的降解、细胞因子的调控以及间质干细胞的灌注等,因而早期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因素引起肝组织反复发生炎症损伤,导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过程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是其关键因素。尽管不断有新的肝纤维化治疗方法的阐释,但至今临床仍缺乏针对肝纤维化的单一环节特效靶向药物。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等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该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RNAi在肝纤维化中HSC的调控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实验研究发展较快,文章对此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肝星状细胞(HSCs)的凋亡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凋亡途径是近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激活的HSCs可自发发生凋亡,可通过Fas/FasL途径或其他途径实现.通过诱导激活的HSCs凋亡可能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辣椒素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DCFH-DA法检测辣椒素对HSCs中活性氧的影响;CCK-8法检测辣椒素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SCs 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辣椒素对HSCs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辣椒素对HSCs凋亡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鼠肝纤维化模型,经腹腔输注辣椒素,检测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辣椒素抑制了HSCs中活性氧的产生,明显抑制了HSCs的活化与增殖(P<0.05),促进了HSCs的凋亡(P<0.05),降低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的表达(P<0.05),降低了肝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Ⅲ型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P<005)。结论:辣椒素抑制HSCs增殖、活化并诱导其凋亡。辣椒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定位分布及其在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结扎胆总管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鼠肝组织中PTEN及α-SMA 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测定大鼠肝组织中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PTEN蛋白分布及表达。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α-SM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PTEN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减少(P<0.01);PTEN蛋白在活化HSC广泛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表达PTEN的活化HSC占总的活化HSC的比例逐渐减少(P<0.01)。 结论 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细胞减少,减少程度与HSC的活化、增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选取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剂量(12.5 mg/kg)组和金丝桃苷高剂量(50 mg/kg)组。以肺炎支原体国际标准株(MPFH)滴鼻造模,第2天开始治疗,治疗3 d后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LRP3、ASC和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肺组织中出现炎症反应、肺泡间质增宽等病理变化;CRP、ALT、AST、LDH和CK-MB水平显著上调(P0.05);ROS水平显著上升,而SOD和GSH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显著上调(P0.05);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组中的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且高剂量比低剂量组的缓解效果更明显。结论:金丝桃苷能够抑制MPP小鼠的损伤,这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NLRP3炎性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探讨Cenicriviroc(CVC)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SD雄性大鼠66只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CVC治疗组。各组大鼠于同日开始腹腔注射TAA 30mg/Kg,3次/周,连续8周;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在TAA诱导肝纤维化不同时间,按30mg·kg-1·d-1灌胃给药,包括:与TAA同日开始给CVC,连续8周(1B组);TAA腹腔注射4周后,给予CVC,连续4周(2B组)和TAA腹腔注射8周停用后,再给予CVC,4周(3B组)。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留取肝组织,行HE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溶液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定量分析。同时,以qRT-PCR检测CVC对培养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胶原蛋白I(collagen I)的直接作用。与模型组比,早、中期CVC治疗(1B组和2B组)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增高的肝脏系数(P0.05)和血清中异常升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1B组和2B组大鼠肝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模型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其肝组织中胶原纤维面积显著降低(P0.01),但是CVC对已形成的肝硬化(3B组)无显著改善作用。体外实验显示,CVC可以直接抑制HSC胶原蛋白I mRNA表达(P0.05),但α-SMA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VC具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作用,但对已形成的肝硬化缺乏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产生I型胶原纤维,造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堆积,从而形成肝纤维化。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在肝纤维化的进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肝脏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和产生γ-干扰素等效应分子杀死肝星状细胞,起到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也会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