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证结合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从痰论治,疗效显著。本文简要从风痰、痰热、虚痰、痰瘀四方面辨证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经验。感邪初期所致风痰咳嗽者,治以疏风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合止嗽散加减;邪气久恋所致痰热咳嗽者,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脾气虚弱湿邪内生所致脾虚湿盛者,治以健脾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加减;痰瘀互结,痹阻肺络,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而出现咳嗽痰多,临床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每证附案一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总结陈团营副主任医师运用中医“风咳”理论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风痰恋肺证)的临床经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伴鼻塞、流涕、咽痒、咽干有异物感、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常由各种鼻炎、腺样体肥大及慢性咽炎等一系列上气道疾病引起,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第二大原因,需要引起临床关注。临床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合并其他疾病共同引起慢性咳嗽,所以其诊断及治疗较为困难。西医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糖皮质激素对症处理以及手术等治疗,但上述疗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根除病因,疗效不尽如人意。陈师具有多年中医临床经验,认为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风痰恋肺证)的病因为风邪侵犯人体,导致肺脾功能失调,痰邪内生,或素体肺脾不足,痰湿内生,复感风邪所致。病位以肺为主,涉及脾及鼻咽二窍,病机关键为风痰恋肺,肺失宣肃。方用祛风消痰方以祛风宣肺,消痰止咳,对于虚证者,兼以补虚;对于实证者,则增强祛邪之力,临床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中医诊治方药。方法: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源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0例风痰恋肺证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对比。结论:疏风通窍、宣肺化痰基本方对风痰恋肺证UACS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曾莺教授从太阳、少阳经两感角度辨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致慢性湿性咳嗽的经验.曾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肺之窍",病因病机为太阳、少阳两感,肺卫失宣,病理因素常夹风、痰、滞、虚等,治以和解少阳、宣肺止咳,并根据病理因素相兼主次,佐以祛风化痰、运脾消食和益气固表等治法.方选小柴胡汤和三拗汤为主,随证加减.同时重视局部穴位按摩和饮食起居调护,做到治疗、调养和预防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5.
乙伶 《江苏中医药》2016,48(2):25-27
汪师认为慢性咳嗽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胃-食道反流性咳嗽和上气道综合征三种疾病,临床均以咳嗽缠绵为唯一症状,究其病机各有不同。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风为先,治宜疏风解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以气为主,治宜和胃降逆;上气道综合征以痰为要,治宜化痰行气。临证时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咳嗽特征等,仔细检查,中医药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中医证素特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 ,提取患者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中医病理特征。结果 UACS病位证素肺频数显著高于表、肝、胃;病性证素痰频数显著高于热、气滞、湿、寒、饮、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并且只有肺和痰两个证素平均积分超过150,为重度病变。结论 UACS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表、肝、胃;病性以痰为主,寒热虚实互见,肺气郁而生痰是UACS的核心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芍理肺汤治疗风痰恋肺型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痰恋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桂芍理肺汤,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咳嗽VAS评分、PC-QOL简化版评分五方面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咽部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咳嗽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C-QOL简化版评分上升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桂芍理肺汤治疗风痰恋肺型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类型。朱慧志在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以风邪、痰邪为主,治疗上以宣肺化痰利咽为主,同时根据病因病机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9.
向希雄教授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位主要在鼻、咽喉、肺,其病因为风、痰热、瘀互结于体内。其病机关键为风痰恋肺,郁而化热,循经上犯,鼻咽不利,肺失宣肃。治疗以祛风清热化痰,理肺通鼻止咳为法。自拟治疗本病的基础方通鼻止咳方,随症加减,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综合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中医证候表现来分析其病因病机,回顾近年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型及相关治疗方法,探讨中医对此病的治疗经验及优势.  相似文献   

11.
史锁芳主任医师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位涉及肺鼻咽,风,痰,虚及其交互影响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的机转特点,病机多属风痰留伏,鼻咽不利,肺失宣降,根据其病机化裁出疏风宣肺化痰利咽基础方,结合临证加减,多能获效。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病都与痰瘀有关,如"怪病多痰"和"怪病多瘀"之说,可知痰瘀致病的复杂性。咳嗽是由于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作咳。若痰瘀交阻,壅塞气道,必定影响肺气宣发肃降,遂致咳嗽。由于津血同源的关系,痰和瘀的形成也有痰瘀同源的关系,有因瘀致痰而痰瘀同病,有因痰致瘀而痰瘀同病,所以在治疗上应痰瘀同治。  相似文献   

13.
盛丽先从风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其莉 《河南中医》2012,32(1):72-73
目的:观察从风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以疏宣七味汤、苍耳予散、玉屏风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日1剂,7d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59例患儿中,临床控制40例,显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8.1%.结论:从风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京奇主任医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以肺为本,肝脾肾互参,病因以"风"为因,痰瘀虚兼顾,病机为"风"邪犯肺,气道挛急,肺气上逆.临床治疗需从标本论治,分期治疗,发作期是内外风协同致病,治疗以疏风解痉为主,肝肺同治,以"祛风止咳汤"加减治疗,缓解期以虚为本,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肺脾肾同调,以脾胃为本,肺...  相似文献   

15.
左旭锐  肖照岑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71-972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刘莉教授以"治未病"思想防治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经验,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予以阐述.刘莉教授强调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外因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痰湿是MS的病理因素,贯穿于发病的全过程,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为本,痰瘀热互结为标.在MS痰浊内生期注重"未病先防",通过中医健康宣教以及对饮食、运动、情志的调理以防病于未然;在MS痰瘀互结期重视"既病防变",以健脾补肾,祛痰瘀热邪之标实为治则,预防变证发生;MS"瘥后"期的调摄从心理、生活和药物几个方面进行,以防病复发.  相似文献   

17.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系慢性咳嗽常见病种之一。史锁芳教授认为本病咳嗽顽固,病机关键在于风痰留伏、咽喉痹阻。并根据鼻后滴漏、频繁清喉的侧重点不同,概括为"鼻源性咳嗽"与"喉源性咳嗽"二大类。前者,以"风痰"留伏于鼻窍为特征,治以疏风化痰、通利鼻窍;后者,以"痰气"痹阻于咽喉为特征,治以行气散结、通利咽喉。病久体虚,咯痰无力者,可按五行之"培土生金"或"金水相生"法适当的扶脾或滋肾。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导师侯丽辉教授根据诊治本病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痰瘀胞宫"新理论,认为肾虚脾弱,痰瘀互结是PCOS排卵障碍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是其临床常见证型,因此,探讨PCOS中医病因病机为中医临床从痰、瘀论治PcOS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0例中医证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源性)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UACS(鼻源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结果UACS中医证型分布为:风痰恋肺证76例(38%),风痰郁热证58例(29%),风寒夹湿证34例(17%),阴虚肺燥证32例(16%);患者鼻部疾病史结合中医证型统计分析表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非变应性鼻炎是UACS(鼻源性)主要病因,分别占46.0%、25.5%、14.5%。结论UACS以风痰恋肺证及风痰郁热证为多。  相似文献   

20.
汪敏  孟晓露 《光明中医》2014,29(1):89-90
本文旨在探讨孟晓露教授运用新制苍耳子散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之鼻源性咳嗽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尤以鼻后滴流所致者为多见。孟晓露教授将本病病机归纳总结为:痰热内蕴,复感风邪,治以清热化痰,疏散外风,并拟新制苍耳子散治之,临床应用广泛,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