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污染在制剂、原辅料以及生产环境中具有分布不均匀、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控制不得当会严重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微生物鉴定在微生物的检验和控制工作中尤为重要,只有对微生物进行了适宜的鉴定,才能满足药品质量控制、偏差调查和溯源分析的需要,进而实现对药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本综述全面回顾了《中国药典》收载的与微生物鉴定相关标准内容和检验方法,对比国外药典微生物鉴定相关部分标准要求,同时对《中国药典》微生物鉴定相关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药品相关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信息,同时也为今后药典增修订相关通则及指导原则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似锦  余萌  王杠杠  马仕洪 《中国药事》2020,34(9):1028-1039
目的:就非无菌药品中可能污染的不可接受微生物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为监管部门、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梳理非无菌药品中不可接受微生物的概念来源、定义及常见种属,比较各国相关的法规、指导原则以及查阅近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简述不可接受微生物的检验策略和风险评估方法。结果与结论:不可接受微生物可通过污染药品影响药品质量威胁患者健康,通过药典的控制菌检查方法可能无法检出,因此应引起重视。各国药典、美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都要求应使用风险评估的方法控制药品中的不可接受微生物。我国已经有不可接受微生物污染药品的事件发生,应引起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的注意,并应尽快建立相关的控制策略、检验方法和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满足基于风险评估的微生物控制体系及药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标准化分子生物学技术体系。方法:总结各国药典中分子生物学标准体系的构成,并分析《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该技术在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进行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品微生物检验手册》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检查恩替卡韦分散片微生物限度。结果采用1∶20的供试液进行试验,计数方法用平皿法(倾注法),各试验菌比值均在0.5~2.0内;控制菌用《中国药典》方法,各阳性试验菌均检出,阴性对照菌均无菌生长。结论所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行,能有效检出该药品中污染存活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药品微生物污染是引起药品安全性问题的重大风险因素,然而药品微生物实验室当前面临的普遍现实是应急反应能力慢、鉴定水平能力不足、对检出的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微生物评估手段应对不够,本文通过对2018年度国家药品抽样检验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案例回顾,依据《中国药典》进行潜在危害性的微生物的风险评估,从而为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进行有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译者按:我国历版《中国药典》均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医药产业和临床用药的水平[1],其也为国家评价药品质量和监管执法提供了法定的依据。随着科技的进步,药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提升都有着显著的变化,因此药典也在不断修订升级以新版本弥补旧版本,诸如标准缺失、落后等问题[2]。近年生物制品成为疾病治疗的新热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我国的《中国药典》三部是针对生物制品撰写的质量标准,但在微生物的相关检验方法上与欧美国家的药典还有差距。故《中国药典》三部在不断结合生物制品特点进行修订与编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强化质量标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3-4]。本文将《欧洲药典》(9.2)2.6.27.细胞制品的微生物检查[5]章节译出,以期为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检查和新版药典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品标准》2012,(3):I0001-I0001
根据药典委员会工作的总体安排,拟于2012年9月上旬召开中国药典第二届科学年会。为此我们将开展以“药品质量与标准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旨在搭建一个有效提高和控制药品质量的技术交流平台,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编纂提供技术参考。欢迎从事药品研究、生产、检验、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者踊跃投稿,并特诚邀药典委员来稿。  相似文献   

8.
裴有志  张欢 《北方药学》2014,(12):127-127
《中国药典》作为我国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典,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当前医药工业、临床用药及检验技术的水平。本文对《中国药典》自1995年版以来对中药颗粒剂水分控制要求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希望能为以后中药颗粒剂的水分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他克莫司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药品微生物检验手册》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建立他克莫司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结果:实验证明采用薄膜过滤法对他克莫司胶囊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能有效检出该药品中污染存活的细菌,检测后回收比值均在0.5~2范围内。结论:建立了适用于他克莫司胶囊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薄膜过滤法,该法能有效地滤除药品中抑菌物质的干扰,其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典》2020年版“水分活度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指导原则”标准的增订依托药典委员会2017标准提高课题15展开。本文从指导原则的制定背景、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相关说明和应用展望等5个方面综合介绍标准的制订过程。新增订的“水分活度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指导原则”标准将为药品的微生物过程控制提供有力工具,是对当前药品微生物检测和控制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推动我国药品微生物过程控制,进一步实现药品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合理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品的法典也在不断进行修订升级,以实现完善标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满足临床需求、接轨国际标准等目标[1-3]。近年来无菌短货架期产品,如各种细胞和基因产品成为临床研究和疾病治疗的热点[4-5],该类产品大多具有个体化生产、低剂量产出、短效期使用、终端产品无法采取灭菌措施等特点[6-7],在微生物安全性控制上与其它类产品有着显著的差异性[8-9]。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针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无菌检测需要14天,同时检验需大量产品以保证低污染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尽管药典中传统的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是安全可靠的金标准,但现阶段无法满足该类产品质量控制和快速放行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以避免生产企业的巨额经济损失和患者的使用安全隐患。采取改进和创新性的替代方法,弥补现行《中国药典》中微生物检查方法,实现产品微生物的安全性需求势在必行,故本文将《美国药典》于 2019年12月新增章节<1071>无菌短货架期产品放行的快速微生物检查法:依据风险评估的方法[10]译出,以期为短货架期产品安全检查和新版药典增订相关通则及指导原则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药品生产企业识别从非无菌产品和原辅料分离的微生物是否是不可接受微生物以及建立对应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现行版关于“不可接受微生物”描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质量以及安全用药等要求,总结不可接受微生物判定标准;基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ICH Q6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关于微生物限度检查要求的比较,给出具体剂型以及原辅料不可接受微生物控制策略。结果与结论:非无菌产品中存在的不可接受微生物有可能降低或妨碍产品疗效,影响产品质量,对消费者健康有潜在风险,而目前药典中无清晰的定义和检验控制策略,生产企业应建立系统、清晰和可操作性的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指导操作者进行不可接受微生物评估。  相似文献   

13.
自1973年起,中国全面开展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已经历经五十年。通过不断解决我国药品污染微生物检验、控制的实际问题,总结大量课题研究的规律,充分学习、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等,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中国药品微生物标准体系,成为中国药典的有机组成部分,满足了我国几十年来医药行业质量控制的需求,夯实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并将在国家推动制药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喉咽灵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喉咽灵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结果实验表明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喉咽灵口服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能充分消除药品中的抑菌作用,有效检出该药品中污染存活的细菌;回收率达70%以上。结论培养基稀释法可有效的控制喉咽灵口服液的质量,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药典》 1995年版收载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以来,各类药品的微生物染菌程度得到了有力的控制,特别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单位的无菌概念逐步得到加强,对我市 1996~1998年3年来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医院制剂室自制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统计,其检验结果和分析如下:1检验结果 3年来,按《中国药典》 199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共检验药品1239批,其中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规定的64批,不合格率为5.2%。主要的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数和霉菌数超过限度规定。见表1~4。2情况…  相似文献   

16.
清热解毒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载于《中国药典》,该方法对控制药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特定致病微生物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根据不同稀释度的活菌菌数变化来判断的,2000年版前《中国药典》中未规定对供试品有抑菌成分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试验,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由于某些药品的成分具有抗菌活性,抑制了药品中部分微生物的生长,按常规法检验得到的结果不正确。如何判断检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此,我们对24种清热解毒中成药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确认其方法的有效性,并判断药品是否含有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个重要变化是将原药典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三部分别收载的附录,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和指导原则进行整合,与药用辅料一并单列成卷,作为药典第四部。新版《中国药典》四部作为药典标准的共性要求,是药典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版《中国药典》四部在制剂通则的规范、检验方法的完善、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的建立、药用辅料标准的完善和品种收载均取得很大进步,对提升药典标准整体水平、加强药品质量控制、提高药品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典》2010年版实施近两年了,对指导药品生产、控制药品质量及提高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药典》作为我国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典,应充分体现其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用语应严谨、规范,内容应完整、明晰,且具有可操作性。但做为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在执行该标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典的微生物鉴定有赖于微生物的纯培养,其在一些难培养、生长缓慢或需要特殊营养的微生物鉴定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微生物鉴定属表型鉴定,严重依赖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库,对类型多样的环境微生物的鉴定分型有明显缺陷。基于遗传物质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为微生物的准确鉴定及分型提供了新的思路。16S rRNA/ITS遗传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易变异的双重特点,不依赖于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状态,在微生物的鉴定、分型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生物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药品微生物控制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16S rRNA/ITS序列与微生物鉴定、分型及其在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为保障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完善《中国药典》药品安全性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先进的检测技术在药品安全性控制中的应用、提升药品安全性控制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展示了《中国药典》在我国临床用药安全中发挥的保障作用,为进一步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