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成人整体分层塑化标本提高人体塑化标本在解剖教学、科研和科普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为塑化剂,经过固定、漂白、脱水、真空浸胶、造型修复、固化等流程,完成成人整体分层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成人整体分层塑化标本在展示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社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程明亮  冯培勋  陈晨 《解剖学研究》2021,43(1):后插1-后插2,封3
目的 为探讨爬行纲动物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技术.方法 本文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6种爬行纲动物暹罗鳄、绿鬣蜥、大鲵、玳瑁、王锦蛇、巴西红耳龟经过固定、解剖、脱水脱脂、真空渗透、造型修复、聚合硬化等流程,完成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 发现运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爬行纲各类群代表动物的塑化标本,不仅能真实地保持动物的外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型哺乳动物整体塑化标本的制做技术。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3种大型哺乳动物牛、鹿、马经过固定、解剖、脱水脱脂、真空渗透、造型修复、聚合硬化等流程,完成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标本具有无毒无味、便于保存,能更好的展示哺乳动物种类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同时肌肉、血管、神经清晰可见具有传统动物标本无法比拟的优点,能更好的满足教育、科普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骆驼经过固定、大体制作、脱水脱脂、渗透、定型、修复固化、清理、上色等流程,完成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骆驼标本,无毒无味,经久耐用,肌肉纹理清晰,并具有一定的弹性,真实地保持了骆驼的形态结构,避免了传统制作方法的缺点。这为大型动物塑化标本的制作积累了经验,也为生物塑化技术在国内生物标本制作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人体解剖塑化标本的制作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自从Hargens发明生物塑化技术以来,国内已有医学院校将此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标本的制作。我们引进了Hargens的生物塑化技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制作了一系列的塑化标本,以适应药学院教学模式转制及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椎动物皮毛塑化标本的制做技术。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羊驼、马、鲨鱼经过选材、测量、固定、剥皮、鞣质、生物塑化等流程,完成脊椎动物皮毛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标本不仅具有生物塑化标本无毒无味、便于保存的特点,还能更好的展示脊椎动物的内部结构和主要特征,同时还能展示动物的皮毛,使标本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断层塑化标本的制作技术。方法选用聚酯共聚体为塑化材料制备人体水平断层标本。结果制备的断层解剖标本半透明,可以清晰的显示组织结构,且标本厚度均匀,表面平滑,轮廓较好。结论聚酯共聚体材料制备的断层标本可以更好的满足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8.
制作塑化标本的大体解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化标本不需用福尔马林液保存,无毒无味,且使用时间长。现在尸体材料来源越加困难,标本经塑化后使用和保存对教学和科研都非常有益,这也是人体解剖学标本发展的一个趋势。现有的技术资料对标本的塑化过程已有详尽介绍[1,2]。故本文重点介绍为制作塑化标本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福尔马林保存人体标本的毒性、强刺激性和液体状态,损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但它保存标本固定确切,防腐可靠,标本的弹性好,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解剖的特点。1987年德国vonHagens教授发明了塑化标本技术,它的制作过程大致是首先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和保存标本,然后根据  相似文献   

10.
Ⅲ—Ⅴ对脑神经生物塑化薄片断层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进行塑化切片与MRI对照研究,获得正常影像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脑神经横断位8例、矢状位和冠状位各1例薄层切片,同时采用FLASH-3D序列完成头颅标本及30例正常人脑干MR扫描,以MPR技术完整显示动眼神经的三叉神经的脑池段全程。结果:塑化薄片断层、标本和活体MR扫描,脑神经行程、解剖形态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滑车神经仅在塑化切片上显示。结论:生物塑化薄层切片能够对脑神经进行准确显示,是脑神经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低温条件下大体标本生物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以南京、重庆为代表采用常温条件和间断真空浸渗处理技术,而以大连、青岛为代表采用低温连续真空渗透技术;但制作技术的复杂性、关键技术未普及以及设备昂贵,使应用受限。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国内报道颇多,但是对其详细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塑化标本颜色加深的原因、影响塑化标本固化因素、低温真空技术与常温真空技术的比较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者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依据自身经验进行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塑化技术实践者提供基础参考,也为解剖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种不同塑化材料制作的断层解剖标本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硅橡胶技术和聚酯共聚体技术制备人体断层标本,并进行比较.结果:硅橡胶技术所制备的标本不透明;聚酯共聚体技术制备的断层解剖标本半透明.硅橡胶材料制备的断层标本不适于研究组织纤维走向和筋膜结构,适用于标本防腐保存;聚酯共聚体材料制备的断层标本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的纤维走向和筋膜结构,同时标本的厚度均匀,表面平滑,硬度较高.结论:聚酯共聚体材料制备的断层标本优于硅橡胶材料,此方法将会发展成为断层解剖学研究的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生物塑化标本的体育美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人类体能和智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为发展和锻练自己的体能、激发生命活力、激发创造精神的手段和方式。自古以来,人们创造着各种体育运动,并用壁画、雕塑、绘画、摄影等艺术的方式去记录、表现这些体育运动,再现和赞美体育运动中人的生命活力与精神。直到20世纪70年代生物塑化技术诞生之前,所有的人体或反映体育运动的艺术作品都没有用真正的人体标本制作。生物塑化技术的发明不仅是医学教学及标本保存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创新,也为人类体育美学效应的展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1生物塑化技术的产生及应用生物塑化技术是…  相似文献   

14.
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德兴  张文光 《解剖学研究》1999,21(2):142-142,136
<正> 为改善人体解剖学与生命学科在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条件,塑化标本将可能取代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成为教学标本的主流.为此,我们依据Har-gens发明的生物塑化技术,对某些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进行了塑化尝试,获得了成功.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 人体心脏、肾、脾、手等教学标本.10%甲醛、生理盐水、50~100%丙酮溶液、酒精、麝香草酚、硝酸钾、苯甲酸、甘油、硅橡胶(南京苏艺厂产品)、硬化剂等.1.2 方法1.21标本制备 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人体心脏、肾、脾及手等标本,先用自来水冲洗2~3天,尽量除去标本残留的福尔马林后,再作精细解剖以确保高质量的塑化效果.1.2.2 标本的脱水脱脂 以梯级浓度丙酮(50%~55%~60%~65%~刀%~75%~80%~85%~90%~95%~100%)对标本进行逐级的脱水处理,各级丙酮浸泡3~5天,浸泡脱水时间共约为30~35天.1.2.3 标本的硅胶塑化 将经脱水、脱脂处理后的标本移入南京苏艺工厂生产的生物塑化硅胶内,在真空、间断负压条件下浸透处理,全过程约需30天左右.在浸胶过程中须确保标本全浸没于液面之下,并经常翻动,以保证标本各面与硅胶的完全接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进行塑化切片与MRI对照研究 ,获得正常影像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脑神经横断位 8例、矢状位和冠状位各 1例薄层切片 ,同时采用FLASH -3D序列完成头颅标本及 3 0例正常人脑干MR扫描 ,以MPR技术完整显示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池段全程。结果 :塑化薄片断层、标本和活体MR扫描 ,脑神经行程、解剖形态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Dorello管和展神经海绵窦段在塑化切片上显示良好 ,MRI仅能部分显示。结论 :生物塑化薄层切片能够对脑神经及相关结构进行准确显示 ,是脑神经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体塑化标本制作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人体标本保存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笔者参考塑化标本制作技术~([1])和简易人体塑化标本制作法~([2]),对传统甘油半干燥人体标本保存技术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在标本保存最后阶段用自制塑化剂替代防腐明胶,取得了较好的封存效果,由于采用了传统甘油半干燥技术和塑化技术结合的方法,使得制作的标本既具有手感软、  相似文献   

17.
生物塑化技术是由德国解剖学家哈根斯教授于1978年发明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生物类标本的塑化保存。目前.生物塑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解剖学教学领域。尽管生物塑化技术对标本的保存效果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对塑化标本保存效果的评价多见于标本的大体水平,而对塑化后标本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研究较少。因此,探究生物塑化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Dorello管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Dorello管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20倍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成人头颅Dorello管区进行观测;并应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Dorello管区横、矢状及冠状薄层塑化切片。结果:Dorello管位于岩斜静脉腔内,Dorello管直径为(1.93±0.62)mm,长(5.09±1.50)mm;Gruber韧带长度为(10.97±1.85)mm,宽为(3.72±1.03)mm。Dorello管区生物塑化薄层切片可清楚显示Dorello管的解剖结构。结论:本文结果可指导与Dorello管相关的颅底外科手术,以免损伤重要神经和血管。Dorello管区塑化薄片与显微解剖所见有良好对应关系,并可直接与MRI图像进行对照,为Dorello管区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塑化技术是研究特异性解剖结构和临床问题地杰出工具。El2技术能够提供透明切片在原位显示解剖结构 ,尤其是肌肉、血管和间质组织。用经塑化的标本证明视神经压迫是由于近眶尖的眼外肌肥大所导致的。本文目的是证实运用El2塑化技术分析解剖结构的可能性。对塑化片进行扫描和分析 ,然后将塑化片切成 1 50 μm的薄片 ,染色并进行组织学检查。测量眶的内长 (A -B) ,平均值为 2 5.93± 0 .0 3mm。将视神经分为未受压迫段 (UP)和受压迫段 (CP) ,视神经宽度分别为UP =4 .1 92 4±0 .4 55mm ,CP =3.2 1 5± 0 .4 1 1mm。运用El2塑化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20.
蒋福贵 《解剖学研究》2001,23(2):186-187
生物塑化技术是将高分子化合物和真空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 ,用于处理、保存和研究生物标本的一种技术。经生物塑化技术处理后的标本呈干燥透明状态 ,无毒无味 ,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 ,不破坏标本原形和组织器官和位置关系 ,是目前形态学研究中具有较好性能和广泛用途的新方法 ,受到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承认 ,并得到了推广。该技术是由德国汉德堡大学解剖学研究所哈根斯于 1978年发明的 ,并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如Taguchi[1] 等专家论述了生物塑化技术是将硅胶或环氧树酯浸入有机体的一种保存解剖物质的新技术。我国在 1996年 ,大连医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