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成人临床常见的牙牙合畸形,临床上表现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覆盖。传统的固定矫治器舒适度低,隐形矫治器佩戴舒适,具有美观、患者接受度高,总体生活质量好等优点。磨牙远移、咬合跳跃和拔牙矫治是隐形矫治技术矫治成人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主要策略,本文将结合隐形矫治策略、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级Quick自锁矫治器减数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临床选择14~20岁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1 5例,应用Quick自锁矫治器进行双颌减数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上前牙的突度明显减少,上下唇突点距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减少2.1mm和2.7mm,前牙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结论:应用Quick自锁矫治器减数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Forsus推杆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应用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1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Forsus矫治器可刺激下颌骨生长,下前牙唇倾,前牙覆盖减少,磨牙关系改善。结论Forsus推杆矫治器通过刺激下颌骨生长、内收上切牙,从而改变上下唇最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有效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达到改善面部侧貌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Forsus推杆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应用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1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Forsus矫治器可刺激下颌骨生长,下前牙唇倾,前牙覆盖减少,磨牙关系改善.结论Forsus推杆矫治器通过刺激下颌骨生长、内收上切牙,从而改变上下唇最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有效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达到改善面部侧貌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垦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打开咬合的机制及临床使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采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垫加固定矫治器,对照组15名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加固定矫治器.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ANS-Me(mm)、N-Me(mm)、S-Go(mm)、U6-PP(mm)、L6-MP(mm)、U1/SN(°)、L1/MP(°)增大,而U1-PP(mm)、U1/L1(°)、Overbite(mm)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前后面高增加,上下后牙伸长,上前牙压低,上下前牙唇倾.两组相比,除U1/SN、L1/MP、U1/L1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后牙玻璃离子牙舒婆配合固定矫治器是治疗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Twin-block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处于替牙期、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11例进行矫治,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来判断其疗效.结果患者戴用Twin-block矫治器3-8个月后,咬合关系获得明显改善;侧貌协调;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高效矫治器之一,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就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及面貌美观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Ⅱ~1类和Ⅲ类患者各20例,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应用Dolphin软件重建并测量左右两侧髁突长轴、短轴、关节结节斜度、髁突长度、关节窝高度和宽度以及关节前、上、后间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Ⅰ类组左右两侧各测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安氏Ⅱ~1类组的关节上间隙和安氏Ⅲ类组的髁状突长度左右两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CT能有效检查出关节形态结构的不对称,不同的咬合状态对关节形态结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简单"2×6"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的矫治与简单"2×6"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患者,通过采用简单"2×6"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后对患者的咬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患者的研究分析,采用简单"2×6"矫治器矫治,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矫治时间4~10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简单"2×6"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畸形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矫治.结果:患者覆合覆盖基本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病例选择,矫治器的精确制作,患者的合作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类畸形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Herbst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年在李林口腔诊所正畸科采用改良式Herbst矫治器治疗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维吾尔族患者,通过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对比,分析该矫治器的疗效.结果:经改良式Herbst矫治器平均治疗8.4个月后,患者的下颌均明显前移,上下牙弓协调,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结论:改良式Herbst矫治器能有效地矫治维吾尔族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颅面形态、口腔功能和身心健康,如何促进下颌发育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Forsus Spring矫治器(以下简称Forsus矫治器)的出现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Forsus矫治器又称Forsus推杆矫治器或Forsus抗疲劳装置,是美国正畸医师Bill Vogt在2001年设计制作的[2],是在吸收了Herbest和Jasper Jumper矫治器两者特点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形成的一种新式固定功能矫治器.它结构简单且体积小,戴入口内不妨碍咬合,口内舒适度好,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级Quick自锁矫治器减数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临床选择14~20岁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5例,应用Quick自锁矫治器进行双颌减数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上前牙的突度明显减少,上下唇突点距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减少2.1mm和2.7mm,前牙覆、覆盖达到正常。结论:应用Quick自锁矫治器减数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钟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钟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拥挤患者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10例安氏Ⅲ类或安氏Ⅲ类亚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拥挤畸形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11岁,平均13岁。均采用了钟摆式矫治器结合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结果:10名患者经14~18个月矫治后牙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咬合关系良好、面型改善明显。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合理而有效地利用钟摆式矫治器矫治Ⅲ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拥挤畸形,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旭  于立涛  闫文凤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9):1646-1648
目的:探讨改良式唇挡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15例,采用活动式改良式唇挡进行一期矫治,矫治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5例病例矫治结束,上前牙前突减轻U1-SN、U1-NA减小,下颌导出SNB增加,面型改善良好ANB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唇挡是矫治安式Ⅱ类1分类错牙合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的矫治作用。方法: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处于替牙期、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11例进行矫治,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光影测量变化来判断其疗效。结果:患者戴用Twin-block矫治器3-8个月后,咬合关系获得明显改善;侧貌协调;前牙覆覆盖正常。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高效矫治器之一,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就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及面貌美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 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值的变化。方法:混合牙列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20例,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颞下颌关节闭口位X线片,测量分析颞下颌关节间隙,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功能性偏斜,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前间隙(M)、后间隙(N),比较线性百分比=(N-M)/(N+M)×100%、面积计算采用Y/X值变化。颞下颌关节间隙发生改变,M值及N值的变化均较明显。结论: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适当的持续加力作用,能引起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髁突明显后移位。  相似文献   

19.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青少年侧貌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青少年面部侧貌头影测量指标比较,评价Ⅱ类2分类错(牙合)青少年侧面的美学特征.方法:对29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男12例,女17例)及49例侧貌美观的正常(牙合)儿童(男24例,女25例)进行面部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样本年龄范围12-14岁.EXE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TATA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两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牙合)组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中,鼻唇角、上下唇突角增大(P<0.05).下唇倾角、上下唇角、下唇突角、颏沟倾角、颏唇沟角及下唇-E距减小(P<0.05).同时,软组织全面突角、面突角、上唇倾角、上唇突角、面角、上唇颏突角、上唇-E距、Z角及上下唇高与正常组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牙合)组比较,大多数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青少年具有较好的侧面外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研究错[牙合]畸形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性,为临床早发现、早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邦德骨科医院门诊收治的1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按比例抽取100名在校大、中、小学生作为对照组,检查口腔咬合状况。观察两组人群中错[牙合]畸形发生率及类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柱侧弯人群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略高于普通人群(P=0.04),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脊柱侧弯不同部位发生错[牙合]畸形的类型略有不同,颈胸段侧弯患者偏[牙合]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