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皮内注射组,n=21)和Ⅱ组﹙神经阻滞组,n=19).两组均采用0.16%布比卡因镇痛液(0.5%布比卡因5 ml,弥可保500 μg,0.9%生理盐水10 ml).Ⅰ组沿皮损或色素沉着区周围行皮内注射.Ⅱ组根据疼痛部位和色素残留区的神经分布选择神经阻滞方法.两组均隔日1次,治疗3次后根据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每周治疗1~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与治疗前比较,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 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镇痛迅速、简便易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汤芹芹  孙琳  刘慧  肖红  杨邦祥 《西部医学》2010,22(6):1055-105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及2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比较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加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分数分别为6分和4分,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疗效,且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经硬膜外侧间隙连续推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除头、面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即神经妥乐平连续硬膜外阻滞组(18例),与对照组即硬膜外神经阻滞组(16例).均在CT引导下行硬膜外侧间隙穿刺置管.对照组经导管注入复方倍他米松0.5 ml+维生素B12 1.0 mg+2%利多卡因1 ml +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至10ml,每周1次,疗程2~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导管注入神经妥乐平3.6U+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至5ml,每天1次,疗程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30d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3、7、14、30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硬膜外腔置管,应用神经妥乐平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腔应用消炎镇痛液.  相似文献   

4.
急性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为严重的症状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仍不能迅速确切地控制疼痛;同时还有9%~34%的患者后遗神经痛。60岁以上的老人此并发症高达50%~75%,后遗神经痛也是带状疱疹较严重的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5.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沈永波 《海南医学》2010,21(10):49-50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两组,神经阻滞治疗组(A组,n=32)与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治疗组(B组,n=32),连续治疗3-4周。使用药物:B组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共250ml,流速为5ml/h。A组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共20ml,1次/3d,连续治疗3-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治疗前、硬膜外镇痛、神经外镇痛、神经阻滞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VAS评分、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时B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缓解作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60例临床诊断为PHN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30)为药物治疗组,Ⅱ组(n=30)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和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1周后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Ⅰ组比较,Ⅱ组治疗后1、2、3和4周时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升高(P〈0.01)。结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是治疗PH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5例,将硬膜外导管植入相应的硬膜外腔节段,用0.125%~0.175%左旋布卡因和(5.8)×10。%芬太尼阻滞,第1周采用PCEA技术,然后采用皮下埋植(chenl-pon)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每日疼痛评分,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连续2个月。结果 22例患者治愈,获得满意效果。另外3例症状减轻,口服镇痛药可耐受。2例皮下感染,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硬膜外阻滞可有效控制现有方法无法控制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联合松筋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HN患者71例,男32例,女39例,年龄41~74岁,病程3~16个月,病变部位在胸2(T2)到胸12(T12)脊神经分布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和痛觉超敏症状,同时伴有焦虑精神症状和睡眠障碍.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刘光义  尹智 《四川医学》2009,30(4):536-537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痛点皮内注射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行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加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评价疼痛程度、疗效指数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B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A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带状疱疹采用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元媛 《四川医学》2000,21(3):277-277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6月我们试用硬膜外阻滞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取得初步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的 8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痛 71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5例 ,共 86例。男 2 3例 ,女 6 3例 ,年龄 2 8~ 74岁。病变部位均为胸背部及腰背部 ,其中胸背部 52例 ,腰背部 34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5例。全部病人疼痛剧烈 ,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做过多种其他治疗 ,如口服或肌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运用止痛药 ,局部涂软膏等均无显著疗效。1 2 治疗方法 :治疗药液含 :2 %盐酸利多卡因 5ml、维生素B12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比较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3种不同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结果 臭氧、硬膜外阻滞疗法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和疗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疗法较单纯运用臭氧或硬膜外阻滞疗法对疼痛评分改变值和治疗疗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均有疗效,但联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作用更强、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13.
郭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31-1332
目的:探讨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比较具有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24周、48周的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按照中国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为83.3%(50/60),治疗后48周总有效率达到93.3%(56/60),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周末、第4周末、第24周末、第48周末,VAS分值分别为(3.49±1.91)、(2.86±1.68)、(2.35±1.64)、(2.18±1.55)分,较治疗前的(8.61±0.73)分显著下降(t=19.34,P<0.01),且治疗后第48周末VAS分值与治疗第1周末比较明显降低(t=4.11,P<0.01);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98±15.18)、(72.86±15.68)、(78.35±13.54)、(80.40±12.67)分,较治疗前的(36.78±10.70)分明显提高(t=10.92,P<0.01),且治疗后第48周末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后第1周末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效者均为颜面部侵犯三叉神经患者。结论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联合口服曲马朵、阿米替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5例,疱疹消退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采用利多卡因混合液沿色素沉着或触觉过敏区皮内注射。疼痛较剧者隔日注射,其余隔两日注射。同时日服曲马朵和阿米替林。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记录疼痛强度,同时观察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除3例因为注射痛而放弃治疗外,22例治疗结束后1周、2周、4周,NRS评分均显著降低,睡眠显著改善。结论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颖  刘慧 《西部医学》2010,22(4):709-710
目的比较椎旁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椎旁组(P组)和硬膜外组(E组),每组30例,年龄25~80岁,分别、分次行椎旁阻滞及硬膜外阻滞治疗,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组与E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后遗神经痛发生率P组与E组治疗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P组少于E组。结论椎旁阻滞与硬膜外神经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普瑞巴林组(P组)和口服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组(PO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和Qs评分均下降(P〈O.01)。PO组VAS评分和QS评分均低于P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显著镇痛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带状疱疹(HZ)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6~75岁,病程2天~3个月。均为单侧发病,病变位于胸腰部。病变部位仅有红丘疹而未出现疱疹者18例,出疱疹并有破溃者32例。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例,均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为主,治疗前VAS评为8-10分。50例患者中住院治疗3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硬膜外药物注射及单纯口服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硬膜外药物注射;B组患者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5、30 d时对A组和B组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评分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需要增加镇痛措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7、15、30 d VAS评分及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内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穿刺部位疼痛较重,经局部注射治疗后缓解;发生头晕3例、嗜睡3例、恶心4例及口干2例。B组发生头晕8例、嗜睡5例、恶心5例及口干3例。A组有8例患者因效果欠佳,临时口服曲马朵缓解疼痛,共口服34次,总剂量2 750 mg。B组有14例患者加用曲马朵,共口服69次,总剂量5 650 mg。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一定的效果,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效果更佳,能迅速减轻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8例,给予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6d。1个疗程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疼痛缓解达优者18例(64.3%),良者7例(25.0%),差者3例(10.7%),未见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半年及以上,患者复发率为3.6%(1/28例)。结论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