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40例临床资料,分析40例肝细胞癌CT平扫和多期扫描发现病灶情况.结果:40例肝细胞癌患者共发现病灶65个,其中CT平扫发现病灶数35个(53.8%)、动脉期62个(95.4%)、门静脉期54个(83.1%)、延迟期58个(89.2%).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获得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影像学资料,可大大的提高肝细胞癌检出的敏感性与对于病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应用效果.方法:分析9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螺旋CT平扫和多期扫描发现病灶.结果:92例肝细胞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肝细胞癌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结果,χ2值=59.23,22.03,38.5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获得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影像学资料,多期扫描可以大大的提高肝细胞癌的检出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病毒性肝病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并探讨与肝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病毒性肝病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多期螺旋CT表现。结果 11例均为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螺旋CT平扫3例呈低密度,4例呈等密度,2例呈相对"高密度",三期螺旋CT扫描动脉期2例未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边缘呈不完全环状强化,4例边缘呈线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内部呈片状、网格状强化。1例管周浸润型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管壁不均匀增厚,走形僵直,沿胆管壁周围可见分支状软组织肿块应,动态扫描肿块渐进性强化;管内生长型在扩张的胆管内可见结节状病变。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CT强化特点大多较典型,不典型者容易与肝细胞性肝癌、肝内血管瘤等混淆,螺旋CT三期扫描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84例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64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10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84例中56例为巨块型(66.7%),16例为结节型(19.0%),12例为弥漫型(14.0%)。64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5.5%、96.7%、90.6%、96.5%。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进行肝脏扫描时常规平扫的必要性。方法盲法下观察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肝区疾病的螺旋CT扫描图像。所有病例均做过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其中9例尚做过延迟期扫描。阅片时先分析增强后各期扫描图像并将结果作为第1次结论记下,再结合平扫图像得出第2次结论并记下,最后将2次结论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第1次结论有34例(34/39)正确,比第2次结论多错5例。结论如将严格的双期增强扫描列为常规,平扫和延迟期扫描可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及延迟扫描诊断胆管细胞型肝癌的应用,提高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螺旋CT平扫、增强度延迟扫描。结果:60例胆管细胞型肝癌平扫全部病灶为低密度,其中30例为囊性,30例为实质性且病灶内见胆管扩张28例,病灶远侧肝萎缩24倒。增强扫描30倒囊性病变中有20例出现病灶边缘不连续的较薄环形增强,8例连续环形强化,门静脉期30例均无变化,2例无增强表现。30倒实质性病变在增强2min后病灶出现延迟增强,密度等于或大于同层肝组织,扩张的胆管无变化。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胆管细胞型肝癌具有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特点,为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近10年来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胆管细胞癌CT图像重新阅片,对CT三期动态增强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肝内胆管细胞癌再CT平扫图像上多表象为低密度灶,伴有远端胆管扩张或中心性坏死,边界多不规则,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可有轻度强化,延迟期无强化,边缘偶可见强化带.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再CT三期动态增强扫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对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9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边缘清楚或模糊,增强表现在门脉期强化,呈病灶边缘部分强化或病灶内结节状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病灶周围肝组织强化,4例见病灶内纤维间隔。结论平扫加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特征性尚不是很强,确诊仍需要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8排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联合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48例,使用8排螺旋CT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并对各期CT检查图像重建分析。结果:动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33例(68.75%),显著高于低密度无强化患者15例(31.25%);门静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5例(10.42%),等密度强化12例(25.00%),两者均显著低于低密度强化的31例(64.58%);平衡期患者39例(81.25%)为低密度无强化,显著高于混合低密度强化的9例(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排螺旋CT分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月我在川北医学院附院收集部分诊断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36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经平扫CT表现呈现低密度灶,CT值15-35Hu.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表现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结论: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可以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提高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22例患者资料,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例微癌为单一小结节低密度,20例表现混杂密度灶;15例原发病灶及9例颈部转移淋巴结颗粒钙化,2例原发病灶囊壁钙化;22例原发实质病灶及10例颈部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呈"强化一致性",16例原发实质病灶及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乳头结节状强化。结论原发实质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强化一致性"、原发病灶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重要征象,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乳头结节状强化、颈部转移淋巴结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表现。对肿瘤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应慎重,以组织器官管腔僵硬及管腔内肿物突出为诊断肿瘤外侵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肾损伤的CT增强多期扫描,尤其是延时期扫描,由于患者外伤后病情危重,或是对多期扫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CT检查中应用很少.笔者在2002年3月-2006年2月对8例因肾损伤行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对4例患者加扫了延时扫描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就CT增强多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术前经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22例患者,CT平扫:20例类圆形病灶,直径0.6-2.8cm,其中病灶呈等密度影10例,稍低密度影6例,稍高密度影4例;2例未显示病灶。增强CT:22例皮质期均有强化,CT值平均上升10-20HU;皮髓质期强化程度降低19例、变化不明显3例;排泄期病灶均为低密度。病灶边缘清晰20例,模糊2例。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有利于小肾癌的检出,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在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收治并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 56例肝血管瘤在经过一般扫描时,共65个病灶,均显示为低密度灶。进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的病灶都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肝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通过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得到的影像结果及其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结果:结合多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本次16排螺旋CT对72例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97.22%(70/72),该方法对进展期的胃癌患者检测的准确率较高,检出率为100.00%,而对于早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仅为85.37%。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胃癌大体分型的准确率是90.00%(63/70),其中早期胃癌患者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41.67%,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诊断的平均准确率为76.67%。结论:结果表明,对胃癌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进行术前T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该方法属于无创检测,避免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同时操作较为方便,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胃间质瘤有特异性,三期动态增强与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8例,分析其螺旋cT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8例,稍低密度5例,稍高密度3例,2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14例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中度强化。肾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小肾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共56处发生病灶的肝脏占住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分别行CT平扫及CT三维动态扫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及误诊率。结果:平扫描与病理证实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在平扫中无法诊断肝血管癌,而在其他占位性病变如肝囊肿中,平扫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肝癌、肝转移瘤的诊断结果均与病理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C三维动态扫描能有效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率,对肿瘤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能有效避免病灶错误诊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行CT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经手术病例或者穿刺活检病例明确诊断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判断其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6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CT影像学平扫定性诊断符合率47.4%.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81.5%,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高于平扫.结论:部分肺部癌性结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表现特有的影像学征象,为肺部癌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均进行3期动态增强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7s、60s、90s。结果:本组病例中,(1)胰头癌19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等密度强化为主6例,稍低或低密度强化为主13例。胆胰管扩张12例,胆囊增大15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7例,胆总管下段突然狭窄截断10例。(2)十二指肠乳头癌1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中度强化6例,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3例。13例均有胆囊增大、胆胰管扩张,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0例。(3)胆总管下段结石21例,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胆胰管扩张16例,胆囊增大8例,肝内胆管中度扩张呈"枯枝"征12例,胆总管下段均逐渐变细。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PR、4D重建,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