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福建省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州市抽取12个社区共3 285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州市3 285名社区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2 134例,慢性病患病率为64.96%,其中患1、2和≥3种慢性病者分别占57.12%、26.24%和16.64%;居于前10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关节病、脑卒中、慢性胃肠病、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分别为48.28%、19.06%、9.80%、4.02%、3.01%、2.56%、2.34%、2.25%、1.31%和0.85%;无慢性病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精神健康(MH)、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有慢性病老年人(P<0.01);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老年人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各维度得分越低;患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病已严重影响福州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患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主要受所患疾病的种类及数量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生存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访谈调查方式调查252 013名30~79岁城乡社区居民,生存质量评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维度,选取其中睡眠状况、抑郁情绪和人际关系进行加权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QOL平均得分为(78.7±24.0)分,女性QOL得分(77.8±24.4)分低于男性(79.5±23.6)分(t=18.3,P<0.01),城市居民QOL得分(72.0±24.6)分低于农村居民(80.9±23.4)分(t=80.1,P<0.01),患慢性病居民QOL得分(72.3±25.7)分低于未患病组(81.1±22.9)分(t=-79.6,P<0.01),随着年龄增加社区居民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下降,30~岁、45~岁、60~岁组人群平均QOL得分依次为(81.2±23.1)分、(78.1±24.0)分、(74.6±24.8)分(F=1303.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居民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卫生保健服务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研究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及生存质量.方法 摘取该市某社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需求和生存质量的状况进行研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社区老年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因素筛选,利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 社区内老年人的专案管理率为100%,健康知识、心理知识以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15.51%,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了14.3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率提高了17.87%,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在各个方面得分均较干预前有着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进行老年人群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的健康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心理知识以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水平,同时控制各类常见病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矿老工人生存质量现状。方法单纯随机抽取某铜矿60岁以上老工人208名,采用WHOQOL-100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73.6%的老工人生存质量在中等及以上水平;81.7%的老工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居于前5位的是矽肺、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肺气肿、肺结核;影响铜矿老工人生存质量的因素有食欲、是否患慢性病、家庭摩擦、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及是否患矽肺。结论铜矿老工人生存质量低于城区老年人;其影响因素以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方面为主。  相似文献   

5.
慢性病患病对老年多维健康功能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病患病率高是老年人群的一个主要特点。约80%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而且老年人往往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病。因此慢性病防治是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不可缺少的工作。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健康功能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1〕。为了解上海城市社区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张琼  李宁秀 《卫生研究》2007,36(5):584-586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Q-5D量表和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样的成都市378名60岁以上的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其EQ-5D的平均分为0.804分。老年人对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评价较高,满意率分别为80.3%、93.3%和86.6%。而对躯体和情绪感受的评价则相对较低,满意率分别为47.1%和79.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依次为是否患慢性病、年龄、受教育年限,患有慢性病、年龄的增长、受教育年限的减少,会导致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的下降。结论慢性病是影响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太原社区不同医保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社区享有不同医疗保障老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共抽取65岁以上老年人854人,围绕一般人口学特征、前半年和前两周慢性病患病情况、门诊服务需求、住院服务需求、医疗保障覆盖率、对社区卫生保健需求和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43.68%,20.73%的老年人群未享有医疗保障,享有不同医疗保障老年人群2周患病率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x^2=1.254,P=0.771),住院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x^2=29.388,P=0.000)。享有不同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方便快捷、医疗费用低;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原因:非医保定点单位、环境设备差。结论社区老年群体医疗费用支出持续上涨与社会可筹集医疗资源有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应加强卫生经费投入力度和现有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该地区人群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随机整群抽样的武陵山区1521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分别为12.66±1.34、12.26±1.32、14.74±1.42和12.19±1.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况、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庭收入、是否患慢性病及妇科病各因素中除家庭年收入对生理领域和文化程度对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素在生命质量各领域的得分经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理领域得分受7个因素影响,前3位是:睡眠质量、家庭成员和睦状况、是否患慢性病;心理领域得分受9个因素影响,前3位是:年龄、家庭年收入、婚况;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受5个因素影响,前3位是:是否患慢性病、家庭成员和睦状况、是否患妇科病;环境领域得分受9个因素影响,前3位是: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家庭年收入、体育锻炼。结论武陵山区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高于本地留守老年人。影响武陵山区农村妇女生命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睡眠质量、家庭成员和睦状况、是否患妇科病和慢性病、年龄、家庭年收入、婚况、体育锻炼、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辉  王烈  王阳  杨小湜  郭颖 《职业与健康》2007,23(8):622-623
目的了解沈阳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方法对50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生活与居住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卫生服务需求等。结果被调查者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者为10.9%,功能明显障碍者为14.5%;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5.2%;有54.2%的老年人需要1项或1项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定期体检占36.1%,健康教育为25.3%。结论针对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是做好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娜  李宁秀  高博  赵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04-3907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和社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EQ-5D量表对成都市社区随机抽取的416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社区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调查得到老年人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0.888分,95%可信区间为(0.869,0.90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对自身的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较好,而对躯体疼痛和情感焦虑的评价则相对较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是否享有医疗保险、经济状况好与差和是否患慢性病等.结论 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采取适宜的方式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减轻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等途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马鞍山市城乡老人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马鞍山市区及当涂县某乡镇作为本次研究现场,年龄≥60岁且无言语交流障碍者作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结果 城乡老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抑郁状况、社会支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其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城市老人,城乡老人生活质量受到性别、年龄、慢性病、抑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P<0.05),但是在影响因素种类和影响程度上有所差别。结论 城乡老人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城乡老人不同特点进行干预以便有效地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中的现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6城市8252名≥60岁常住老年人的白内障情况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白内障总患病率为46.8%,标化率为42.8%,但既往诊断率较低为19.7%,仅为现患率的42.1%;60~、65~、70~、75~、8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27.9%、41.3%、53.2%、67.5%、68.0%,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高患病率呈增加的趋势(P<0.01);白内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城市以广州地区最高(77.9%),农村以北京地区最高(67.3%);白内障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标化率(49.1%)高于男性(35.6%)(P<0.01)。白内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职业、地区的不同和白内障患病情况密切相关。结论:白内障在中国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且存在地区、职业的差别;白内障的既往诊断率远低于现患率,提示今后应加强白内障的防治工作,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究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老年人口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利用〖XC小五号.EPS;P〗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调查的2545名老年人口中,患病率75.44%,主要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患病率为64.24%,就诊率为45.83%。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广东地区、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高。结论 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低,其中城乡类型、不同地区、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是否患有多种慢性病是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乡几种常见老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几种凶老年病的现状和分布特点,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城乡1434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表明:在老年人中前列增生,老年聋,白内障,骨关节病,骨折,便秘患病率城市分别为61.4%,53.9%,46.4%,24.4%.14.2%,18.2%,乡村患病率分别为65.7%,64.7%,44.4%,9.1%,23.0%。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市及各城区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供需现状及缺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旺盛,但城区之间服务供给不平衡,多数城区“供不应求”。应建立多元主体的服务提供与协调机制、“按需定供”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机制,促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供需平衡,增进老年人福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六城市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研究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级、整级抽样的方法。对中国6个城市3361例≥60岁的常住城乡老年人进行了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前列腺增生总患率为43.68%,按年龄分组的患病率60 ̄、65 ̄、70 ̄、75 ̄、80 ̄,85 ̄岁者分别为34.48,40.27%、46.77%、51.44%、57.32%和60.19%,随年龄的增长前列腺患病率增加(P〈0.01);城市患病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2002年城乡老年人脑卒中患病情况综合评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北京地区城乡老年人卒中患病和残疾情况及卒中相关疾病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在宣武区、海淀区、通州区各选一个社区,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20%的比例进行人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卒中患病和恢复情况、健康自评、躯体功能(ADL和IADL)、卒中相关疾病患病和控制情况、不良生活习惯和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水平。结果共调查2487名老年人,其中321例为卒中患者,患病率为12.9%,经CT或MRI检查确诊者占86.6%,有19.9%的患者有过2次及2次以上卒中发作。城区卒中患病率最高(16.9%),其次为城乡结合部(11.0%),农村最低(8.5%),趋势检验P〈0.0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城市人群卒中患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长。对卒中患者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仅34.6%卒中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恢复,其余患者仅部分或完全没有恢复。卒中老年人健康自评不良比例、ADL和IADL依赖率、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卒中老年人,虽然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但控制率较低,特别是农村地区,仅为4.3%。此外,卒中患者的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水平、吸烟和饮酒率也与非卒中老年人基本持平。结论北京市老年人卒中患病率水平在过去10余年间有大幅度提高,社区卒中患者健康自评不良率、残疾率、高血压等卒中相关疾病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均处于高水平,表明北京市社区卒中患者的三级预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部分城市老年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老年聋在老年人群中的现状、分布特点以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六城市8252例≥60岁的常住老年人老年聋患病情况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了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老年聋总患病率为33.7%,既往诊断率为15.9%,仅为现患率的47.1%;60~、65~、70~、75~、80~、85~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21.6%、30.0%、35.6%、42.6%、55.5%、61.6%,随着年龄的增高患病率增加(P<0.01);老年聋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北京地区患病率最高为58.5%,职业是影响老年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从事家务劳动者患病率较高为48.9%,从事科教文卫者患病率较低为28.5%。老年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职业、地区的不同和老年聋密切相关。结论 在中国老年聋患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且存在地区、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别;既往诊断率远低于现患率,提示今后应加强老年聋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成都城乡几种常见老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几种常见老年病的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城乡1 016例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老年人中前列腺增生、老年聋、白内障、骨关节病、骨折、便秘的患病率在城市分别为57.5% 、22.2% 、46.2% 、20.8% 、10.4% 、4.7% ,在农村分别为23.1% 、23.9% 、45.9% 、17.5% 、10.2% 、12.6%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和骨关节病患病率城市高于乡村(P< 0.01),而便秘乡村高于城市(P< 0.01)。除前列腺增生外,其他疾病的患病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老年聋、白内障、骨折和便秘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老年人上述几种常见病的既往诊断率均低于现患率,乡村尤为显著。结论:应加强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阐述4大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国内外流行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对策略.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对4大慢性病的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与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探讨.结果 2012全球总死亡人数5600万,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68%,4大类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55.7%,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3大死因,占总死亡的79.4%,远高于全球水平.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防治重点.应重视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照料,实现医养结合,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