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H~FABP与cTnI、CK、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lI缶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1例6h内胸痛发作患者的血清HFAB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这些患者血清中的cTnI、CK、Mb、CK—Mb,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25例,同期选择2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H—FABP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的H—FABP水平(73.35±56.73)μg/L最高,UAP组(13.50±5.64)μg/L次之(P〈0.01);NCCP组(4.07±3.27)μg/L与对照组(3.42±1.53)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诊断AMI敏感性(96.7%)明显优于cTnI诊断敏感性74.5%(P〈0.05);H—FABP与cTnI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就更高达0.908。结论: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的检测项目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进行同步比较,为AMI的诊断提供更好的指标。【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4例AMI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上述四项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变化过程,并同时与50例健康人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4例患者的CK—MB在AMI发生后4~8h升高,在12~24h达高峰值,与健康组比较,其平均值在4~8h时有显著差异。CTnI在AMI后1~3h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MYO和H—FABP在AMI发生后1h即开始很快升高,比CK—MB提前2~5h释放,4~8h达最高峰。【结论】CK—MB作为早期诊断指标欠佳,cTnI作为早期诊断指标比CK-MB好,但次于MYO及H—FABP,MYO和H—FABP是AMI的早期诊断最佳指标,四项指标同时检测将更加提高A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测定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患者发病0~3h,3~6h和6h后血清H—FABP,并与常规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0~3h和3~6h时段诊断AMI的敏感性H—FABP(66.7%、92.3%)明显高于cTnI(33.3%、6125%)CK—MB(0%、61.5%);特异性方面与CK—MB相当但明显优于cTnI。结论:H—FABP在AMI发生3h内较cTnI和cKMB更具有早期诊断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3择期行0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桥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CK—MB、cTnI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美他嗪组cK—MB、cTnI在术后6h、12h、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hs—CRP在术后12h和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OPCAB患者CK—MB、cTnI和hs—C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的检测项目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进行同步比较,为AMI的诊断提供更好的指标。[方法]对临床可疑的81例AMI患者测定全血eTnI、MYO、CK—MB质量,并同时对血清中H—FABP进行定性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入院后24h内CKMB、cTnI、和H—FABP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0.5%、77.8%、91.6%、83.3%;特异性分别为:77.8%、77.8%、66.7%、100%。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MYO诊断敏感性较高(95.45%),其次H—FABP(77.27%),CKMB(72.73%),cTnI(68.18%)。[结论]H—FABP较cTnI,CKMB,MYO对早期AMI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新的AMI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覃艳玲  马勇  王磊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56-165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确诊的66例AC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sCRP、IMA、CK—MB、cTnI和MYO的水平检测,观察其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cS胸痛病人在胸痛发作就诊6h内抽血检测的hsCRP和IMA、CK-MB、cTnI、MYO其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hsCRP和IMA、CK—MB、cTnI、MYO的阳性检出率为IMA(83.3%)〉hsCRP(77.3%)〉MYO(66.7%)〉cTnI(56.1%)〉CK—MB(4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IMA、CK-MB、cTnI、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肌钙蛋白(cTnT)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52例,同时选取同期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检验试弃1盒测定3组血清中H—FABP、cT—nT和CK—MB水平。结果AMI组与UA组相比,3种标记物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cTnT和CKMB联合检测诊断ACS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单一标记物及两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cTnT、CK—MB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ACS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的82例患者(观察组)和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TnI、MYO、CK—MB检测,并对两组3种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MYO、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随疾病发作时间延长,cTnI和CK—MB血清水平呈上升趋势,MYO呈下降趋势;3种检测指标以MYO出现峰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cTnI和CK—MB。结论血清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来本院的AMI疑似患者156例,按就诊时发病时间分为2组,分别在发病后0~3、3~6h内同时检测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70.7%,特异性为97.0%,准确度为82.4%,显著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3~6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显著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92.6%,准确度为97.6%。结论H—FABP是AMI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8例AMI患者、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1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血清中的cTnI、Mb、CK—MB的含量,与3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并对AMI患者在胸痛发生不同的7个时段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Mb、CK—MB含量增高,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71.4%、6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在uAP组和SM组、Mb在SM组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sM组中未检出,在UAP组中阳性率为7.5%,且均值小于临界值。cTnI、Mb在AMI发生5h内呈显著升高,3项指标的高峰值在8~16h段,72h后Mb、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7d时血清中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MI早期诊断价值上cTnI、Mb、CK—MB基本相同,Mb虽然敏感性高于CK—MB,但在非AMI疾病中也有一定阳性率,故特异性不如cTnl;而cTnI在血清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具有独特的特异性和更宽的诊断时间窗,诊断有效性明显优于CK—MB,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各指标联合测定,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排除AMI。  相似文献   

11.
丁柳美  唐钧  倪培华 《检验医学》2011,26(6):383-386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78例AMI、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7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质量(CK-MB mass)并作比较.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发病0~3、3~6h和6h后血清的H-FABP,并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AMI不同发病时间段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种指标在所有胸痛患者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MI组患者中,H-FABP的阳性率为72.9%,显著高于cTnI(66.7%)及CK-MB(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h(70.00%)和3~6h(82.61%)时间段显著高于cTnT(20.00%与65.22%)和CK-MB(10.00%与65.22%);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K-MB,但比cTnI低。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1例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的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NO-AMI)36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35例,同期选择3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H-FABP的表达水平,观察H-FABP、cTnI和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0-3h内和0-6h内AMI组H-FABP水平表达(38.14±24.18)ng/mL和(73.35±56.73)ng/m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FABP诊断发病3h和6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优于cTnI和CK-MB,可作为一种有效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测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诊断和溶栓再通效果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了96例ACS患者(包括52例UAP和44例AMI)血清中的Mb、CK—MB和CTnI的水平,在监测溶栓治疗的44例AMl中,测定了32例通畅组和12例持续闭塞组溶栓治疗后60min和溶栓治疗前的浓度比值,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96例ACS患者中,44例AMI患者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分别为181±102μg/L,55±32U/L和0.560±0.310/L,显著高于52例UAP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组(P〈0.05),U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监测44例AMI患者相关动脉的溶栓治疗中,32例AMI患者通畅组溶栓治疗后60min与治疗前的浓度比值分别为7.4±1.5、20.2±2.4和3.0±0.4,较之12例持续闭塞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的联合测定是早期诊断ACS有效方法,并且是监测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105例因胸痛疑似AMI就诊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和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I,cTnI)。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对照组),并对2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诊断效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疑似AMI患者中,最终诊断为AMI患者45例,其余60例排除AMI诊断作为对照组。AMI组的H-FABP、cTnI、MYO、CK-MB平均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49.32±10.29) ng/mL、84.4%,(1.62±0.76) ng/mL、44.4%,(156.14±54.23) ng/mL、82.2%,(13.01±6.08) ng/mL、42.2%,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H-FABP阳性率与MYO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cTnI及CK-MB的阳性率(P<0.05)。H-FABP与CK-MB诊断AMI的特异度相似(P>0.05),但低于cTnI(P<0.05),高于MYO(P<0.05)。H-FABP与cTnI的阳性预测值相似(P>0.05),均高于MYO、CK-MB(P<0.05)。在阴性预测值方面,H-FABP与MYO相似(P>0.05),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4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合分析,H-FABP+ cTnI、H-FABP+ CK-MB、H-FABP+ MYO、H-FABP+ cTnI+MYO、H-FABP+ cTnI+CK-MB、H-FABP+ cTnI+MYO+CK-MB诊断AMI的灵敏度均为100.0%,特异度分别为82.0%、72.0%、61.2%、59.3%、68.1%和56.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cTnI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MI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为AMI胸痛患者126例,进行H-FABP、cTnT及CK-MB检测.结果 34例AMI患者发病3h内血液H-FABP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AMI患者发病3-6 h血液HFABP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MI患者H-FABP在以上两个时间段均为正常值.结论 H-FABP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蛋白(IMA)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H-FABP和cTnI、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试验检测IMA、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K-MB。结果 AMI发病3h时的H-FABP、IMA、CK-MB和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5.0%、29.4%和20.6%,6h时分别为92.6%、85.3%、64.7%和48.5%,9h时分别为60.3%、67.6%、80.9%和75.0%;AMI发病3-6 h时H-FABP和IMA检出率高,9h以后CK-MB和CTnI检出率高;四项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达95.6%、96.0%、98.5%和88.9%。结论 H-FABP和IMA在早期诊断AMI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意义。方法发病6h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疑似AMI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与非AMI组51例,非AMI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UAP组)与非心源性胸痛18例(NCCP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FABP水平,并与传统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均<0.01);ROC曲线显示,H-FABP的AUC为0.954(95%CI:0.912~0.997),H-FABP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为6.65ng/mL;H-FABP诊断发病6h内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26%,80.39%,93.18%,84.34%;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P<0.05)。结论 H-FABP对发病早期的AMI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AMI 患者3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AMI 患者入院后0~2 h、2~4 h、4~6 h检测血清H-FABP、cTnI、CK-MB,体检人员仅采血检测血清H-FABP.结果 入院后0~2 h、2~4 h、4~6 h,患者血清H-FABP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体检人员血清H-FABP平均浓度为(4.81±1.37)ng/mL;入院后0~2 h、2~4 h、4~6 h,患者血清H-FAB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78±2.40)ng/mL、(85.49±1.88)ng/mL及(91.21±1.46)ng/mL.结论 将H-FABP检测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