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随着功能保全性部分喉手术的日益开展,部分喉手术占全部喉手术的比例(即部分喉切除率)及其生存情况,已成为判断喉癌治疗水平的指标.本文回顾我院1980—1993年部分喉切除术66例,部分喉切除率为54%,5年生存率59%.全部喉手术中T_3、T_4占51%,部分喉手术中T_3、T_4占33%.并对部分喉切除率及生存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癌垂直半喉切除的术式和利用正常组织重建修复残喉,恢复喉功能的方法。方法对T1,T2声门型,会厌未侵及,无转移的53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并用双肌蒂瓣进行残喉修复。结果 53例手术全部成功。51例14~25 d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恢复自体喉呼吸,均能较清晰发音。2例未能拔管。无1例呛咳、误咽、咽漏等。结论 T1N0M0及部分T2N0M0病例,在垂直半喉切除术后,保留甲状软骨,利用患侧甲状软骨表面的胸骨舌骨肌形成双肌蒂瓣翻入喉内进行残喉修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对本院1981~1990年间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随访和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59岁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3期病例;唤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0%、72.22%和63.19%。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喉癌复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式选择合理的情况下 ,影响喉癌术后复发的因素复杂多样 ,主要与肿瘤细胞本身特性 ,宿主免疫状态、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如血管生成因子 ,细胞粘附分子等有关。现将其研究进展情况综合如下。1 喉癌复发与免疫喉癌患者肿瘤局部和外周血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 IL- 2受体的测定不仅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也可预测治疗效果和估计预后。巨噬细胞 ( Mphi)主要来自循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具有一定程度的向肿瘤细胞的趋化能力。目前 ,在动物及人类肿瘤组织中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Mphi存在 ,因而它被认为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6.
付发祥  宋蕾  黎万荣 《西南军医》2010,12(3):523-525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喉癌治疗的逐渐规范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喉部分切除术的比例大大增加,使得喉功能得以最大限度保留,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文就喉部分切除术的治疗现状及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保留部分甲状软骨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保留患侧部分甲状软骨板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18例声门型喉癌 (T2 13例、T35例 )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时采用保留患侧甲状软骨板上缘 0 .3cm和后缘 1/5软骨 ,使保留的软骨形成“┌”或“┐”型支架并应用颈深筋膜瓣整复喉缺损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8例拔胃管后即恢复吞咽功能 ,仅最初几天进流食时呛咳。术后 2~ 3月拔管 ,均恢复喉发音和呼吸功能 ,拔管率 10 0 % ,随访 1~ 3年 ,复发 1例 ,颈淋巴结转移 1例。结论 保留患侧部分甲状软骨板并应用颈深筋膜瓣整复喉缺损对T2 、部分T3 声门型喉癌的治疗在根治肿瘤、保留喉功能 ,避免喉狭窄、拔管困难和误吸等并发症是有效的 ,术式简便  相似文献   

8.
喉部分切除术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CT表现并评价CT随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CT表现.结果:垂直半喉切除术1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6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8例,声带肿物切除术9例,垂直前位喉部分切除术2例,喉额侧垂直部分切除术1例,并及时准确检查和诊断术后复发5例、喉狭窄2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CT能清楚地观察各种常用喉部分切除术的影像表现并判断有无术后复发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9.
龙彬  董明敏 《武警医学》2000,11(3):134-136
探讨喉鳞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过程中癌组织块的适宜分离法。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法、胰蛋白酶消化分离法和胶原酶消化分离法,分别对于手术切除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单细胞分离。结果3种分离方法中,以胶原酶法最佳。结论胶原酶对喉鳞癌细胞间质具有良好的分离作用,且对癌细胞不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的CT表现及其随访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3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的CT表现.结果:术后CT示整喉缺如,完整的舌骨或舌骨碎片,气管造瘘口壁薄、光滑、规则,甲状腺对称或不对称,新建的咽腔由舌底至颈段食管连接成圆形、卵圆形或塌陷状软组织管,食管、气管旁血管间隙模糊不清;其中12例术区见复发灶.结论:CT能观察全喉切除术后影像表现并判断有无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支撑喉镜下半导体激光和常规手术治疗T1期声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0例确诊为T1期声门癌的患者 (激光组 ) ,在支撑喉镜下用半导体激光对患侧声带进行气化切割 ,手术方式按欧洲喉科学命名委员会提出的五型激光手术术式划分 ,其中Ⅰ型 1例 ,Ⅱ型 3例 ,IV型 2例 ,Ⅴ型 4例 ,(Ⅴa型 1例 ,Ⅴb型 2例 ,Ⅴc型 1例 )。与同期行喉部分切除术的 1 4例声门型癌患者 (喉部分切除组 )相比较。结果 激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少于喉部分切除术组 (P <0 .0 1 ) ,激光组可避免气管切开及术后鼻饲。 2组均无 1例复发。结论 手术病例选择适当 ,半导体激光治疗T1期声门癌优于常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场MRI(1.5T)在喉、下咽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喉、下咽癌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期,并与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相对照。结果MRI对各期喉、下咽癌的准确率分别是T192%,T286%,T386%,T4100%。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是T1100%,T286%,T357%,T422%。MRI和临床分期总准确率分别是92%,69%。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场MRI通过不同加权像的对比和从多角度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及浸润范围,因而显著性提高喉、下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T3、T4声门癌常规治疗为喉全切除术,使病人丧失喉功能。为保证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恢复喉功能,对87例晚期(T3、T4)声门癌分别行扩大垂直喉切除和次全喉切除术,主要应用双蒂转门肌皮瓣等进行喉腔缺损重建。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及76.8%。气管套管拔出率为85.1%,语音近乎正常者87%,全部恢复经口进食。晚期声门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MRI在喉癌术前分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 I在喉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1998—2003年间24例喉癌患者的MR 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磁共振SE序列T1W I及T2W I扫描,其中20例患者加行MR I增强扫描。结果MR I术前分期总准确率为92.7%,临床术前分期总准确率为75.5%(P<0.05)。结论MR I对于喉癌术前分期作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喉鳞癌患者行CT检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0软件包处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本组32例喉癌,CT判断肿瘤位置的正确率为87.5%(28/32),CT诊断前联合受累的准确率为87.5%(7/8),CT显示会厌前间隙及喉旁间隙浸润的准确率为100%(10/10)。本组喉癌CT分期及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0.6%和65.6%,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CT检查对诊断喉癌及术前分型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对喉癌的诊断作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喉癌的CT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00例喉癌包括声门51例、声门上癌29例声门下癌6例、跨声门癌14例;CT能够较好地显示肿块的存在、边界和范围,并提供结构间隙、甲状软骨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信息。CT可鉴别喉癌与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结核。结论:CT是术前全面评价喉癌的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对正确选择外科手术方案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祝琳 《西南军医》2008,10(4):7-10
目的研究S100A2蛋白在喉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其在喉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手术切除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喉鳞癌(LSCC)患者病理组织石蜡标本作为实验组,另取40例同期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无肿瘤浸润的癌旁喉粘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所有石蜡标本按4μm连续切片2张,其中1张HE染色,另外1张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100A2蛋白的表  相似文献   

18.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方法及利弊。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20例),全麻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0ug/kg,丙泊酚1.0mg/kg,司可林1.0mg/kg,在药物完全起效后行LMA和TT置入。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以及术后拔除LMA(TT)后的MAP、HR、SpO2的数值,并对置入LMA和TT的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及LMA(TT)置入前的MAP、HR、SpO2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置入后和术后拔除LMA(TT)时LMA组的MAP、HR显著低于TT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装置使用简单、无创伤,对大多数成人和小儿都适用。若掌握好喉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