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改良式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在同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定位及其神经功能重塑的研究.方法 2007年7月至12月以改良式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3.0 T磁共振仪行大脑运动功能磁共振(fMRI)检测.受检者分别行双侧上肢屈肘运动,使用BOLD序列,检测双侧上肢运动在健侧大脑半球的皮质投射区.结果 6例行改良式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有5例检测出对侧肢体运动fMRI代表区,其中3例得到双侧上肢在健侧大腑皮质的运动代表区.同侧上肢运动定位区出现在第一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和顶后小叶皮质.结论 在人类一侧大脑半球切除后,健侧大脑半球存在支配同侧肢体运动的功能区,有神经运动功能的重塑发生.神经运动重塑的结果可能与手术术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颅内蛛网膜囊肿常见部位依次为颅中窝、颅后窝、大脑半球凸面、四叠体池,还可见于鞍上、鞍内等部位.其中,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囊肿(半球蛛网膜囊肿)约占到颅内蛛网膜囊肿的5%[1-3].对于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囊肿,由于其发病率较低,目前国际报道使用神经内镜治疗该囊肿的文献极少,至今累计文献报道仅20余例[4-8].贵阳脑科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对4例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囊肿行内镜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脑半球切除术(Hemispherectomy)又称大脑半球皮质解剖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顽固性癫痫且结构性病变局限于一侧者.本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4月共实施大脑半球切除手术麻醉30例,现就麻醉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行改良式大脑半球切除术,并对其结果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36例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34例(94.4%)得到完全控制。30例(83.3%)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与术前相比无增多和加重,其中5例(13.9%)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所有患者神经心理学评价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对广泛大脑半球病变伴顽固性癫痫的患者,行大脑半球切除术,可使癫痫发作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使神经心理学评价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皮层电极监测下大脑半球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脑皮层电极监测下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做好脑电监测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腰大池引流的护理、头部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癫痫发作监测等,加强出院指导。结果术后8例患者无癫痫发作,3例术后1周内出现类似痉挛发作,均在1个月内消失;4例患者偏瘫无加重,7例瘫痪肢体功能有所改善。结论完善的术前脑电监测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对患者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出血量的统计及输血策略。方法记录2014-12—2015-12收治的每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 96例患者中,出血量150~2 400 m L,平均468.37 m L。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出血397.32 m L,颅脑损伤清创术为682.34 m L,脑脓肿穿刺引流术为512.41 m L,大脑半球切除术为497.86 m L,脑囊肿摘除术为443.75 m L,颅内血管手术为604.53 m L。颅脑损伤清创术出血量与颅骨骨瘤切除术、脑脓肿穿刺引流术、大脑半球切除术和脑囊肿摘除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出血量为613.55 m L,高于非急诊手术(401.62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和急性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多,可根据不同患者进行的不同手术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相应的输血策略,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在颈胸椎手术硬膜损伤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5月~2009年12月共行颈胸椎手术557例,共发生1l例手术中硬膜损伤.对硬膜裂口<1cm的7例患者采用直接缝合修补硬膜;对硬膜缺损的4例患者以及直接缝合硬膜后出现皮肤、皮下脑脊液漏的3例患者采用人工脑膜修补硬膜,术后均予头高脚低位和伤口加压包扎治疗.统计不同手术节段范围和手术入路时硬膜损伤的发生率.[结果]4例硬膜缺损患者用人工脑膜修补硬膜,手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7例直接缝合硬膜的患者中,4例治愈,3例手术后出现伤口持续性脑脊液漏,经人工脑膜修补硬膜,封闭椎管,获得痊愈.多节段颈胸椎手术中硬膜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单节段患者.[结论]人工脑膜修补硬膜,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颈、胸椎手术中硬膜破损所致术后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125例行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出现的5例医源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脾损伤患者中腹腔镜胃手术4例,腹腔镜结肠手术1例;按Pachter脾损伤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治愈,电凝止血1例,小纱布压迫加电凝加止血纱布压迫止血4例.结论 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发生的脾损伤多为表浅的Ⅰ、Ⅱ级损伤,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8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患者,病变位于中脑背侧和背外侧的2例,延髓腹侧和背侧各1例,位于桥脑中脚1例,其余例均位于四脑室底、桥脑背侧.总结影像学特点、手术指征,探讨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结果 18例患者均全切除病变,无临床死亡,术前Glasgow Outcom Scale (GOS)评价,5级9例,4级8例,3级1例,无1、2级患者.手术时机多选择于出血后2~4周.手术入路选择:中脑背侧及背外侧者采用经枕下小脑幕切开入路,桥脑中脚选用乙状窦后入路,延髓腹侧病变经远外侧入路,对于四脑室底、桥脑背侧的病变,均采用后颅凹中线入路.术后长期随访按照GOS,显示患者术后恢复5级患者为10例,4级患者7例,3级1例,无2、1级患者.结论 BSCM是可以手术治疗的.严格的掌握手术指征,术前GOS评价,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监测和术中精细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达到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后远期患者进行双上肢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探讨剩余半球脑功能及运动传导通路.方法 以5例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头部散在5点进行经颅磁刺激,取双上肢肱桡肌和拇短展肌作为靶肌分别记录肌肉静息和收缩时运动诱发电位.结果 静息刺激时,部分患者患肢靶肌肉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部分患者肌肉静息或收缩时刺激间一位点可同时在双侧同名肌肉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结论 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存在支配同侧肢体运动的运动中枢及皮质脊髓联系的同侧传导通路,提示其患肢的运动功能有恢复的潜能.镜像运动的发生可能与双侧肢体运动皮质中枢的重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