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丽萍 《海峡药学》2012,(10):251-253
目的比较甘草酸二铵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治疗药源性肝损害的疗效及经济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B组(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A、B两组的成本-效益比值分别为2.25元、7.88元。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肝损害更有效、更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用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86例,根据患者就医先后顺序编号(1~86号),其中1~43号予以异甘草酸镁治疗设为异甘草酸镁组,44~86号予以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设为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甘草酸镁组显效率为76.74%,高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的55.81%(P<0.05);治疗2周后,异甘草酸镁组ALT、TBIL水平低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P<0.05);异甘草酸镁组SOD、NO水平高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种甘草酸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药物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选用甘草酸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适应证的患者176例,分为A组(预防性使用异甘草酸镁,45例)、B组(预防性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组,44例)、C组(预防性使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45例)与D组(未预防性使用保肝药,42例),运用成本-效果与增量成本-效果比分析评价药物经济学,并对其敏感性分析.结果:A、B、C、D组4种预防方案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5.56%、86.36%、75.56%、69.05%及86.67%、75.00%、66.67%、28.57%;A、B、C、D组4种预防方案的成本分别为1705.84元、1651.38元、1682.39元、2837.87元;A、B、C、D组4种预防方案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的C/E值分别为1785.10、1912.20、2226.56、4109.88及1968.20、2201.84、2523.46、9933.04;C组与D组为绝对劣势方案.如果决策者认为平均增加一个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及显效的最大支付意愿值分别大于591.96元、466.67元是值得的,则A方案最经济,反之则B方案最经济,敏感性分析与结果保持一致.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预防药物致肝损伤时,可以依据患者的支付意愿来选择保肝药,鼓励选择异甘草酸镁.  相似文献   

4.
孙桂君  王艳 《中国药房》2009,(17):1281-1283
目的:评价6种用药方案治疗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害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应用化疗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的269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C、D、E、F组,分别应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D、E、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5.00%、86.05%、84.78%、87.50%、85.42%,成本分别为798.28、311.08、859.88、918.68、1092.28、1319.0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70.82、414.77、999.28、1083.60、1248.32、1544.23;A、C、D、E、F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22.62、4966.52、6212.68、6249.60、9673.70。结论:A组方案为治疗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害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3种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为A组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1组为B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组为C组采取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各30例。结果 C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之A组及B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A组比较,B组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提示C组最高,B组其次,A组最低(P<0.05)。结论 3种甘草酸制剂中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最为理想,临床可优先选择该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与复方甘草酸苷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7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拉米夫定治疗为A方案,复方甘草酸治疗为B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在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方面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方案达到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成本最低。结论 在其他因素相同情况下,应优先选择B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20例肺炎患儿按治疗时所选的抗菌药物分为A(头孢甲肟组)、B(头孢唑肟组)、C(头孢美唑组)3组,观察其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 3组的成本分别为481.6、282.8、418.6元;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85%、77.5%(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35.11、332.71、540.13;A、C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3 976.00、1 810.67。结论:B组方案较经济,但C组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稀释后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症状恢复情况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纳差、乏力、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等临床症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陈金强 《中国药业》2013,22(4):27-2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和血浆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IL-2显著升高(P〈0.05),IL-6、TNF-α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可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并增强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甘草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嫦珍  王也  裘国丽 《中国药业》2010,19(11):83-83
目的比较不同甘草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5例患者随机分成异甘草酸镁(100mg/d)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80mL/d)组(B组),甘草酸二铵(150mg/d)组(C组),均静脉滴注给药,疗程1月。结果 3种药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1.18%,78.72%,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与C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类药物是有效的抗炎、保肝、降酶药物,异甘草酸镁作为新型的甘草酸类药物,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6例采用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2组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72.22%,对照组有效率为4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掌跖脓疱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0例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均用2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0%、24.0%,总有效率分别为96.0%,60.0%,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3种中成药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建青  尹雪冰  梁佳  曾强  朱澜  康红  业明 《中国药房》2005,16(14):1069-1071
目的:评价3种中成药治疗失眠症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78例门诊失眠症患者随机接受舒眠胶囊(A组)、甜梦胶囊(B组)、复方枣仁胶囊(C组)治疗,以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的总成本(C)分别为288.20、163.08、139.22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减少量(E1)分别为5.15、8.88、11.84,有效率(E2)分别为26%、46%、64%;平均成本-效果比C/E1分别为55.96、18.36、11.76,C/E2分别为11.08、3.55、2.18;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1分别为—22.27、—8.06,ΔC/ΔE2分别为—3.92、—1.33。结论:3种中成药中,复方枣仁胶囊治疗失眠症较经济。  相似文献   

14.
谢飞  李飞 《中国药业》2013,(20):91-92
目的评价3种口服保肝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效果。方法将2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程均为24周。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A组、B组、C组成本分别为4362.624,3024,2469.6元,有效率分别为80.43%,79.57%,78.26%。结论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姚楠 《北方药学》2020,(2):33-34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与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ALT及AST水平下降幅度均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0%(37/40),相对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在常规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基础上辅助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能够加快恢复,降低ALT及AS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晓丽  柳盛  张秋璐 《中国药师》2005,8(9):770-77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除给予常规护肝药物外,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转率、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草酸二胺、复方甘草酸单胺、异甘草酸镁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分析1100例采用上述3种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患者的血钾水平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患者之间低血钾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各组在治疗前、后血钾平均水平值无明显变化,复方甘草酸单胺组、甘草酸二铵组的患者血钾水平值降低,其发生率分别为5.07%(36/710)和5.75%(16/278);异甘草酸镁组无低血钾发生;经统计学分析,异甘草酸镁组血钾水平值明显低于复方甘草酸单胺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女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体质量低于60k患者血钾水平值明显高于60k以上患者;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高,其差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制剂对患者血钾水平值无明显影响,异甘草酸镁组致低血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复方甘草酸单胺组和甘草酸二铵组,低体质量的女性患者易导致低血钾,治疗中应密切关注血钾水平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都给予基础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α-2b干扰素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α-2b干扰素单药治疗。观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年肝功能及主要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药随访1年后,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转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增强抗病毒作用并且改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甘草酸单铵结合低能量氦-氖激光,观察治疗银屑病患者。方法6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同时用甘草酸单铵静脉滴注,共36例;B组仅用甘草酸单铵,共26例。通过30d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2.2%,其中A组有效率88.9%,B组73.1%(经Ridit检验,U=2.76,P<0.01),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甘草酸单铵结合氦-氖激光治疗银屑病,比单用甘草酸单铵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4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艳  许应强  陆英  林存鑫 《中国药房》2006,17(13):991-993
目的:评价4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23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银杏达莫)、B(葛根素)、C(血塞通)、D(复方丹参)4组,分别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法进行分析。结果:A、B、C、D组成本分别为3 648.51、3 320.91、3 003.81、2 438.91元;有效率分别为91.67%、84.21%、86.44%、65.4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9.80、39.44、34.75、37.26;A、B、C组相对于D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46.13、47.01、26.91。结论:C组血塞通方案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