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为儿童肾病综合征合理选用激素给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5例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病例资料,其中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33例,泼尼松常规疗法32例,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和泼尼松常规治疗诱导缓解,在两组患儿蛋白转阴后,均继续予泼尼松维持及减量常规治疗1~2年后停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泼尼松常规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冲击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可稳定缓解症状,提高完全缓解率,短期使用未增加不良反应,却能减轻中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建议初次使用的患儿,可用足量激素治疗12周,总疗程应至少大于1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强龙与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强龙组和强的松组,每组各37例。两组均首先给予恩替卡韦治疗2周,2周后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治疗,强的松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肝功能、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T淋巴细胞亚群;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月、6个月时甲强龙组24h尿蛋白均低于强的松组(P<0.01),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强的松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ALT、AST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甲强龙组与强的松组相比较两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6个月CD8+T细胞与治疗前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且甲强龙组与同期强的松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甲强龙组肾脏临床治疗缓解率显著高于强的松组(P<0.05);两组肝脏治疗应答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相对于强的松联合恩替卡韦可提高缓解率和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儿童肾病综合征合理选用激素给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5例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病例资料,其中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33例,泼尼松常规疗法32例,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和泼尼松常规治疗诱导缓解,在两组患儿蛋白转阴后,均继续予泼尼松维持及减量常规治疗1-2年后停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泼尼松常规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冲击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可稳定缓解症状,提高完全缓解率,短期使用未增加不良反应,却能减轻中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建议初次使用的患儿,可用足量激素治疗12周,总疗程应至少大于1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疗效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方法 :总结了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 30例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经验。甲泼尼龙 15~ 30 mg/ ( kg· d) ,共 3天 ,间歇 4~ 7天后用第二个疗程 ,疗程间隙期用泼尼松 1.5~ 2 mg/ ( kg· d)口服 ,疗程结束后 ,泼尼松按中长程疗法治疗。 结果 :30例肾病综合征 14例完全缓解 ,4例部分缓解 ,总有效率为 6 0 % ,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对 Ms PGN、MPGN、MCNS更佳  相似文献   

5.
楚海峰  初玉芹  田颖  李凌波 《吉林医学》2006,27(9):1088-1088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胺冲击治疗,B组给予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结果:A组28例患儿中14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8.57%。B组7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53.57%。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P和CTX联合应用冲击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CTX冲击疗法,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与口服足量泼尼松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试验组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例试验组患儿中,3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因感染而中断治疗,其余17例患儿均完成治疗并缓解,尿蛋白转阴平均时间为(4.8±0.2)d,对照组全部完成治疗并缓解,尿蛋白转阴平均时间为(8.3±0.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缓解后3个月内的再次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皮下脂肪厚度和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而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和身高则均无变化。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口服足量泼尼松治疗相比,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加快激素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尿蛋白转阴时间,但是治疗期间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从而对治疗的实施和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临床治疗时应该要谨慎使用,同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加以预防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应用泼尼松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缓解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总缓解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完全缓解时间为(7.5±0.7)d,对照组患儿的完全缓解时间为(9.7±2.2)d,观察组患儿的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7%,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儿在体重、腰椎间骨密度、身高等临床指标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皮下脂肪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小菊 《中外医疗》2014,(19):104-105
目的 观察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5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将这52例患儿再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泼尼松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儿完全缓解时间为(10.34±3.42)d,观察组患儿完全缓解时间为(7.37±1.36)d,观察组患儿完全缓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短(P〈0.05);对照组显效的患儿有7例,有效的患儿15例,无效的患儿4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显效的患儿有9例,有效的患儿15例,无效的患儿2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P〈0.05);对照组发生高血压的患儿有1例,感染的患儿有3例,尿糖异常的患儿2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3.07%,观察组无患儿发生高血压,2例患儿发生感染,1例患者发生尿糖异常,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1.5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良好,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缩短了起效的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率,在临床上若无甲基强的松龙禁忌症是可以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陈彦  黄建萍  丁洁 《中国医刊》2006,41(2):41-44
目的通过获取雷公藤治疗肾病综合征相关文献,对雷公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同方案进行评价。方法检索从各医学数据库起始年限至2004年的中英文文献,按照循证医学文献质量分级筛选符合条件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筛选后中文13篇、英文1篇符合纳入标准,文献质量分级均为Ⅲ级。①单用常规剂量1mg/(kg·d)雷公藤:总有效率84.6%,复发率54.5%。②常规剂量雷公藤合用泼尼松:总有效率88.7%,复发率26.8%。雷公藤疗程3~6个月与6~12个月组比较,有效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泼尼松初始剂量2mg/(kg·d)与1mg/(kg·d)组比较,有效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剂量雷公藤合用泼尼松与单用泼尼松比较,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常规剂量雷公藤合用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合用泼尼松两组比较,有效率、复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用双倍剂量雷公藤2mg/(kg·d),总有效率90.3%,复发率19.1%。④雷公藤对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炎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⑤常规剂量雷公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双倍剂量(P<0.01)。疗程3~6个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6~12个月(P<0.01)。结论常规剂量雷公藤合用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并可以明显减少复发,雷公藤疗程3~6个月或6~12个月、泼尼松初始剂量1mg/(kg·d)或2mg/(kg·d)有效率及复发率相近,但雷公藤长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单用双倍剂量雷公藤疗效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唐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6,(8):1024-1025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口服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组(MP+PD组)、口服甲泼尼龙组(MP组)、口服泼尼松组(PD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组完全缓解率优于常规甲泼尼龙组及常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减少方面优于泼尼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在激素相关并发症减少方面优于泼尼松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较单用能更好地使患者达到 完全缓解,且能减少激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廖冰  杨帆  蒋东波  姚春蓉 《四川医学》2014,(9):1168-1170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以甲强龙(甲强龙琥珀酸钠)40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配以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予以泼尼松1mg/(kg·d),晨起顿服,配以潘生丁50-75mg,3次/d。结果 A组治疗效果均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结论 甲强龙+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 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依病理类型分为2组,A组应用糖皮质激素,B组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加细胞毒类药物。再将上2组各随机分为2组,即甲泼尼龙组(治疗组)、口服泼尼松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较常规泼尼松疗法在病情缓解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较常规泼尼松应用能较快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朱桂芹 《医学综述》2014,(9):1692-1694
目的探讨大剂量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四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ITP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患儿分为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组、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和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组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及泼尼松维持治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患者接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及泼尼松维持治疗;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组患者接受口服大剂量泼尼松冲击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计数(PLT)、不良反应情况及花费。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0.574,P>0.05);治疗第12周及治疗完成后,三组患者的PLT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治疗第12周及治疗完成后三组患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5、0.887、0.802,P>0.05),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组患者的花费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低于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组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P<0.05)。结论大剂量口服泼尼松冲击治疗ITP的疗效堪比传统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较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糖皮质激素(GC)诱导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泼尼松组和甲泼尼龙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转阴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甲泼尼龙组尿蛋白转阴时间为(6.3±1.6)d,24 h尿蛋白定量为(128.3±23.6)mg,泼尼松组尿蛋白转阴时间为(11.5±1.4)d,24 h尿蛋白定量为(289.5±31.7)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48/51),泼尼松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6%(2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有一定差异,肾病综合征诱导治疗期选用甲泼尼龙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组(观察组)22例、口服泼尼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A)21例和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组(对照组B)21例,观察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达到缓解所需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比对照组A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缓解所需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A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较标准泼尼松疗法能快速诱导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缓解,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的转阴时间,且较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水钠潴留作用小,价格便宜,在基层医院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尿蛋白及血浆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依病理类型分为2组,A组应用糖皮质激素,B组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加细胞毒类药物。再将2组各随机分为2组,即应用甲泼尼龙组(治疗组)、口服泼尼松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较常规泼尼松疗法,在尿蛋白的减少机血浆白蛋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较常规泼尼松应用能较快的减少尿蛋白及提高血浆白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和泼尼松在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了近三年来,在我院就诊的1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甲泼尼龙或泼尼松治疗者,将其分为甲泼尼龙组和泼尼松组,比较两者在足量激素使用期、减量期及维持缓解期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的不同。结果甲泼尼龙组及泼尼松组均有明显的感染发生率,但在激素减量阶段甲泼尼龙组较泼尼松组有更高的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在原发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更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69-71+74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收治的初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4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醋酸泼尼松组和甲泼尼龙组,每组20 例,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激素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尿蛋白转阴时间。结果 甲泼尼龙组患儿的激素敏感率[95.0%(19/20)]显著高于醋酸泼尼松组[80.0%(16/20)](P<0.05),复发率、频复发率[65.0%(13/20)、30.0%(6/20)]均显著低于醋酸泼尼松组[80.0%(16/20)、45.0%(9/20)](P<0.05)。甲泼尼龙组患儿的多毛、兴奋表现、柯兴综合征发生率[40.0%(8/20)、90.0%(18/20)、70.0%(14/20)]均显著高于醋酸波尼松组[15.0%(3/20)、20.0%(4/20)、45.0%(9/20)](P<0.05)。甲泼尼龙组患儿的尿蛋白转阴时间显著短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醋酸泼尼松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尿蛋白转阴时间,但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