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16例患者有甲减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的同时,均伴有心脏增大和(或)心包积液,用左旋甲状素片(LT4)替代治疗有效。结论甲减性心脏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孙少俐  林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35-136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人甲减性心包积液的认识。方法对12例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12例患者均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经治疗8~12周后,12例患者甲减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消失,血清T3、T4及TSH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患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对确诊病例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李赛  张强  叶伟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01-101
目的通过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甲减性心包积液的认识。方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并心包填塞患者进行心包腔穿刺抽液及甲状腺片治疗。结果患者心包积液消失,FT3、FT4及TSH明显好转。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起病隐袭,临床上应重视本病的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心)是因甲状腺激素不足或缺如引起代谢障碍,以心血管异常为突出表现,如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甲减病情多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漏诊。就本院近2年误诊的2例甲减心患者予以回顾分析,以期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心包积液及心肌酶改变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导致心包积液及心肌酶改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6例甲减并发心包积液及心肌酶改变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探讨心包积液量与心肌酶改变的关系.结果 (1)临床表现:甲减表现有畏寒、乏力(26例),体质量增加、食欲减退、皮肤姜黄、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20例),月经紊乱(18例),皮肤粗糙、毛发稀疏缺乏光泽、呆钝(16例);心脏损害的表现有心音低钝(18例)、活动后心悸、气短(6例)及心律不齐(3例).(2)22例患者有心包积液,24例有心肌酶改变,且心包积液量与心肌酶改变无相关性(rs=-0.0778,P>0.05).经过8周的治疗,甲减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X线胸片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亦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甲减可致心包积液及心肌酶改变,对于不明原因的大量心包积液及严重心肌酶改变但心包填塞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考虑到甲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性心脏病)误诊的原因,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2例原发成人甲减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脏病做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原发性成人甲减性心脏病临床甲减症状常不典型,而心血管症状、体征多明显,更易误诊、漏诊。结论:临床上对心血管病患者尤其合并一些非特异性关头,按心脏病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到甲减性心脏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误诊分析(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减心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甲减心误诊患者的临床材料.结果:本组19例误诊为冠心病6例,误诊为心包积液、心衰3例,误诊为慢性肾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贫血性心脏病2例.误诊时间在2个月~3.5年.明确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诊断后即给予甲状腺片或L(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治疗(1~3)个月病情明显改善经(3~6)个月甲状腺制剂达稳定维持量.TSH控制在(4.0~7.0)mU/L,FT4基本恢复正常.随访(1~4)年,病情控制良好,症状和体征消除,心电图心律失常消失,B超检查心包积液吸收.结论:甲减心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于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对1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患者用甲状腺片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包积液消失,FT_3、FT_4及TSH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并非少见,临床上重视本病的诊断且避免漏诊或误诊,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包积液15例。临床特点:平均基础代谢率降低不如单纯甲减明显。积液进展缓慢,部分患者无胸闷、心悸症状,少量积液胸片及心电图还可以正常,易致漏诊,常因浮肿而诊断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甲减表现常不典型,心包积液还可单独存在,易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_4检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在本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应用甲状腺片治疗,平均积液消失时间为34.7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特殊临床表现,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近10年来门诊和住院的66例甲减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并分析其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甲减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结论 对临床常见病不能解释的症状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诊治经验。方法结合2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除一般表现外,部分患者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为主,易误诊,治疗应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为主。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合理治疗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将甲状腺机能减退 (简称甲减 )致心肌、心包、冠状动脉的改变者称为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 (简称甲减心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 :心包积液、心功能下降、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等。无显著特异性 ,易误诊为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及冠心病 ,尤以老年病人甲状腺机能减退表现不明显者更易误诊 ,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就有关甲减心的病因、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综述如下。1 病 因同甲减 ,为多种因素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1] 。主要有 :原发性、垂体性、下丘脑性及甲状腺激素抵抗等。2 机 理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误诊原因,为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漏诊率. 方法 以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临床随访资料齐全的6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误诊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特征,针对每种误诊情况整理资料并讨论其误诊原因. 结果 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判断,对心脏疾病、、血液病、贫血、肾病、以及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总误诊率为33.87%,其中心脏疾病最高,为8例,12.90%. 经过治疗及转归,除1例因纠正低鈉血症并发髓鞘中央溶解症外,其余预后良好. 结论 临床上甲减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应深入识别甲减各种不典型表现,配合检查,综合分析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特点,提高糖尿病肾病合并甲减的诊治水平.方法 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常规行甲状腺功能监测.结果 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蛋白尿期合并甲减23例,发生率为24.0%,经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患者水肿、贫血、便秘等症状明显好转,心包积液消失.结论 甲减是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的常见并发症,应加强糖尿病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减少甲减的漏诊,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搜集2000年2月—2016年5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胸腔积液患者256例的临床资料,最终确诊为甲减致胸腔积液26例。其中,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结果 26例患者发病年龄40~72岁,病程1.5~12个月;可表现活动气喘、胸痛、咳嗽、乏力,仅3例合并黏液性浮肿。胸腔积液可表现为双侧,亦可表现为单侧。胸腔积液多合并心包积液或腹腔积液,仅6例表现单纯胸腔积液。12例患者合并肺实变,部分患者胸腔积液量少但肺实变面积较大。胸腔积液生化检查可为渗出液,亦可为漏出液,或介于渗出液及漏出液之间。细胞学分析单核细胞为主16例,淋巴细胞为主10例。2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乳糜胸,其中1例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明显高于界限值。所有入组患者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胸腔积液均完全吸收,时间14~98(35.6±24.8)d,病情均无反复。结论甲减引起胸腔积液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临床漏诊率高,应作为胸腔积液待查的常规鉴别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乳糜胸及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假阳性,临床医师应注意识别。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3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甲减性心包积液)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989-2008年心包积液患者病历资料,按心包积液是否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分为甲减性心包积液组(观察组)与非甲减性心性心包积液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总结归纳甲减性心包积液临床特征。[结果]甲减组LDH,CK,CK-MB,AST,TG,TC,LDL,HDL,Hb均高于非甲减组(P〈0.05或P〈0.01),且甲减组Hb、心率明显低于非甲减组,甲减组女性多于非甲减组(P〈0.01)。[结论]甲减性心包积液具有血脂、心肌酶显著升高,贫血、心率不增块的临床特征,且患者多见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85~1997年住院资料完整的3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性心包积液患者,女性26例,男性4例,年龄25~72岁。从出现甲减症状到确诊为甲减性心包积液时间:8例为3个月~2年,22例为2~10年。临床表现:除具有甲减...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我皖住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在甲减性心包积液误诊率较高。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诘焕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0):591-592
阐述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诊断标准。对8例患者的发病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其中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马成福 《吉林医学》2014,(12):2601-2601
目的:分析临床中针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漏诊率。方法:选择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37例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误诊原因。结果:在37例误诊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胃痛、恶心、呕吐、便秘、乏力、胸闷、气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等为主;分别被误诊为冠心病13例,胃炎7例,心包积液6例,抑郁症3例,慢性肾炎5例,贫血2例,老年痴呆1例;在给予系统治疗后均没有明显效果,后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最终确诊为甲减,后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够对机体的重要系统造成损害,而且临床症状复杂,极易误诊为消化、神经、泌尿、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耽误治疗最佳时机,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于缺少明确原因的乏力、贫血或浮肿等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