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结合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78例。结果78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治愈率78%,总有效率100%。结论头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金建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44-2945
目的 观察传统推拿手法以正骨复位为主,按动疗法为辅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 在王友仁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53 例.结果 痊愈34 例,占64.15%;好转17 例,占32.08%;无效2 例,占3.77%,总有效率为96.23%.结论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整复手法结合针刺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按揉、滚法等推拿手法结合手法整复,再取患者大肠俞、关元俞、委中、阳陵泉,平补平泻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结论:骶髂关节半脱位是引起腰臀腿痛的主因之一,李永峰教授结合独特的学术思想,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应用手法结合针刺是纠正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主要手段,而且对促进炎症的吸收、疼痛的减轻具有积极意义。经过笔者学习观察李教授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推拿针刺手法并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骶髂关节错位是骶髂关节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影响,造成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衡,导致关节正常结构位置微变和相关组织损伤.临床上此病容易误诊,以致出现长时间顽固性下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笔者运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24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在基层医院采用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骨盆旋转复位法治疗58例骶髂关节错位.结果 58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经手法复位痊愈51例,占87.9%;显效7例,占12.1%.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现任何后遗症.结论 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是目前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实用、速效、无后遗症、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在社区或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后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评价手法复位的效果. 方法 对剖腹产术后骶髂关节错位12例患者的产生原因、手术方法 、手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病因采用手法复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41例,根据受伤部位不同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均进行整复手法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1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结论对骶髂关节错位采取整复手法治疗的效果较好,操作简便,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三步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骶髂关节错位78例运用三步推拿法治疗。[结果]一次手法治愈61例,二次手法治愈11例,三次手法治愈5例,治愈率98.7%。[结论]根据小儿骶髂关节错位的不同分型运用相应的三步推拿疗法治疗疗效肯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紊乱是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骶髂关节解剖形态复杂性及运动功能的的特殊性让它成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作者通过对骶髂关节紊乱生物力学特点的分析及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操作技巧介绍,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思考。  相似文献   

10.
骶髂关节紊乱是引起的下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种之一,我们根据X线片确定骶髂关节紊乱的类型,采用相应的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观察其近期效果满意,远期复发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骶髂关节紊乱症是指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骶髂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微小变化,并有疼痛和功能障碍者。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6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七错位临床疗效观察,并提出施术手法应随着呼吸进行的新观点。方法 采用配合调息,手法整复的方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随机选择门诊和病房病历9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愈70例,占72%;好转22例,占24%;无效3例,占4%。结论 采用配合调息,手法整复的方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骶髂关节错动指数为观察指标,评价巨刺下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的疗效,同时探讨骶髂关节错动指数与骶髂关节错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骶髂关节错动患者30例,予巨刺下髎穴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30天后,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骶髂关节错动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巨剌下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骶髂关节错动指数与骶髂关节错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紊乱是指骶髂关节由于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的影响,使正常关系的骨结构发生位置上的微变和相关软组织损伤。此病在诊治中常被遗漏,即使诊断明确,在手法操作上也很难把握,常常在手法操作后不尽入意。我们采用改良斜扳法对36例骶髂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8岁。于入院前46d顺产一子(生育史4—0—0 4),产后3d起床向右转身时。实觉左臀部剧痛,不能活动,休息数日未见缓解,去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转来我院。既往无外伤及腰臀部疼痛史。查体:左侧骶髂关节稍隆起,压痛明显,叩击痛(+),无放射痛及下肢串麻。骶髂关节扭转及定位试验(+)。骨盆平片双侧骶髂关节密度增大,左下缘边缘不平,左骶髂关节斜位关节间隙增宽。结合体征及X线表现,考虑为左侧骶髂关节半脱位。治疗:手法整复,在左骶髂关节隆起处由背侧向腹侧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彩色超声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血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31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57个骶髂关节和20例健康自愿者的40个骶髂关节.超声探测骶髂关节区域的彩色血流并计算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中,55个骶髂关节显示有血流信号,其中45个骶髂关节血流的RI值是0.53±0.08,另外10个血流信号在频谱多普勒上表现为具有舒张期反相血流.健康自愿者组中,16个骶髂关节显示有血流信号.6个骶髂关节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测得RI平均值为0.97±0.01,另外10例在频谱多普勒上呈现舒张期反相血流.结论 彩色能量图超声可显示骶髂关节异常血流信号,尤其是低阻血流信号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 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 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治疗李杭,沈景元浙江省中医院310006骶髂关节错位是指单侧骶髂关节由于外力作用,扭动髂骨向前外或后内方发生滑脱移位,并造成软组织损伤的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笔者在近10年的临床中遇到31例,均以推拿手法整复,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法调整配合封闭术治疗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接收的50例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生命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手法调整骶髂关节,并辅予封闭术进行治疗,然后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和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6个月,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可达92%.治疗前VAS患者评分为(8.98±2.24)分,而治疗后患者的评分为(2.06±1.21)分,患者治疗前活动能力评分为(2.86±0.34)分,而治疗后的评分为(1.02±0.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骶髂关节错位分型给予手法调整并采取封闭术方法是目前治疗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最有效的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目的性强等特点,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方法:使用西门子Somatom AR CT机扫描,常规从骶髂关节下缘向上连续扫描,层厚5mm,间距5mm.通过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骶髂关节面及邻近软组织变化,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AS):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5例;骶髂关节结核:2例;致密性骨炎:5例.结论: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各不相同,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