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组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良率61.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优良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1,P0.01),治疗组术后中期的临床疗效随访,总有效率仍为96.8%,2例复发,占6.5%,经第2次射频热凝术治疗完全止痛。结论 DSA机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张均迈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700-701
目的利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将7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或封闭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优于对照组(7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三叉神经痛),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7日至2017年10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15例,分别采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对照组)以及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热凝术(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T0、T1、T4的VAS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T2、T3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DSA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射频热凝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术后1 d、3 d、1周VAS评分分别为2.12±0.64、1.04±1.02、0.46±0.3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优良率分别为55.6%、74.1%、92.6%.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年随访22例,优良率86.4%,1例复发,占4. 5%.结论:DSA引导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通过微血管加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试验组,通过射频热凝术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病例报告]给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者为7例,症状改善者为2例,无效者为1例.[讨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疗效可靠及可重复治疗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柔比星联合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柔比星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 d,1、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观察组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多柔比星联合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射频热凝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CT定位,在确保穿刺针准确到位的前提下,进行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凝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疼痛即刻消失率为100%,味觉减退1例,发生率为1.3%。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射频热凝术治疗)与对照组(伽玛刀法治疗),每组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056,P=0.0358)。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13.33%、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43,P=0.0425;字2=4.4444,P=0.0350)。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6、9.76、10.87,P0.05)。结论:应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优良,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记录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头痛生活质量评分上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比对照组24.53%低(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或分支神经阻滞方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1年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1年复发率为29.17%,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使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应激指标、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11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NE、Cor、MPO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尽快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手术创伤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振玲  乔长峰  张学良 《中外医疗》2013,32(15):75-75,77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该院7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以1%利多卡因在A点行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X线引导下取22G10cm射频针进针,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药物或封闭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36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卵圆孔与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运用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B组采用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评分(PSS)、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组内VSA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PSS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疗效相似,但A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结论相比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而言,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更安全及不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5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在神经系统导航引导下,通过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行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59%(50/54);穿刺时血压剧烈上升24例(44.44%),心动过缓6例(11.11%),经对症治疗于术后2~4h恢复正常。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神经系统导航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施行射频热凝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X线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6-2016.10所收治的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X线引导下采用美国施乐辉公司多功能射频热波治疗系统从患者前入路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手术过程中按照患者疼痛分布范围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结果:63例患者手术过程均衡成功,在射频热凝术后1d、3d、6d所有患者VAS评分相比较于治疗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十分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分别于术后1、6、12、18个月随访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疼痛缓解率术后1个月为96.67%(58/60),18个月为98.33%(59/60)。术后1个月55.00%(33/60)患者存在各种并发症,18个月时15.00%(9/60)患者仍有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面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共复发4例(6.67%)。结论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可提高卵圆孔和疼痛神经支的定位准确性,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年龄、症状及基础病变基本相同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疼痛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优于射频热凝术。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刘生刚 《当代医学》2010,16(22):1-2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4例,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将射频热凝温度控制在60℃~80℃,治疗4min~8min。结果 54例中,疗效优48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1例。优良率94.44%。再次射频治疗2例。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射频热凝术是目前国内外三叉神经痛常规治疗中的常用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我们观察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4例,采取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并认真做好治疗过程各环节的护理配合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整体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