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褥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0例产妇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非心理干预组予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产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产妇.结论 产褥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和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1产妇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试验组2产妇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各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1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9.6±3.1)分和(38.1±2.3)分,试验组2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7.1±2.8)分和(46.2±3.1)分,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4.3±2.9)分和(53.1±4.5)分。对照组的满意度30.0%,试验组1的满意度为85.0%,试验组2的满意度为57.5%,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1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55.0%,试验组2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0.0%,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17.5%(P0.05)。结论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褥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产妇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非心理干预组给予产科常规进行分娩而不进行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观察其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产妇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产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产妇。结论产褥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和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杨爱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02-15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分娩全程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分娩全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产妇入院时和出院后1周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心情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比例明显减少,产妇心情愉悦,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态度行为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无痛分娩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密切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2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心理护理,对2组孕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妇围生期给予产前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高顺产率,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红梅 《吉林医学》2012,33(33):7366
目的:对产妇围生期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4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420例孕妇中发生焦虑的有256例,占60.95%,发生抑郁的有101例,占24.05%;产前两组产妇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是孕产妇围生期常见的问题,通过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后大出血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40例分娩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程度,并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分娩后大出血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利于产妇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采用科室自拟问卷调查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产妇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产妇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方法对3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护理支持,观察两组在心理干预后和未干预前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产妇护理中的价值分析。结果产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重要的是心理干预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产妇的病理程度减轻。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产妇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产妇分娩前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孕妇分娩前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为产前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 (H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S)对 119例健康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分娩前有抑郁症状 2 5例 ,占2 1.0 1% ,有焦虑症状 2 9例 ,占 2 4.36 % ;抑郁并焦虑 10例 ,占 15 .13%。分析显示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结论 :处世表现、与父母关系和胎儿情况与产妇心理状态正相关 ,也是产生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分娩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阶段性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减轻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产妇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与分娩方式的关系.为产前、产时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临床依据.②方法 对190 例健康产妇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精神状态.所有产妇以产科常规、家属陪伴进行分娩而不进行干预,观察其分娩方式;按分娩方式分为正常产组、产钳助产组和剖宫产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③结果 190例产妇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占57.39%,其中焦虑发生率为19.89%,抑郁发生率为21.56%,焦虑并抑郁发生率为14.03%,剖宫产组、产钳助产组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产组.④结论 不同的分娩方式影响产妇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娩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焦虑及抑郁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50例。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期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7,P=0.021);观察组轻度疼痛产妇多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产妇均少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在分娩期施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分娩期疼痛程度,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显著的护理成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房风险管理对于产妇心理状况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实施产房风险管理后在我院分娩的1010例孕产妇作为实验组,2011年1~12月在我院采用传统管理并分娩的10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等心理状况评价指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比分娩前有所下降,分娩后实验组产妇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率为0.6%,对照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量为(862.4±78.9)mL,对照组为(1139.6±98.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4%,对照组为8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及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60例脑卒中后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及其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较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张晗  谷明 《中外医疗》2013,32(4):169-169,171
目的分析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246例初产妇,采取心理护理的设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观察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和不同护理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心理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和产后出血情况3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期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减少,且对掺乎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良好且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产时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产妇接受正常分娩,观察组在正常分娩时联合产时心理护理.分析对比2组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产妇采取产时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分娩结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何敏 《中外医疗》2014,(15):166+168-166,16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心理护理为主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的产后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济宁市产妇心理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围产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状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济宁市中区三所医院中住院的所有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505名产妇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6.5%,焦虑者占18.8%.文化程度(r=-0.148,P<0.01)、别人的照顾(r=-0.0178,P<0.01)、职业是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性因素而担心手术影响胎儿智力(r=0.167,P<0.01)、分娩方式是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结论 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对围产期妇女进行卫生保健和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水英  文斌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70-2971
目的:了解心理辅导对将要进行带教的精神科护理老师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名精神科护理老师进行测评,并对她们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辅导后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后对照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老师在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辅导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心理辅导前的焦虑、抑郁评分(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心理辅导的开展有利于缓解精神科带教老师的心理压力,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