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20例正常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设置专门的单间待产室,内设沙发、家具、电视、音响等设备。在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立即送到产房进行待产直至产后2 h,均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丈夫可同时陪伴在场,实施全产程的支持和帮助。对照组产妇住院待产,由当班护士统一负责各产妇的常规护理工作,进入产程在宫口开至3cm时交助产士在分娩室负责观察产程、接生。结果两组比较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情况等。结论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的服务模式,有助于母婴健康及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住院患者足月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研究组在产妇宫口开大至3cm后送进产房待产,无家属陪伴,由助产士护理陪伴,由一对一的全程服务.结果对50例足月妊娠的孕妇分娩研究:研究组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5例,平均产程8±0.64小时,无新生儿窒息,对照组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15例,平均产程12±0.68小时,新生儿窒息一例.结论两组对照结果,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而且产后出血少,自然分娩率提高,剖腹产率明显减低,新生儿Apgar评分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产科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有助于母婴健康,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产时服务质量 ,切实做到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起打破传统的工作时间 ,实施弹性工作制 ,开展一对一全程专责陪伴分娩 (观察组 )。并与 2 0 0 1年实行固定排班 (对照组 )期间比较护理工作效率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每护理日接生数和产妇产后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 )。结论 :助产士弹性工作制有利于合理利用产房有限的人力资源 ,有效减少正常排班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闲时间 ,提高产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提高产妇满意率 ,更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伴加体位管理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加体位管理方式分娩,对照组采用由轮班助产士按照常规监测与护理的方式分娩。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助产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正常分娩率、平均分娩时间、对助产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加体位管理的分娩模式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自然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时全程陪伴分娩的效果。方法转变产时服务模式,产妇临产后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指导,使其轻松愉快度过分娩。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Apgar评分〈7分者低于对照组,48h内奶少、无奶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陪伴分娩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一对一全程陪护伴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从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全程陪护伴分娩的方式,执行一名助产士专门为一名产妇提供全程服务,给予多方面生育指导,直至分娩后2h返回病房。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护理分娩的方式,在产妇宫口开大3 cm后送入产房,由轮班助产士在产房中处理;详细评估两组分娩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等多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科实施一对一全程陪护伴分娩的服务模式,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效提高了产程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陪伴分娩致助产士焦虑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洁 《安徽医学》2002,23(3):60-61
2001年10月,我院产房全面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担任陪伴分娩的导乐士,由产房14名助产士轮流承担,其中有8名助产士24小时在家待命,只要有产妇宫口开2cm以上,随叫随到,并对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做到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执行助产操作过程以确保母婴安全;随时安慰、鼓励产妇,稳定情绪,以减轻恐惧心理;适时按摩减轻产时疼痛;协助产妇进食补充能量,从而促进了产程进展.通过月余实践,共陪伴分娩186例.  相似文献   

8.
罗春 《海南医学》2008,19(11):111-112
目的 探讨产时护理模式改变后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5月-2007年4月在家属陪伴分娩、助产士一对一的全程助产责任制、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三者结合同时应用于1588例产妇为试验组;设上一年度同期1642名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产时服务模式改变后.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也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时护理模式的改变可明显提高产房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单胎头位足月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人,观察组的产妇由一位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伴分娩,对照组(传统式陪产组)则多个产妇由一组助产士进行产程处理与观察,收集一定的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产妇在顺产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综合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妇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结论 产时由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程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房护理,并无家属陪同;观察组则给予产妇全程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并且允许家属全程陪伴。比较2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孕产妇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全程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明显提高分娩质量及自然分娩成功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新生儿危险性降低,有助于母婴健康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5月,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600例为观察组;2007年1-8月采用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调查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产程缩短(P〈0.05),且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士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减少医疗干预,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6月实行一对一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552例为观察组,2004年6~12月未采取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485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产妇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一对一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服务模式可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助产士温馨陪伴分娩对二胎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护理方法为常规助产护理,而实验组产妇需要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温馨的陪伴护理.观察两组二胎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高龄产妇比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低.结论: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进行一对一的全全程温馨陪伴的护理方式,使二胎高龄产妇剖宫产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缩短了生产过程,更好地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助产士陪伴全程分娩镇痛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助产士陪产全程实施分娩镇痛的128例作观察组;随机选取未实施镇痛分娩的128例作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程镇痛分娩,由助产士进行陪产护理、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等。对照组按正常产程常规观察。结果与结论助产士陪护全程镇痛分娩的产妇,能及时做好个性化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紧张焦虑情况可提高镇痛效果,正确指导产程,及时发现异常,报告产科医师积极处理,促进产程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产妇行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化护理。比对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质量及初产妇泌乳功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和分娩质量及初产妇泌乳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效果优于常规基础护理效果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1231例足月初产顺产妇,分为观察组620例和对照组611例。观察组实行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服务;对照组按传统助产模式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的运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属陪伴产妇分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允许一位家属穿产房专用衣、裤、戴口罩及帽子进入家庭分娩室陪伴产妇分娩,每位产妇由1名助产士负责全程监护、接生。随机抽取180例陪产者为观察组,再抽取180例无陪产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短,产后出血显著少,剖宫产率明显低,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医院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属陪产是必要的,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行正常的护理人员轮班制度,而实验组产妇则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协助产妇分娩,待产妇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出现分娩并发症的比例以及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后出现疼痛、产后出血、异常产程和负性情绪、胎儿窒息以及早产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产妇的满意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一对一全程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产妇并发症,更有益于胎儿的健康分娩,提高产妇满意度,有利于母婴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可适当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产妇实施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应用前,选择350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应用后,选择352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价应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效果。结果应用后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9.54%,明显高于应用前97.83%的自然分娩率(P0.05);应用后产妇各产程时间明显比应用前短,产妇产后2h出血量比应用前少,新生儿Apgar评分比应用前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助产士的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及改善母婴产后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助产士有效沟通对自然分娩软产道裂伤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将200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产妇进入产程后由当班的助产士进行常规护理和接产。观察组产妇由接受过沟通培训的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给予一对一有效沟通全程陪伴护理及接产。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人性化服务以及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产妇的软产道裂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专职助产士有效沟通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能够及时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鼓励及指导产妇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分娩过程,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从而降低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