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护民  严熙军 《中国现代医药》2010,27(13):1239-1241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8例确诊为MCRC患者为研究对象。西妥昔单抗每周给药,首剂负荷量为400 mg·m-2,维持量为250 mg·m-2;联合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5-氟尿嘧啶60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2周为一个周期。完成两个周期的化疗以后,评价疗效,观察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39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0例,总有效率81.3%,疾病控制率100.0%,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是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的化疗方案治疗MCRC可获得较高有效率,延长了疾病进展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2,单独采用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和试验组(n=42,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存在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head and neck,SCCHN)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的SCCHN患者中,局部晚期占2/3,其中超过半数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局部晚期SCCHN的疗效及生存问题长期存在若干瓶颈亟待突破,单纯放疗临床预后不理想,同步放化疗提高局部控制率,但带来相关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TM,IMC-C225,C225)是一种重组人鼠嵌合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可以高度特异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结合,诱导一系列有益的细胞反应,增加肿瘤的放化疗敏感性.EGFR在SCCHN的表达率可达95%以上[1],为西妥昔单抗在SCCHN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近  相似文献   

4.
赵波涛 《江西医药》2010,45(4):337-338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全组共9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果其中PR2例,SD5例,PD2例,总有效率28.57%,疾病控制率71.43%,中位生存期18周。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除痤疮样皮疹外,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晚期患者能适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伊利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与单用FOLFIR1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入选治疗组.治疗组:西妥昔单抗先于化疗药物前使用,两者相隔1h以上.首次静滴西妥昔单抗400 mg·m-2,持续静滴120 min,以后每周250 mg·m-2,持续静滴60 min,共用6~12次.对照组33例,单用FOLFIRI方案进行化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临床有效率2组分别为52.9%和39.3%,联合化疗方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方案(P<0.05).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泻、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等,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典型毒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发生率是8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近期疗效显著.较单用FOLFIRI,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和表阿霉素(Epirubici,EPI)联合应用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噻唑蓝)比色法测定C-225和EPI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C-225和EPI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C-225和EPI具有协同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内Caspase-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妥昔联合GP(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评价近期疗效及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EA、CA-125、EGFR水平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药物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疗效满意,对降低患者肿瘤相关指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结合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确诊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予FOLFOX4方案化学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收治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在治疗第1、2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300 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在第1、2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400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500 mg/m~2,首次静脉滴注时间2 h,其后静脉滴注时间1 h,1次/周。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0.5%、52.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0.3%、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皮疹总发生率分别为8.11%、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与贝伐单抗联合FOLFOX4两种方案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至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野生型KRAS晚期直肠癌患者7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C 3组,A组23例单纯利用FOLFOX4方案治疗,B组27例采用贝伐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C组25例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比较各组临床有效率,观察每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后,计算各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3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13.04%、51.85%、60.00%,AB、A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91%、88.89%、92.00%,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中位PFS分别为8.2、10.1、9.4个月,3组间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和呕吐,另外偶发外周神经毒性、肝损伤、手足综合症等,发生率较低。B组未出现贝伐单抗相关的高血压、鼻出血、肠穿孔等不良反应,C组出现6例皮疹(24.00%)。结论 西妥昔单抗或贝伐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均可提高野生型KRAS晚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案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叶奕菁  陆小军  雷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23-3325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适形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毒副反应,随访1年评价客观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鼻咽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无死亡;治疗组局部控制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x2 =4.135,P<0.05);治疗组远处转移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23.3%)(x2 =5.713,P<0.05);两组大部分急性毒性反应均在1~2度,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座疮样皮疹,经过对症处理和营养支持治疗后恢复.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适形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青岛市商业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初始剂量为400 mg/(m2·周),滴速≤5 m L/min,滴注时间120 min,然后维持250 mg/(m~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康艾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28.95%%、52.63%,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0.00%、73.6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改善率为68.4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明显降低,而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有效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后,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阿霉素抗瘤作用,国内外专家对阿霉素的抗瘤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其中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如Bcl-2基因家族、PTEN及其底物FAK、Wnt通路抑制因子(DKK和FrpHE)、蛋白激酶C、TNF基因家族等。  相似文献   

15.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合并的化疗方案主要有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以及伊立替康单药化疗。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者13例,有效率(RR)为46.2%,疾病控制率(DCR)为76.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4.0个月。一线治疗6例,RR为66.7%,DCR为83.3%,中位TTP 4.8个月。13例有8例为结直肠癌,RR为50%,DCR为87.5%,中位TTP 5.0个月,其中一线治疗3例全部获得PR。痤疮样皮疹发生率为52.9%,但未显示出皮疹与有效率的相关性。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安全有效,尤其一线治疗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西妥昔单抗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评价我院西妥昔单抗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借鉴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参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西妥昔单抗药品说明书,NCCN、CSCO相关指南,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建立西妥昔单抗DUE标准,评价我院150例患者的西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西妥昔单抗不合理用药体现在以下方面:适应证不适宜(15例,10.00%),用法用量不适宜(8例,5.93%),预处理不适宜(20例,13.33%),治疗类型与治疗方案不适宜(8例,5.93%)。结论 我院建立的西妥昔单抗DUE标准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Sorafenib, a molecular targeted multi-kinase inhibitor,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interest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significant profiles of efficacy in cancer therapy. However, poor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such as limited water solubility, rapid elimination and metabolism lead to low bioavailability, restricting its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with substantial progress achie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various types of smart sorafenib nanoformu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targetability as well a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sorafenib.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various aspects from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antitumor efficacy of numerous stimuli-responsive sorafenib nanodelivery systems, particularly with emphasis on their mechanism of drug release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sponse. In addition, this review makes great effort to summarize the nanosystem-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of sorafenib with other antitumor agents, which can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 In the final section of this review, we also provid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futur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ideal sorafenib nanoformulations for clinical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大肠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氟尿嘧啶类、草酸铂和伊立替康等药物为主的化疗,但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靶向治疗的成功应用提高了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目前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因治疗恶性肿瘤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在治疗中体现出了不可估量的前景.相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因性,多基因联合治疗已经成为基因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