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华 《中国医药》2007,2(4):193-194
目的观察卡司平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卡司平联合磺脲类治疗,另30例单用磺脲类治疗作对照,共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明显下降(P均〈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指数)下降(P〈0.01)。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P〈0.01),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卡司平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无肝肾副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序贯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现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逐渐改口服降糖药继续强化,并调整剂量,共6个月,观察6个月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p)、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的变化。结果①6个月内13例停胰岛素与口服药物治疗,单靠合理饮食控制血糖,达到满意,其中5例未过渡到口服药物治疗;②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③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p)、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改善。结论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序贯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大部分患者可停药而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序贯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现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逐渐改口服降糖药继续强化,并调整剂量,共6个月,观察6个月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p)、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的变化。结果①6个月内13例停胰岛素与口服药物治疗,单靠合理饮食控制血糖,达到满意,其中5例未过渡到口服药物治疗;②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③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p)、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改善。结论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序贯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大部分患者可停药而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7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分泌指数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能控制血糖,恢复部分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国华 《河北医药》2010,32(15):1995-199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共治疗24周。观察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胰岛素(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观察3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FBG、2hBG、FINS、HbA1c、TC及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hBG、BMI较单用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显著下降(P〈0.05),FINS较二甲双胍组显著下降(P〈0.05);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较二者单用疗效好,可作为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罗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55-55,5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均经足量磺脲及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3个月后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及体重指数(BMI)的改变。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2hPG、HbA1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用药组的胰岛素用量较单用胰岛素治疗组明显减少。结论:罗格列酮可增加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降糖作用,减少每天胰岛素的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聚方治疗伴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西药)组26例和对照(安慰剂联合常规西药)组22例,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聚方能较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明显改善伴有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纠正中心性肥胖,并进一步改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邢丽岩  周福荣 《首都医药》2009,16(14):40-4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案对初诊断Ⅱ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05例初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口服药物使用常规降糖药物,均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2h血糖(1h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C-肽(C-P),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结果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口服药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尽快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减轻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0例早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0≤空腹血糖≤13.9mmol·L^-1)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地特胰岛素)和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均按初始剂量0.2u·kg^-1·d^-1 ,ih,q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胰岛素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减少(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是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有效的基础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或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血糖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13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监测12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肌酐、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胰岛素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均低于吡咯列酮和常规治疗组(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尿酸的作用显著高于胰岛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降低血尿酸作用高于吡咯列酮组和胰岛素组。结论:胰岛素组的降糖作用最强。吡格列酮显著降低血尿酸。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无痛风的患者,宜选用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非典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药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后观察胰岛素B细胞功能的演变。方法非典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药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分别检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餐后2h胰岛素水平(Pins)、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胰岛素细胞(HOMA-β)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药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HOMA-β细胞指数显著升高(P〈0.01),HOMA-IR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同一治疗时间内治疗组的HOMA—β细胞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有12例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停用胰岛素,仅靠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就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非典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仍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血糖都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以及疗效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本院近1年内收治的68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根据体重指数不同进行分组。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加用西格列汀100mg口服,一天一次,分别记录各组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日均胰岛素剂量、体重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加用西格列汀12周后,各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体重指数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指数组间结果差异不大。结论西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物能改善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糖尿病者血糖水平,患者基础体重指数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3.
梁崇上  王翠洁  余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42-2443
目的:比较胰岛素与口服药对初诊2型糖尿病(2DM)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5例初诊2DM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Ins)和口服药(OHA)降糖药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胰岛功能,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胰岛素组患者FBG、2hPG、HbAlc、TC、TG,LDL-C、Homa IR下降较口服药组更明显(P〈0.05),Homaβ上升较口服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对初诊2DM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血脂及保护胰岛功能。重建饮食和运动治疗能改变血糖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王申  周辽军 《河北医药》2012,34(20):3087-3089
目的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商品名诺和锐30),2次/d皮下注射,观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82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诺和锐3O每日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的方案治疗,为期3个月。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诺和锐30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前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较前好转(P<0.05或<0.01)。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及早使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不仅能良好的控制控制,还能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减轻胰岛素抵抗,对于延缓其病程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精氨酸-C肽刺激试验(AST)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J3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CP峰值对选择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5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FPG〉11.1mmol&#183;L-1)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个月,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AST0,2,3,4,5min时血糖(PG)及C肽(CP)分泌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P2hPG、HbA1-C、HOMA-IR、TG、TC、LDLC较治疗前降低(P分别〈0.01,〈0.01,〈0.01,〈0.01,〈0.01,〈0.05,〈0.05);HDL-C、HOMA—IS、FCP及精氨酸刺激后CP分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分别〈0.05,〈0.01,〈0.05,〈0.01);FINS及BMI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的糖、脂毒性,能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精氨酸-C肽刺激试验安全、简便,可以反映胰岛口细胞的急性相分泌功能。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邓梅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7):149-14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内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其它适量降糖药物的同时加用罗格列酮内4 mg/d,共用6个月。观察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内能安全、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其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空腹血糖(FBG)≥10mmol/L,餐后2h血糖(PG2h)≥13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比较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后FBG、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及胰岛素剂量的变化。结果初发糖尿病中3例停用胰岛素后6月,FBG、PG2h均在正常范围;17例仅服二甲双胍,7例需口服格列比嗪、二甲双胍;12例口服二甲双胍、拜糖平。结论尽早使用胰岛素可改善及恢复残存的胰岛功能。建议对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首先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孙焱  张焱  张雪冰  李洪梅 《中国药师》2011,14(3):404-405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胰岛素)和联合用药组(胰岛素+格列美脲),每组30人,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的变化,并记录低血糖反应次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联合用药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两组低血糖反应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医院诊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一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对照二组单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联合用药胰岛素+格列美脲治疗,对三组同时治疗3个月后进行效果比较。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等,发生低血糖的次数。结果:经过治疗,血糖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胰岛素的用量要少。低血糖的发生次数观察组较对照一组少。结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好,联合用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优泌乐25)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个月的优泌乐25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结果优泌乐25治疗后,FP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C肽的分泌、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优泌乐25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