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君美  张正芳  于美  贾进 《临床医学》2003,23(12):F003-F003
我院于 2 0 0 2年 2月 2 2日成功为一 74岁高龄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效果确切。现将该例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74岁。因“突发心前区持续性疼痛 4小时”入院。心电图提示 :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有高血压史 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围术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9月至2010年7月692例行不停跳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276例)及非糖尿病组(416例).围术期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并给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采用单因素分析糖尿病与CABG术后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分别为5.8%(16/276)与4.3%(18/416),输血量分别为(890.7±520.6)ml与(825.2±518.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13.0%与13.5%)、围术期肾功能不全(5.1%与2.4%)以及病死率(2.9%与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患者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时间[(3.7±1.6)d与(3.5±1.6)d]、呼吸机使用时间[(2.6±1.9)d与(2.4±1.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2.0±8.8)d与(20.6±7.6)d,住院费用分别为(8.11±2.40)万元与(7.63±2.20)万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2.71,P均<0.05).结论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行CABG的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但对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影响较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abetes 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in peroperative patien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92 CABG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 from Sep. 2006 to Jul. 2010. The CABG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iabetic group (n = 276) and nondiabetic group (n = 416) according to with the status of diabetes or not before operation. Blood glucose was dynamicaly monitored and treated with insulin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in perioperativeperiod.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inhospital case fatal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iabetes were analyzed using un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regarding the incision complications (5. 8%vs. 4. 3 % , P > 0. 05). The volume of blood transfusion was (890. 7 ± 520. 6) ml in the diabetes group,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825. 2 ±518. 4)mlin the non-diabetes group (P>0. 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cardiac arrhythmia (13.0% vs. 13. 5%),renal function insufficient (5. 1% vs. 2.4%)and case fatality (2. 9% and 1. 9%) between the diabetes and non-diabetes group (Ps >0. 05). In the diabetes group and non-diabetes group, the duration of IABP (3.7 ± 1. 6) d vs (3.5 ± 1.6)d, use of ventilator (2. 6 ± 1.9)d vs. (2. 4±1.5)d were not sigfnificantly different (Ps >0.05).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ost were (22. 0 ±8. 8)d and (8. 11 ±2. 40) thousand RMB in the diabetes group,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20. 6 ±7. 6)d and (7. 63 ±2. 20) thousand RMB in the non-diabeties group (t =2. 22 and 2. 71 ,Ps <0.05) . Conclusion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perative case fa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without nondiabetes. However,diabetes increases hospital stay and expense.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冠心病(CAD)病人的数量也急剧增多,同时需要手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也急剧增多。由于体外循环(CPB)对身体的诸多影响,心外科医师又开始尝试非体外循环(OPCPB)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我院于2003年5月~2005年7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总结280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新技术的护理配合,包括内窥镜下取小腿大隐静脉,使用主动脉近端吻合系统实行桥血管近端吻合,血管吻合时采用二氧化碳吹管,术中即时桥血管流量测定。本组围术期无死亡,5例患者开胸止血,术后恢复好,7~14 d出院,术后随访6~8个月,无心绞痛再发,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脑血管并发症,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提示桥血管通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全国多中心138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方法 常温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侧乳内动脉、桡动脉及大隐静脉,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术.70岁以上患者占32.35%,年龄最大为99岁,急诊或亚急诊手术111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术52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24例,总病死率1.73%,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龄及合并其他慢性老年疾病患者是可行的,熟练的手术技术,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20例术前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术前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前血Cr(218.2±105.3)μmol/L)]的冠心病患者行OPGAB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为术前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术前Cr303 mmol/L的患者术前72 h内预防性行血液透析2次.结果 术后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5%,死亡原因为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而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第10天死亡.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血清Cr较术前无明显变化7例,较术前轻度增高3例,较术前明显增高(Cr增高>术前50%水平)7例.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1~38个月[(12.7±8.2)个月],随访期死亡1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呼吸循环衰竭死亡.8例随访期间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2例心绞痛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术后半年出现心绞痛症状,行PCI治疗后好转.结论 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经积极的围术期处理,行OPcAB后的近期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严重左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病人进行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2~2004-10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34例OPCAB病人行旁路移植2~5支,平均3.4±0.7支,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8例,其中16例均在手术中安放,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9%,于术后29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结论严重左室功能低下病人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积极的术前准备,IABP的应用,完全的再血管化及正确的手术方法和配合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而长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我院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围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行OPCAB 253例.左主干病变76例(18例为单纯左主干病变,其余58例同时合并其他分支病变),单支病变13例,2支病变32例,3支病变190例.急诊施行OPCAB 18例.手术均经胸骨正中切口,采用冠状动脉固定器、分流栓完成血管吻合.结果 术后死亡3例(1.2%).有11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168 h,平均(24.1±22.3)h.ICU停留时间1~14 d,平均(2.8±2.0)d.术后住院8~42 d,平均(15.6±6.3)d.结论 OPCAB适用于绝大多数单纯搭桥病例,经过恰当有效的围术期管理,能够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4-01/2009-06 5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53.4岁。5例均为择期手术,全部为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其中1例为单支病变,其余4例为2或3支病变。结果:平均术前住院2.3 d。无死亡病例。结论:不停跳、非体外循环CABG是其冠心病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实施心脏停跳(on-pump)CABG或心脏不停跳(off-pump)CABG,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on-pump CABG组及off-pump CABG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主要手术危险因素、术后ICU早期护理观察指标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主要手术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器械通气时间、拔管后进食时间、引流量、输血量、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n-pump CABG组术后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在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off-pump CABG具有术后出血少、输血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对照无氧阈和每分钟最大摄氧量评估左室局部收缩功能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运动能力的价值。结果表明: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节段平均室壁增厚率与无氧阈(r=0.66,p<0.01)及每分最大摄氧量(r=0.58,p<0.05)呈正相关,室壁运动指数与无氧阈(—0.74,p<0.01)及每分最大摄氧量(r=0.551,p<0.05)呈负相关;②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室壁运动指数升高为标准评定患者运动能力为C级运动的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预告值及总符合率分别为83%、96%、90%、80%及9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室重构指数来评价冠脉搭桥手术效果.方法 48例研究对象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搭桥3支组(B组)、搭桥4支及以上组(C组).使用Philip iE33和TomTec三维工作站,于手术前后采集心尖四腔Full volume图像,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心外膜轮廓容量(epiE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质量(LVM)、左室重构指数(LVRI),并进行比较.结果 B、C组中EDV、ESV、EF、LVRI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各参数及术后EDV、ESV、EF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VM、LVRI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前后各参数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通过全容积成像方式检测左室重构指数,能评价冠脉搭桥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左心室同步性指标预测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心室逆重构价值.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31例CAD患者,应用RT-3DE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16节段同步性等指标,依据CABG术后LVEDV减少≥15%为左心室逆重构标准将病例组分为有反应组(A组,LVEDV减少≥15%)和无反应组(B组,LVEDV减少<15%),并与20例冠状动脉正常的受检者对比分析,且对CAD患者LVEDV与左心室16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msv16-Dif)及标准差(Tmsv16-SD)做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D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A组左心室同步性有显著提高(P<0.01),B组则无明显提高改善(P>0.05).CAD患者LVEDV与左心室Tmsv16-Dif及Tmsv16-SD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751,P<0.01;r=0.655,P<0.01).结论 CABG术后发生左心室逆重构的患者其同步性提高,且LVEDV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相关良好,此表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亦可作为一种新的预测心室逆重构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和初步体会。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49~74岁。平均62·7岁)。均在全麻常温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OPCAB术,人均远端吻合口3·0±0·9个。结果:全组1例死亡,其余恢复顺利,疗效满意。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194·7分钟,人均输血788·2ml,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OPCAB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现状、围术期监护进行了综述,强调了OP-CAB后的心肌保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16.
经食管超声心动围监测2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结果显示:①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冠脉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支供血区缺血敏感度为92%、91%及93%,特异度及阳性预告值均为100%,阴性预告值均为67%,总符合率为93%、92%及93%;②监测缺血室壁运动状态,弥补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节段室壁运动异常的遗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运动减弱区节段收缩功能的改善强于运动消失和矛盾运动区域;③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左室容积、收缩功能,指导人工心肺机的脱离和麻醉用药的调整;④监测术中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NCAB)组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组,于手术前一周内、术后三月和半年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和SF-36量表的测评。结果完成术前及术后随访测试者共72例;SAQ评分术前以心绞痛稳定状态(AS)得分最低,在术后各项目有明显好转;SF-36的生理健康内容(PCS)和心理健康内容(MCS)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ONCAB和OPCAB两组之间各纬度得分无论是在术后3月还是在术后6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CABG术对心绞痛的有效缓解,患者生存质量随之提高;比较术后ONCAB和OPCAB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的安全性、术后清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比较,了解舒芬太尼对于OPCABG是否较芬太尼更具优势。方法:拟择期行OPCABG病人40例,年龄40~70岁,体重50~9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观察组,n=20)和芬太尼组(对照组,n=20)。2组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且相似,但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舒芬太尼用于OPCABG安全平稳,术后病人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芬太尼组,可作为快通道麻醉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将40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麻醉组(芬太尼组,n=20)和瑞芬太尼麻醉组(瑞芬太尼组,n=20)。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恢复的情况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和出监护室时间均显著短于芬太尼组(P均<0.05),瑞芬太尼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亦显著少于芬太尼组(P=0.029)。结论:将瑞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患者苏醒和恢复时间较短,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