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护理工作中,治疗盘内必备药品是盐酸肾上腺素,此药品要求避光保存。我科长期以来用洁净的黑色塑料袋剪开将盐酸肾上腺素包裹,再用透明胶贴将其固定在治疗盘内,但经长期端取、频繁清洁治疗盘,使胶贴粘性下降,黑色塑料袋也易松动,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保存效果。我科将废弃的一次性避光输液器莫非氏滴壶再利用,使盐酸肾上腺素的存放既美观又保持了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3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管,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有5例发生输液反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艳菊 《山东医药》2010,50(46):36-36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使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时,输注完毕更换头孢匹胺(商品名:抗力欣)时,在输液器莫菲滴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液,可见絮状物,立即更换输液器,重新输注,未出现混浊现象。因疑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故进行以下实验:头孢匹胺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各抽取5ml,混合后放置2min,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回血的机制。方法200例输液患者,输液前在头皮针细管中央部留一小气泡,每患者连续5天输液,调节器分别放在距输液管乳头20、40、60、80、100cm处,记录穿刺后气泡移动的长度及回血长度。结果输液器调节器距输液器乳头部的长度越长,气泡移动长度越长(P〈0.01);回血长度也越长(P〈0.01)。结论静脉输液时的回血是由调节器下端输液管的被动扩张及血液扩散至输液管内液体中形成,调节器下端输液管的长度越长,回血长度就越长,有利于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常用的输液部位依次为:四肢浅静脉、头皮静脉和中心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为使静脉输液更安全、有效,使治疗及抢救药物稳、准、快、好的输注到患者体内,为病人选择最佳输液部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华丽  姜松芬 《山东医药》2008,48(26):89-89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一般需将所用药物加入到稀释液瓶中,而粉针剂需先溶解后再加入.但溶药和加药过程繁琐、复杂,且反复穿刺输液瓶塞容易混入灰尘、杂质,易引起微粒脱落造成污染.近年来,为使静脉输液配药更加安全、合理,我们制作了新型输液器,经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保留液路的情况, 24小时必须更换新的输液器。临床上通常选择在一次性输液器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但在分离接头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其两端产生微小气泡,随静脉滴注进入人体静脉而造成栓塞,少量的微泡速率<0 02ml·kg 1·min 1可测出但不引起生理紊乱,达 0. 4ml·kg 1·min 1时可出现静脉压升高,微量气泡连续进入的致死量为 2ml·kg 1·min 1,故此,为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我们采取下面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即更换输液器时,在分离一次性输液器和头皮针时用左手拿好头皮针不反折,使头皮针内液体自然返流,右手将新更…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总被引:92,自引:3,他引:9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生在无可察觉的心血管和其它病因的孤立性房颤也不少见,约占30%,除了病因治疗外,房颤的处理有3个策略,包括(1)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92)控制心室率;和(3)预防栓塞性事件,尤其脑座中,有些患者需要1个以上的治疗策略,尽管有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策,但只有抗凝治疗能裨益患者有较多的证据,但是,由于种族差异,在白种人群中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所获得的资料是否适合中国人尚难定论,本文就房颤的目前认识和治疗方法提出建议,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包括(1)控制心室率的病例选择及具体方法;(2)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转复窦性心律;(3)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4)经胸和心内直流电转复心律;(5)心脏起搏预防房颤复发;(6)Cox迷宫手术预防房颤复发;和(7)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相似文献   

9.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注射组和服药组,治疗组患者先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至血糖基本达标后再改为多次胰岛素注射;注射组患者直接采用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服药组采用口服一种或多种降糖药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三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注射组血糖达标率与口服组相比明显更高,且达标时间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联合注射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使血糖更加快速、安全的达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抗力欣与氧氟沙星静滴出现凝集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皖玉  何为  房林 《山东医药》2006,46(1):14-14
患者男,68岁。因肺癌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给予生理盐水100ml,抗力欣注射液1g静滴,2次/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滴,2次/dl患者在输注完抗力欣注射液更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其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内迅速产生絮状物,并出现胶状混浊现象。遂立即更换输液器重新单独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并仔细观察,未发生以上现象。患者以后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均于输注抗力欣注射液后先静滴生理盐水100ml,再静滴左氧氟沙注射液,未再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全面达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理想控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和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心脏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接受心脏手术后出现AKI并接受RRT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RRT后3个月是否脱离透析。脱离透析定义为肾功能恢复存活并脱离RRT连续2周。 结果 最终纳入185例患者,平均年龄(50.2±13.1)岁,男性占67.6%,术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78.5(44.7-82.0)ml/(min·1.73 m2)。其中,95例患者脱离透析(5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eGFR (HR=0.52,95% CI 0.46-0.77;P<0.05)、术中输注红细胞的量(HR=1.05,95% CI 1.01-1.26;P<0.05)、血管活性药物(HR=1.26,95% CI 1.09-1.56;P<0.05)是未脱离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心脏术后需要RRT治疗的AKI患者,术前肾功能状态越差、术中红细胞输注量越高,RRT时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无法达到长期肾功能恢复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异型血小板输注用于双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德达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3例双抗治疗后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输注同型血小板,25例输注异型血小板。采用血小板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评估血小板输注数量的变化,血栓弹力图评估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同型组患者输注红细胞量,血浆量和血小板量分别是(3.8±1.8)、(5.7±2.4)、(1.8±0.4)U,与异型组(4.1±2.1)、(6.3±2.2)、(1.8±0.4)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术后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异型血小板组1h和24h CCI分别是[(19.6±4.4)、(8.8±2.8)/ml],显著低于输注同型组的结果[(23.5±4.3)、(15.8±3.4)/ml,P<0.01]。血小板输注前后,异型血小板输注组的最大血栓振幅(MA)、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和...  相似文献   

14.
巧用一次性输液管针头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静脉输液液体有软包装和瓶装之分,软包装无需排气管,一般将排气管打折入针头帽即可。但排气管打折入针头帽会因输液器插入软包装前后顺序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如果先将排气管打折入针头帽,再将输液器插入软包装,此时排气管内不会进入药液。如先将输液器插入软包装,再将排气管打折入针头帽,软包装内液体会流入排气管内。当软包装液体更换为瓶装液体时,  相似文献   

15.
李迎  梁姣 《地方病通报》2007,22(4):124-124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被肿瘤患者接受.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许多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具有严重毒性和刺激性,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渗出等,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6.
陈海东 《内科》2013,(2):147-148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4例溃疡性结肠炎者给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同期选取85例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疾病活动指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64.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疾病活动指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临床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要给病人输注"能全力"或"百普力"肠内营养液,常规采用剪去一次性输液器的过滤器来输注,因为浓度厚,滴滴就会不滴.如果给病人使用输液泵来输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需要费用,病人有时不愿意.为此我科试着将输液器改为输血器来输注,收到良好的效果,没有出现不滴的现象,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欣 《山东医药》2008,48(21):117-117
危重患者因为血压低,常需持续泵入升压药,如多巴胺及间羟胺加生理盐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输注阿洛西林钠(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时,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的三通延长管内出现白浑浊,立即更换输液器,更换其他药物后白色浑浊消失.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5年4月以来共收治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合并严重感染患者32例,其中22例在抗生素等治疗的同时进行了粒细胞输注治疗,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22例中合并严重感染患者,在抗生素等治疗的同时进行了粒细胞输注治疗病例(粒细胞输注组)为我院血液科1997年1月~2000年2月住院患者,其中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甲基硫氧嘧啶所致5例,安乃近、去痛片或颅痛定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恶性淋巴瘤(M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分别为9例和4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陈嘉 《山东医药》2009,49(19):61-61
临床上我们发现,静滴痰热清后换输左氧氟沙星(商品名左克)注射液时输液器的茂菲氏滴管中产生白色浑浊现象,立即停止静滴,更换新的输液器后无异常反应。进一步实验发现,将两种药物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现象,长时间放置,此现象不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