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其主要病理特点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积聚。研究表明,肾脏疾病肾功能的进展主要取决于肾间质损伤程度。近年来,肾间质纤维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阐述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未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Kalluil等众多研究报道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36%的新增纤维细胞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rnal transition, EMT),可见EMT在RIF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个研究表明miR-200参与了EMT及其逆转过程的调控,而如何调节miR-200将成为防止肾间质纤维化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锋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287-289
<正>肾脏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药物等的作用下,间质细胞及细胞间质增多,尤其是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基质降解受抑制造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大量堆积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它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目前的研究证实,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比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更为密切[1]。因此,肾间质纤维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一步研究肾间质纤维  相似文献   

4.
<正>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的过度沉积导致炎症和纤维形成。研究表明,RIF的程度比起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更密切[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作为ECM蛋白降解酶的一种,是调节ECM动态平衡的重要酶类,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为其特异性抑制因子。MMPs/TIMPs保持动态平衡是维持ECM微环境相对平衡的关键[2],而其中MMP-9/TIMP-1之间的平衡在RIF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92-3594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病理特征为正常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c,ECM)所代替,如Ⅰ、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等,ECM由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中,成纤维细胞是沉积ECM的主要来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间质纤维化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纤维细胞活性及ECM合成,刺激ECM降解.  相似文献   

6.
<正>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1],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在其中的意义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是致肾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幼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的不同时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与α-平滑肌蛋白的蛋白表达趋势及给予干预治疗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间质纤维化(RIF)常因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致多种巨噬细胞激活并释放各种因子,使静息状态的细胞外基质产生细胞转化为成纤维母细胞(MFB),并有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堆积,终致RIF.研究表明,疾病状态下缺血、缺氧、蛋白尿及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等的作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向MFB转分化,在RIF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RTEC损伤与RIF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英 《河北医药》2002,24(5):368-370
近年来肾小管间质损害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常常伴随小管间质的损伤,肾间质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形态学特点。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密切相关,决定着肾脏疾病的预后。动物实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观察γ 氨基丁酸(GABA)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慢性肾衰竭GABA给药组(治疗组)。手术后60 d处死各组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观察第60天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TIMP 1)的表达,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肾组织TIMP 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功能改善,残肾组织肾小管萎缩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减轻,而肾小球硬化改变不明显。 结论GABA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改善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大宁  张勉之 《华夏医药》2007,2(3):181-184
目的探讨依据补肾活血法组方对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肾间质病变的程度及角蛋白、波形蛋白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肾间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肾间质损害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O.01);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角蛋白的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P〈O,01)。结论补肾活血法中药使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减少,上皮细胞的表达增强,说明抑制并逆转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阻止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存在着重要的影响,Notch信号途径在肾纤维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就维甲酸对肾纤维化与Notch通路的影响做综述,探索维甲酸干预Notch途径能否成为新的抗肾纤维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肾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后经信号转导发挥作用,受多种拮抗剂和激动剂的调控.肾问质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在多项慢性肾脏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给予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7能够抑制或逆转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能通过维持肾小管细胞表型、逆转上皮-间质细胞转变、减少细胞外基质、抑制炎症等环节发挥抗纤维化作用.文中就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肾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1,2],但相关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过程中tTG、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组织定位表达趋势、相关性及病理意义,以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干预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翠  关宇飞  张兰  刘颖  张喆  芦莹 《中国海洋药物》2012,31(4):34-38-38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内质网应激(ERS)分子伴侣GRP78、GRP9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昆布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GRP78、GRP94的蛋白表达;采用HE、Masson染色检测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血清Scr、BUN水平及肾组织GRP78、GRP94蛋白表达有差异(P<0.05;P<0.01),昆布多糖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大鼠肾组织GRP78、GRP94表达升高(P<0.05),肾小管间质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肾功能Scr、BUN明显降低(P<0.05)。结论UUO早期昆布多糖可能通过上调ERS分子伴侣GRP78、GRP94蛋白表达,协助变性蛋白进行重新折叠、装配及跨膜转运,抑制未折叠蛋白反应,阻断ERS应激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据补肾活血法组方对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肾间质病变的程度及角蛋白、波形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肾间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肾间质损害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陆细胞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角蛋白的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中药使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减少,上皮细胞的表达增强,说明抑制并逆转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阻止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温阳活血方对UUO大鼠肾组织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均  许韶山  李小波 《贵州医药》2007,31(7):592-594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温阳活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活血治疗组、蒙诺组。药物治疗14天后,收集尿液,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观察肾功能,取肾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尿NAG,血尿素氮(BUN)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温阳活血方组尿NAG和血BUN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肾组织表现为纤维化病理改变,假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胞浆CTGF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温阳活血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CTGF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蒙诺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阳活血方可降低UUO大鼠尿NAG和血BUN,而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和改善肾功能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肾组织CTGF过度表达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均分为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术后第1、3、7、14天分别处死6只小鼠,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eNOS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计算管周毛细血管(PTC)密度。结果模型组术后第7天部分肾小管萎缩,纤维化形成;术后第14天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更加明显。假手术组eNOS表达较多,CTGF低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第7、14天eNOS表达减少(P<0.05),CTGF表达增多(P<0.05),第3-14天PTC密度下降(P<0.05)。结论小鼠UUO肾组织eNOS表达下降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ribrosis,RIF)大鼠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RIF模型组(UUO组)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CDT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制备RIF模型,分别观察术后7,14 d大鼠梗阻侧肾脏的纤维化程度和FN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术后7 d左肾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增加,FN表达增强,术后14 d加重(P<0.01)。与UUO组比较,CDT组术后7和14 d左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均减少,FN表达均减弱(P<0.01)。UUO组和CDT组大鼠左肾FN与RIF面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FN的表达从而减轻UUO大鼠RIF。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类进展性疾病,如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疗,终将发展到终末期肾病。肾脏间质纤维化与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致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增加与抗纤维化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降低是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2],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E1(PGE1)及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滞剂(ARB)能调整TGF-β1[3]及HGF[4]的表达,我们建立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要表现的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探讨两者联合应用抗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凝血纤溶系统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萍  周盾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38-2639
肾脏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表现。大量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中,肾功能和疾病预后更多地与肾间质受累程度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蛋白(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代谢紊乱是RIF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而ECM降解酶系统的异常是其发生的关键。ECM代谢调控系统主要包括丝氨酸蛋白酶系统(PAs/PAI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MMPs/TIMPs)。其中,PA又是纤溶系统的关键酶系,它连接了凝血纤溶和ECM代谢调控系统。近年研究观点认为,肾脏局部凝血与纤溶平衡紊乱干预ECM代谢调控系统,影响ECM局部代谢过程,可能共同参与了RIF的病理过程。研究凝血纤溶失衡在RIF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RIF发生发展机制,进而通过干预凝血纤溶活性预防或治疗R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