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实有赢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是明代医家李中梓之论点.告诫后世在临床辨证施治中,要牢固树立整体观念,纵观全局,审因辨证,首辨虚实.  相似文献   

2.
"膏肓"二字之误,先误在<左传>原文将"鬲"字写成"膏";再误在贾逵、杜预的<左传>注将"肓"字解释作"鬲",说成"心下为膏;肓,鬲也."自<说文>以来,对"肓"的字义,一直没有解说清楚,释作"心上鬲下也".  相似文献   

3.
“细辛不过钱”说是否成立 ,通过考证、分析、类比 ,提出了此说至少有两点错误。一是用量之误 ,其中有时珍传抄之误和以讹传讹之误 ;二是将此用法之限定剂量用于彼用法 ,乃用法之误。  相似文献   

4.
唐黎标 《养生月刊》2008,29(2):140-143
"茶为万病之药",是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对茶的多功能保健作用的高度评价.中医学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经.苦能泻下,燥湿,降逆;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茅孽初萌,正得春生之气.  相似文献   

5.
一、"脞"与"(月坒)" 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足阳明脉条,其病有"脞瘦";足厥阴脉条,脉循行"脞间",也有"病脞瘦".这几个"脞"字都是"(月坒)"字之误.  相似文献   

6.
李翼农先生对我们介绍苟君“温病误补”的治案提出三点不同的看法。我们衷心感谢其善意质询和帮助,并非常钦佩李先生治学之认真、分析问题之深入。茲本百家争鸣,各抒所见之精神,谨就李先生所提的意见作简要的答谢: 1、李先生认为我们用“温病误补”的标题,不若用“温病误治”眉目清醒。我们认为:误补要较误治为清醒。因为误治的原因很多,有因误表者,有因误下者,有因误温者,有因误补者,致误的原因不同,所生之变  相似文献   

7.
从《本草纲目》误药与中毒案例看中药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晶 《江西中医药》1998,29(3):40-40
对中药的毒性,长期以来认识不一。而从现行本草著作及中药学教材看,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多倾向于有毒药物应用不当可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因此,对有毒中药均标出其毒性之大小,如砒石、升药、轻粉等标大毒,瓜蒂、朱砂、附子标有毒,桃仁、鸦胆子、吴茱萸等标有小毒。而未标明的大概就属“无毒”之品。然观《本草纲目》误药与中毒案例10余则,可见所谓“毒药”,其涵义绝非仅此,今择其中数则以析之,供同道参考。互有毒之“毒”所谓有毒之“毒”即指本草著作中明确标明“有毒”之药,服用导致中毒。如《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发明时珍曰…  相似文献   

8.
根据字义和文献资料的考证,"魁赢"一词指"高而肿起不平".赵开美本《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此词即此义,而俞桥本"尫赢"之"尫"字,徐镕本"(鬼王)赢"之"(鬼王)"字皆为"魁"之误宇.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医药两大方面论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贯献。在药学方面,认为李时珍确立了纲目体系,树立了本草规范;扩充了本草内容,增加了药物品种;辩证了本草疑误。在医学方面,创立了“脑为元神之府”,“肾间命门”、“鼻为命门之窍”等学说;阐明了奇经理论;发展了脉学诊断和革新了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本"<李时珍全集·本草纲目>卷三<百病主治药·吐血衄血>据"卷十六地黄条附方"而改的"地龙",在附方中叉被作为误讹字而校作"龙脑".对同一药物称说词语,在书中均作出了前后两次校释,然所校皆未当.经考,不是"地龙"、"龙脑",而是"龙脑薄荷".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了酒,就不乏醉酒者。古今因醉酒而伤身、败性、殒命者屡见不鲜,因醉酒而损友情、伤风化、误大事,以至祸国殃民者亦非罕事。醉酒者自然深知酒之厉害,可常常苦于难寻"不醉之术",  相似文献   

12.
哈尔 《养生月刊》2012,33(9):834-836
吃鱼扔掉"鱼杂",似乎成了大多数家庭的一个常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鱼杂"也是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精品.因此,吃鱼时不要再把"鱼杂"丢弃. 鱼头 我国医学家十分重视鱼头健脑益智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鳙鱼,处处江湖有之.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有至四五十斤者.味亚于鲢,鲢之味在腹,鳙之味在头,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鳙鱼,即胖头鱼.鳙鱼头可补脑,亦可用于为产妇增乳,有助于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发育.用鳙鱼头作汤与豆腐同煮是烹饪名菜.  相似文献   

13.
论虚必涉及实.虚实概念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可呈现出亢盛有余的实证;相反,正气虚衰,邪势方张,正不胜邪,可呈现出衰弱不足的虚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地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更谆谆告诫曰:"无实无虚".<难经>演<灵枢>之义,始明确提出了"实实虚虚"之戒,<难经·十二难>中说:"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医生在临床上用药如用兵,如识药善用,一鼓而战,自可邪却病退;但正如清代凌奂<本草害利>所言:"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1].若遇颟顸懵懂之流,临证不辨虚实,自始至终抓住几个所谓的"灵丹妙药"不放,则会犯使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错误,招致祸害.<顾氏医镜>云:"实而误补,固必增邪,犹可解救;虚而误攻,正气忽去,莫可挽回".中医强调以正气为本,但临床上却多可见到辨证不明虚实,用药枉施攻伐的情况,故尤当以"虚虚"为戒.  相似文献   

14.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部分的研究,指出其植物命名探求中存在的误释.方法运用科学的语源学研究方法,并结合现代生物学验证法,对错误的植物释名进行补正.结果 李时珍的植物释名存在比附字形、望文生训,错用声训,误以修辞义为命名义等错误方法.结论 <本草纲目>植物释名尽管存在误释,但其可信率达65.8%,其植物命名研究已经达到当时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素问》"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论述与脏腑理论相悖,各种解释都无法取得突破.现从语史学、文字学角度出发,考证"取决"一词的出现的时间,发现与<黄帝内经>成书时间不符,提示问题出在"取决"二字上.通过字形对比认为"决"乃"液"之误.此一观点,与经义、语法、医理、临床诸方面均契合.  相似文献   

17.
从《黄帝内经》篇中的"劫刺"和仁和寺本《太素》篇中的"却刺"之异入手,逐条罗列传世本《黄帝内经》及其历代不同注本、传本、校本中"劫刺""却刺"之不同。"却""劫"二字,字形相似,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却刺"误作"劫刺"的字形演变因素。以此为基础,运用音韵学和训诂学方法,因"卻"与"郤(郄)"二字的上古音完全相同,遵"因声求义"之旨,而将"却刺"释为"郤(郄)刺",其义当为"隙刺"或"穴刺"解。最后,对"郤刺"的学术意义作了探讨,认为这是刺灸部位由脉到穴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特定认识阶段,与刺脉、刺肉、刺筋等刺法相区别而言。所以,历代诸书中的"劫刺"当为"却刺"之误,从而澄清了自北宋以降,诸家对"燔针却刺"的误解误注。  相似文献   

18.
李时珍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本草"关系颇重",而古代本草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为了纠偏正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劳动大众求教;为了考察药物的形态、生长、性能,他不惜远涉千山万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实践出真知,李时珍在整理药物的过程中,以前贤本草为基础,订正了前人的疑误,并在《本草纲目》中特设"集解"、"辨疑"、"正误"、"校正"等项,纠正历代本草之错误。李时珍对宋代苏颂《图经》中的老鸦  相似文献   

19.
<本草纲目>中红藤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药红藤的来源,同名异物以及应用进行了考证。认为红藤之名主要有大血藤、省藤、省藤、草红藤,因功效有别应分别单独入药。  相似文献   

20.
"高粱之疾"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所载"高粱之疾"颇似今之代谢综合征,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为"高粱之疾"主要病机,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亦为"消瘅"、"胸痹心痛"、"眩晕"等病证之因,也有医家认为"高粱之疾"及其相关病变与肝失条达、痰湿瘀血内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