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异丙酚、芬太尼、东莨菪碱复合麻醉在消化内镜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拟行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病人 1 5 0例 ,随机分为三组即 :A组 (局麻组 ) 5 0例 ,B组 (对照组 ) 5 0例 ,C组 (实验组 ) 5 0例。行胃镜检查病人用 1 %地卡因喷喉。A组表面麻醉下进行操作 ;B组先给以 0 0 0 1mg·kg-1 芬太尼静脉注射 ,然后将 0 8mg·kg-1 异丙酚用微泵按 3 2~ 4 8mg·kg-1 ·min-1 静脉注射 ,再以 3~ 8mg·kg-1 ·h-1 速度异丙酚静脉注射维持麻醉 ,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 ,开始检查工作 ,待内镜进入检查部位时停止麻醉 ,若术中麻醉深度不满足检查要求时再以每次 0 4mg·kg-1 异丙酚静脉注射以维持麻醉 ;C组先给以0 0 0 1mg·kg-1 芬太尼、0 0 0 6mg·kg-1 东莨菪碱混合液静脉注射后 ,其余同B组。全部病人分别在麻醉前及麻醉后 1min、3min、6min、9min、1 2min、手术结束进行监测HR、R、BP、SpO2 、ECG以及麻醉效果评定。结果 在所有的监测项目结果中A组与B、C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B、C组间异丙酚用量、检查时间、麻醉效果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B、C组间DBP、SpO2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检查开始后SpO2 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不同的麻醉处理方法对小儿气管异物患儿的麻醉效果对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把26例气管内异物患儿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组(γ组,n=13)和氯胺酮组(k组,n=13),γ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γ-羟基丁酸钠100mg·kg-1静脉泵注;k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后,10分钟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1mg·kg-1维持。两组均用高频喷射通气。观察置镜时和异物取出后HR和SpO2的变化。结果置镜时HR:P<0.05;异物取出后HR:P<0.05,SpO2:P<0.05。γ组置镜均顺利,k组置镜困难,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后置镜。结论氯胺酮安定基础麻醉后,γ-羟基丁酸钠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适宜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患儿 ,随机分为 3组 ,组Ⅰ ,单纯用氯胺酮 ;组Ⅱ ,γ 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 ;组Ⅲ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每组 2 0例。Datex监护仪监测BP、HR、ECG、SPO2 ,Ⅰ组静注氯胺酮 2mg·kg-1;Ⅱ组静注γ 羟基丁酸钠 80mg·kg-1;Ⅲ组静注异丙酚 2mg·kg-1。观察术中BP、HR、SPO2 的变化 ,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手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术中BP、HR、SPO2 的变化小 ,苏醒时间短 (P <0 .0 5 ) ,术中未发生喉痉挛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琦峰  周钦海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25(5):366-367,I001
目的 观察乳癌手术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6 0例ASAI -II级乳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氯胺酮组用咪唑安定 0 .0 4mg·kg-1、芬太尼 2 .0 μg·kg-1、氯胺酮 1.0mg·kg-1、异丙酚 1.5mg·kg-1、卡肌宁 5 0mg麻醉诱导 ,对照组不用氯胺酮 ,术毕清醒后拔管。术后 2 4h内当VAS大于等于 6分时 ,肌注度冷丁 1mg·kg-1。比较两组术后 2 4h内肌注度冷丁人数 ,术后不良反应及病人满意率。结果 氯胺酮组术后16h内使用度冷丁人数明显减少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氯胺酮组病人满意率更高。结论 乳癌手术前麻醉诱导加用氯胺酮能显著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 80例 ,随机等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 (静吸组 )和全凭静脉麻醉组 (全静脉组 )。两组均以咪唑安定 0 .2mg·kg-1 、异丙酚 2mg·kg-1 和维库溴铵 0 .1mg·kg-1 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静吸组用安氟醚吸入 ,全静脉组将异丙酚 8mg·kg-1 ·h-1 和芬太尼 4 μg·kg-1 ·h-1 混合抽入 5 0ml注射器中 ,用微量泵注入 ,设定速率为 4 0ml·h-1 。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 1 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SBP、DBP、HR和SpO2 及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 1 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5 ) ,而全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全静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 ,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无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可行性.方法30例小儿手术均采用微量泵静注复合液(含双异丙酚、氯胺酮各5mg·mL-1)完成.观察术前、切皮后1min、15min、30min、60min及缝皮后1min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脉率(P)、呼吸频率(RR)及未吸氧条件下末稍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术后病人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其伴有的副作用.结果双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异剂量为1.13+0.26mg1·kg-1,维持剂量为4.46+2.17mg·kg-1·h-1.SP、DP、P、RR、SpO2于术后各时点与术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术后睁眼时间为19.07+8.99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33.70+13.77min,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复视发生率为16.7%,除此之外无其他不适.结论国产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苏醒快,副作用少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手术 ,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和循环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以评价其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浅表手术的婴幼儿3 0例 ,术前 3 0min肌注东茛菪碱 0 .0 0 6mg/kg ,苯巴比妥钠 2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基础麻醉 ,麻醉首次负荷量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 6mg·kg- 1·h- 1,氯胺酮 3mg·kg- 1·h- 1,术中刺激患儿有疼痛反应 ,则追加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监测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前后以及术毕停药后心率 (HR)、血压 (B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呼吸频率 (RR)的变化 ,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后 1、3、5min平均动脉压 (MAP)明显低于用药前 ,用药后心率减慢 ,除手术开始时切皮刺激心率增快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意义外 ,其他时间均明显低于用药前 ,但整个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无需处理。在持续吸氧条件下 ,围麻醉期SpO2 和RR维持平稳 ,患儿保持自主呼吸 ,不需气管内插管。除 2例术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未完全控制致术中出现刺激性咳嗽和部分呼吸道梗阻外 ,术中和术后未观察到由麻醉药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期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 0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n =10 )和咪唑安定组 (M组 ,n =10 )。分别静注异丙酚 1 5mg·kg-1和咪唑安定 0 15mg·kg-1诱导 ,并以异丙酚 2~ 6mg·kg-1·h-1或咪唑安定 0 1~ 0 2mg·kg-1·h-1维持麻醉 ,两组芬太尼用法相同。局麻下插Swan Ganz导管到肺动脉 ,监测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使两组病人心率 (HR)、心脏指数 (CI)和氧耗指数 (VO2 I)下降 ,平均动脉压 (MAP)分别下降 17 9% (P组 )和 12 0 % (M组 ) ,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相比 ,心肺转流 (CPB)前、后CI、每搏指数 (SI)、左室每搏功指数 (LVSWI)相对较高。肺毛细管嵌压 (PCWP)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SVRI)相对较低。停CPB后 ,异丙酚组氧摄取率 (ERO2 )较低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较高。结论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 ,在转流前、后可降低前、后负荷 ,维持较好的心脏指数并改善氧供需平衡 ,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可能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捍平  柴伟  杜洪印 《医学争鸣》2001,22(7):590-590
0 引言 我们观察氯胺酮对异丙酚静脉复合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并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做对照研究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0例 ASA ~ 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 .男2 0例 ,女 10例 ,年龄 18~ 5 5岁 ,体质量 49~ 75 kg,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B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 ,每组 15例 .1.2 方法 术前 30 min im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 A组诱导为 iv异丙酚 2 mg· kg- 1 ,氯胺酮 1mg· kg- 1及维库溴胺 0 .1mg· kg- 1 . B组为 iv异丙酚 2 m g· kg- 1 ,芬太尼 2 μg· kg- 1 及维库溴胺 0 .1mg…  相似文献   

10.
张坤全  田丰 《海南医学》2003,14(7):28-29
目的 观察异丙酚、芬太尼用于锁骨开放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50例锁骨骨折病人被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 (Ⅰ组n =2 5)和颈丛神经阻滞组 (Ⅱ组n =2 5) ,Ⅰ组静注芬太尼 2ug·kg- 1 、异丙酚 2~ 3mg·kg- 1作为诱度量在 2 0~ 40s内注入 ,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 ,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 6~ 9mg·kg- 1 ·h- 1 ,维持 ,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作调整。必要时静脉追加异丙酚 30~ 50mg。Ⅱ组用 1 .2 %利多卡因 2 0ml在患侧作颈丛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后的血压、脉博、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并发症。结果 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 ,但诱导后SBP、DBP、HR、SPO2 降低。而Ⅱ组用药后HR增快 ,手术中 5例有疼痛现象 ,要加镇痛药或改麻醉方法。 结论 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锁骨开放内固定手术 ,麻醉起效快 ,镇痛效果好 ,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6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6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即刻,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P<0.01),2组比较仅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1);术中各时点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术前明显上升(P<0.01),2组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术中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呼吸频率、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痉挛性脑瘫患儿神经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拟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的痉挛性脑瘫患儿,ASA Ⅰ~Ⅱ级,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全静脉麻醉.麻醉诱导:丙泊酚1.5~2 mg/kg+氯胺酮1~2 mg/kg缓慢静推;麻醉维持:丙泊酚以30~40 μg·kg-1·min-1、氯胺酮以10~30 μg·kg-1·min -1静脉微量泵人维持镇静镇痛.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患儿神志消失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注药后至清醒各时间点患儿MAP、HR与注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注药后1、3 min时患儿RR减慢,SpO2下降,但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神志消失时间为(50.5±9.1)s,清醒时间为(15.3±3.6)min.所有患儿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无肢体扭动、恶心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呼吸抑制3例,呛咳1例.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痉挛性脑瘫患儿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陈晓艳  徐子龙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18-919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K组给予氯胺酮2.0 mg/kg;C组给予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混合液(异丙酚60 mg、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40 mg配制成总量10 mL的混合液,简称PKL)0.2 mL/kg,均在1 min内匀速静注。麻醉维持:K组用氯胺酮2.0~4.0 mg/(kg.h)微量泵恒速输注,C组用PKL混合液0.2~0.4mL/(kg.h)微量泵恒速输注,根据手术刺激增减药物剂量。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给氧,术毕停用药。结果K组麻醉后MAP和HR较麻醉前升高(P<0.05);C组麻醉后MAP和HR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醒时间C组明显快于K组(P<0.05),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较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平稳,术后清醒快,更适合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拟行ERCP检查的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2组患者ERCP检查前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0 mg和芬太尼1.0μg.kg-1,右美托咪啶组患者15 min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1,以右美托咪啶0.5~1.0μg.kg-1.h-1持续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丙泊酚组患者2 min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1,以丙泊酚4.0~6.0 mg.kg-1.h-1持续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记录麻醉前(T0)、进镜前(T1)、进镜时(T2)、进镜后20 min(T3)和检查结束后10 min(T4)患者的血压、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对插管的难易程度、患者的合作程度进行评分,次日评估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T1、T2、T3和T4时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各时间点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T1、T2、T3和T4时SBP、DBP和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T1时SBP和T1、T2、T3、T4时DBP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啶组(P<0.05),但2组T2、T3和T4时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T1、T2、T3和T4时患者HR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啶组(P<0.05)。右美托咪啶组操作难易程度和患者合作程度评分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2组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ERCP检查安全可行,能满足检查所需镇静要求,并可获得患者较好的合作;但部分患者发生HR减慢,需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瑞芬太尼在老年病人静吸复合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成用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F组),术前用药阿托品0.5 mg、咪达唑伦2 mg,R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1μg/kg,F组静脉给药芬太尼2μg/kg,10 min后推注异丙酚1.5 mg/kg,琥珀酰胆碱2mg/kg静推诱导插管.两组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0.1~0.2 mg/(kg.min),间断推注阿曲库铵10~15 mg,吸入1%~3%的安氟醚;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0.30μg/(kg.min),F组30~60 min视情追加芬太尼半量维持麻醉.术后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睁眼摇头,潮气量〉6 ml/kg,吞咽、咳嗽反射恢复,脱氧5 min氧饱和度〉92%拔管.全程观察入室、用药后10min、插管时、切皮、手术开始后1 h及拔管前的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结果两组病人除用药10 min和拔管前收缩压对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老年病人的镇痛镇静药,合理利用其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能减轻或消除老年病人气管插管、拔管期间的应激性不良反应,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3个月~6岁患儿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Ⅰ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相比SBP和DBP、HR显著升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一种理想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组,B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组。观察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时、术毕之SBP、DBP、HR、RR、SpO,;氯胺酮的用量;清醒时间(手术结束至患儿睁眼、能应答之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哭闹等发生情况。结果B组切皮时SBP、DBP、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也明显高于A组同时点(P〈O.05)。氯胺酮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毕清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B组均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是有效的和安全的,不仅可减少术中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加快患儿苏醒,而且可降低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表面麻醉应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术的可行性。方法  5 0例小儿气管异物 ,随机分为表麻组、静脉全麻醉组各 2 5例 ,分别 2 0 g·L-1利多卡因经超声波雾化仪雾化后吸入 8~ 10min ,完成表面麻醉 ;γ 羟基丁酸钠 80mg·kg-1 氯胺酮 1mg·kg-1完成静脉复合麻醉。结果 表麻组围术期并发症少 ,HR、MAP平稳 ,术毕SpO2 >95 % ,清醒时间 (70 1± 15 3)min ,静麻组并发症较多 ,围术期HR、MAP下降明显 (P <0 0 5 ) ,术毕SpO2 <95 % (P <0 0 5 ) ,清醒时间 (16 8 4± 17 6 )min (P <0 0 1)。结论 超声雾化表面麻醉用于支气管镜检表麻完善 ,围术期MAP、HR稳定 ,并发症少 ,术毕低氧发生率低 ,清醒时间短 ,是该手术较好的一种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