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4-09/2008-09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 123例,其中中转开腹26例,占2.32%。现就LC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23~81(平均51)岁。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0例,其中胆囊萎缩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中转开腹原因:17例上腹部及胆囊三角致密粘连,组织炎性水肿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4例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2例胆总管损伤;1例胆囊结肠瘘,2例怀疑胆囊癌。  相似文献   

2.
王明霞 《临床医学》2014,(12):56-5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转开腹原因及预防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句容市中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LC术634例中中转开腹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转开腹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21 d,平均15.8 d。术后随访0.5-2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胆囊癌术后1年死亡。中转原因:炎性粘连9例,解剖变异2例,胆囊床广泛渗血1例,胆管损伤2例,胆囊癌1例,设备故障1例。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提高腹腔镜操作技术,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学文  邱桂刚  赵斌  赖钊  刘苏 《华西医学》2007,22(2):252-253
目的提高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6年10月10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033例,中转开腹47例。全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合理运用LC及选择性引流、适时中转,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安全有效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例LC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4例LC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7.4%,中转开腹14例,占2.6%。其中被迫性中转开腹9例,占1.7%(胆囊局部粘连严重)。强迫性中转开腹5例,占0.9%(出血1例,胆瘘1例,施夹器故障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结肠损伤1例)。结论:强调重视胆管和胆囊血管畸形,对胆囊急性炎症水肿或重度萎缩致Calot三角区三管结构关系不清的病例,果断AICL处理是LC避免损伤胆管、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严格手术程序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即刻中转开腹手术临床分析(附23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即刻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436例LC即刻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LC即刻中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为2.06%,主要原因是急性胆囊炎,近期有急性胆囊炎发作史,胆囊周围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Calot三角解剖不清,难以辨认胆囊管,胆总管损伤。结论:正确掌握中转开腹的时机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提高腹腔镜基本技术,控制手术适应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利于降低LC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110例的原因、指征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对策。方法:对110例LC手术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3.2%,Calot三角解剖不清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所有中转开腹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必须熟练掌握中转开腹的指征,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发病1周以上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8月29例发病1周以上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床间隙消失者做胆囊大部切除术,三角区结构无法辩认者中转开腹胆囊切除。结果:29例均行腹腔镜手术,24例完成,5例中转开腹(17.24%),8例行胆囊大部切除(27.59%),手术时间30~120min,出血10~300mL,术后均放置引流管,引流液5~60mL,无并发症。结论:发病1周以上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手术困难,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中转开腹率高,尤其是在发病11~28d内。同期5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4例均在此时间段。但只要有丰富的I。C手术经验和足够的耐心,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发病1周以上,仍可行LC治疗。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16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44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2例,肝、胆总管灼伤3例,其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手术操作困难,腔镜下难以顺利完成胆囊切除而中转开腹。急性胆囊炎中转开腹20例,慢性或没有炎症者中转开腹24例。有经验医生主刀600例,中转8例;初学者(指没有腹腔镜手术经验或初学腹腔镜、主刀手术未满30台的医生)主刀216例,中转开腹36例。结论各医院应实行腹腔镜手术准入制度,实施系统、科学和严谨的岗前培训和重视实际手术操作的循序渐进是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智  周卫东 《临床医学》2013,33(3):17-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和意义及并发症预防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4月至2012年8月1500例LC中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0例LC中中转开腹77例,中转率为5.13%.中转开腹的原因分别为: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38例(49.35%);术中出血难以控制17例(23.61%);有腹部手术史及腹腔严重粘连11例(15.28%);胆囊萎缩、“瓷瓶样”胆囊6例(8.33%);胆囊癌2例(2.78%);术中胆漏、怀疑胆道损伤2例(2.78%);腹腔镜光源损坏1例(1.39%).本研究患者经中转开腹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8d.2例胆囊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5个月死亡.结论 胆囊三角处理困难,胆囊急性炎症及术中出血、损伤是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中转开腹尤其是主动中转开腹是保证安全、防止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转开腹的原因,探讨减少严重并发症、安全降低LC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5例LC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主动中转开腹24例,被动中转开腹11例.单纯经腹胆囊切除25例(71.4%),无并发症发生;胆-肠RounX-Y吻合3例(8.6%),其中右肝管置内支架管1例;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2例(5.7%);胆囊动脉出血回缩止血成功、止血后再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血管、十二指肠内瘘口修补、右膈肌穿孔修补及胆管癌根治各1例(各占2.9%).34例治愈,1例术后20个月因肿瘤腹腔转移死亡.结论 合理选择LC时机、术前常规风险评估、熟练掌握LC技术及全程规范轻柔操作是解决主动与被动中转开腹这对矛盾的有效方法,可安全降低LC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1.
李晓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27-2427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存在的技术难点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吴江盛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5例中160例成功施行三孔法LC术。1例Minrizi症,1例胆管变异,3例胆囊炎症及粘连严重,胆囊三角显露困难中转开腹。腹腔镜戳孔无一例感染。结论正确掌握其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熟练掌握解剖知识,防止并发症。术中如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有困难者,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2.
赵宝书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19-2121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患者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发病不超过72h行LC术273例和发病72h后行LC术48例患者术中中转开腹情况。【结果】共完成LC305例。发病不超过72h组和发病超过72h组,术中中转开腹率分别为0.36%(1/273)、31.3%(15/48)。中转开腹16例患者中,9例因胆囊三角粘连分离困难、1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1例胆囊坏疽穿孔、5例术中难以控制出血而中转开腹。【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72h内行LC安全可行,发病72h后行LC风险明显增大,术者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11至今新疆额敏农九师医院完成的2 157例LC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LC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46%(10/2 157),其中胆总管损伤3例,胆瘘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术后黄疸1例,胆囊积脓2例。结论胆道并发症是LC主要严重并发症,绝大部分并发症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困难LC术中仔细操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降低中转开腹率;适时中转开腹,重视腹腔引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现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但由于LC需要一定专业操作训练,且不如传统胆囊切除术直观,故早期开展LC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我院1994~2000年共施行LC 1 10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 108例,男451例,女657例;年龄29~70岁。术前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6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9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4例。1·2手术概况1 108例中转开腹行传统胆囊切除术17例,中转率1·5%。其中前100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开腹率3·0…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入路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与胆囊三角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2月~2003年6月280例胆囊三角入路LC(胆囊三角组)与2005年4月~2009年10月203例胆囊后三角入路LC(胆囊后三角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三角组手术成功277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率1.07%,术后并发胆囊动脉出血、胆漏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0.71%。胆囊后三角组成功手术197例,中转开腹6例,中转率2.96%,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均全部治愈。结论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行LC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可降低LC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9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93例,中转率为2.09%,中转开腹胆管损伤2例,损伤率1.05%。胆管损伤术中发现8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 T管支撑引流6例、胆肠Roux-en-y吻合4例,腹腔穿刺 鼻胆管引流1例(ENBD);再次胆道手术1例,再手术率9.09%。结论遵循辨-切-辨手术程序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严格掌握LC和急诊LC的适应证,果断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实时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老年人胆囊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58例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258例中116例并存(45%)1种以上内科疾病,254例顺利施行LC,4例中转开腹,死亡2例,肝外胆管损伤1例。结论老年人可耐受LC,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仔细的手术操作,及时中转开腹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9年1 90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 901例中发生胆管损伤(BDI)13例,损伤部位:胆总管7例,肝总管5例,右肝管1例。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处理好胆囊三角,掌握好中转开腹时机,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9月 ̄2006年3月,2 062例LC中31例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成功率为98.5%,中转开腹31例,占1.5%。其中,病变因素致中转开腹23例,占1.11%,技术因素致中转开腹8例,占0.39%。结论LC中转开腹常见原因:胆囊炎症程度、腹腔内广泛粘连、胆道损伤及出血。严格LC适应症及手术程序,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2112例LC中转开腹手术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中转开腹手术均获成功,病人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重视术前对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以及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中转开腹不应视为手术的失败,而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补救措施。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确保病人安全、降低LC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