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锦涛 《临床医学》2015,35(2):78-7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睢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各项手术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1.1 对象 我科2002-01~2004-07共收治胆囊切除术患718例,其中男316例,女402例,年龄14~71岁,平均47岁。分为3组:A组178例,B组230例,C组3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576例,急性胆囊炎66例,胆囊息肉76例;合并胰腺炎5例,高血压、冠心病12例,糖尿病7例,胆囊胃漏1例。  相似文献   

3.
赵海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596-7596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抗体所致的免疫性疾病,为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自身抗体,主要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已成为胆囊结石和胆囊炎首选的标准治疗方法。老年人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常并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疾病。正确处理并存病,掌握手术时机对老年人胆囊手术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作者对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处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本科开展66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无选择性切除,对操作技巧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及分析.[结果]手术困难原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45例(占68.2%),胆囊萎缩9例(占13.6%),有上腹部手术史且胆囊与邻近脏器粘连7例(占10.6%),合并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2例(占3%),肝外胆道变异3例(占4.5%),成功63例,中转开腹3例,成功率95.5%,无出血、胆管损伤及死亡病例.[结论]多种情况导致Calot三角区粘连为常见困难原因,Calot三角区粘连处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在处理Calot三角区粘连较重、解剖不清时,要坚持以"冷分离"为主,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也能安全完成.  相似文献   

6.
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直是胆道外科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不断进步、手术经验不断增加,对胆道损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医源性胆道损伤仍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其发生率国外文献报道为0.07%~0.5%[1],国内文献[2]报道传统胆囊切除损伤胆道的发生率为0~0.5%.为了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可避免术中导致胆道损伤的发生,现将此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一组行腹腔镜手术,另一组行开腹手术。在术前及术后第1、3、5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及AST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ALT及AST在术后第1天均有升高,手术组与腹腔镜组有显著差异妒〈0.05)。LC组在术后3~5d血清中ALIT、AST呈下降趋势,在第5天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而开腹组在术后3~5d血清中ALT、AST呈持续升高,在第5天开始下降。结论LC手术及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人体肝功能均有影响,LC影响小,恢复快,呈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13-3414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小切口组45例和腹腔镜组55例。小切口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相关指标优于小切口组,且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我国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虽然LC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但由于腹腔镜技术与设备的局限性,仍有部分患者需中转开腹。我院2005-01-2010-10开展LC 556例,其中中转开腹1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5~76岁,平均52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87例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大部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逆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胆囊切除术较大部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并发症低,对胆囊切除难度较大患者有显著优势,对医生技术要求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在复杂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施行的36例腹腔镜胆囊大分部切除术的病例,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出血及肝外胆管损伤,手术时间为(56±16.5)min,开始下床活动时间(13±4.3)h,开始进食时间(23±8.5)h,住院时间(5±1.5)d,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7~28个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复杂胆囊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收到胆囊造瘘与标准胆囊切除相结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对2 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26例中转开腹的病例分析.结果 2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26例,中转手术率1.04%,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2例(46.2%);急性化脓坏疽性胆囊炎8例(30.8%);胆囊动脉出血2例(7.7%);与横结肠致密粘连1例(3.8%);胆管损伤3例(11.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内的严重粘连、急性炎症水肿、坏疽、血管损伤、胆管损伤.提高腹腔镜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及术毕30min(T4)五个时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于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NIBP)。[结果]①各时点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T1~4时,S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较P组明显降低(P〈0.01);T4时S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P组低(P〈0.01)。[结论]七氟醚较丙泊酚能更有效的抑制老年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并能更有效的抑制机体由于过度刺激所造成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74-1375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患者的痛苦小、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00-2501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5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h,晚期组4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h,观察两组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组中转开腹率为2.0%低于晚期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6±12.3,6min、22.16±3.36h、35.29±4.48h、2.49±1.68d均明显低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杜剑波 《临床医学》2014,(12):84-8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胆囊疾病患者100例,依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自主活动时间早,患者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上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0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大多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分离粘连区,切除胆囊。【结果】54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治疗成功。4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LC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结扎胆囊管的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 ,LST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7年本院和湘雅三医院普外科采用LSTC 28例的病例资料,术中胆囊残端不结扎,分析术后胆漏发生率、持续时间、量及住院时间、胆道损伤等.[结果]28 例行LSTC,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38~87)岁,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住院日5 d.其中2例发生一过性胆瘘,分别于术后12 d和14 d自愈;3例行ERCP下胆管取石术和鼻胆管引流治疗持续性胆瘘.其中1例合并有心肌梗死,1例并发膈下脓肿,无一例死亡.[结论]当胆囊三角分离难度高时,LSTC不失为替代中转开腹手术的一种选择,其胆瘘可预见且易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二种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9年5月~2000年3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专家的指导下 ,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8例 ,效果良好 ,成功率达95.6 % ,为了客观比较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有否优越性 ,是否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本文回顾性随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组68例与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组61例进行综合性比较分析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行胆囊切除 ,LC组男19例 ,女49例。年龄19~77岁 ,平均49.2岁 ,60岁以上18例(26.5 % )。OC组男18例 ,女43例。年龄20~83岁 ,平均49.9岁 ,60岁…  相似文献   

20.
胆囊切除术后问题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切除术后88%的病人手术前的症状得以长期缓解[1],部分病人的症状或持续存在、或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出现,既往将这类情况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1995年Nahrwold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应该看做是“胆囊切除术后问题(PCP)[2]”。现将我院外科1996年1月~1998年12月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的256例出现问题的28例病人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在256例胆囊切除的病人中,经随访,16例(625%)术后症状持续存在,12例(468%)于术后6个月内症状又复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