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下腹部、会阴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硬膜外麻醉组(PE组)和氯胺酮硬膜外麻醉组(KE组)。观察围术期循环动力学、呼吸变化,记录牵拉反应、术中谵妄、恢复期躁动、清醒时间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PE组在静注丙泊酚后1min血压下降,心率减慢;KE组在静注氯胺酮后血压和心率持续增高,与PE组比较增高显著(P<0.01或P<0.05)。PE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KE组。结论丙泊酚辅助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辅助腰麻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12岁患儿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12岁进行下肢骨科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辅助腰麻组(BS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与麻醉前及BS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R)显著增快,而BS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B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丙泊酚辅助腰麻用于小儿下肢骨科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在尿道下裂患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94例尿道下裂患儿,依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观察组接受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情况、血流动力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较少,术后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较低(P<0.05)。T1、T2、T3时两组MAP、HR均低于T0时,而观察组T1、T2、T3时MAP、HR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用于尿道下裂患儿,能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减少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隐睾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术后苏醒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患儿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Ⅱ组(P<0.05),警觉/镇静(OAA/S)评分,Ⅰ组高于Ⅱ组(P<0.05).术后发生躁动哭闹、恶心呕吐,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以提高隐睾手术患儿的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骶管麻醉组(Ⅰ组,n=40)和氯胺酮组(Ⅱ组,n=40),Ⅰ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结果 诱导后和术中2组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性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也短于Ⅱ组(P<0.01).结论 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岁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基础麻醉。观察术中SpO2降低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后清醒时间、SpO2低于90%需要辅助呼吸的患者及不良明显少于B组。结论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71-5572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药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循环呼吸功能、不良反应以及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过程中的MAP、HR、SPO2、及RR都比麻醉前有所降低,但是与麻醉前没有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术中呛咳、屏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PONV、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入镜次数、手术、麻醉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期平稳,可在临床麻醉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段文 《系统医学》2024,(5):150-152+156
目的 分析在儿童腹腔镜疝修补术采取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对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艾司氯胺酮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躁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性睁眼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体术后躁动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 在儿童腹腔镜疝修补术予以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术后躁动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 例患儿分成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组(SKF 组,n = 30 ) 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组(KM组,n = 30) ;记录手术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清醒时间、精神症状和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切皮时SKF组的BP、HR,明显低于KM 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KF 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KM 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效果优于KM 组.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小儿有泌尿外科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Ⅰ组,n=25)和氯胺酮组(Ⅱ组,n=25),Ⅰ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手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结果:诱导后和术中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着显著的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也短于Ⅱ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恢复结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PK组,n=20)和氯胺酮组(K组,n=20)。分别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术中第15分钟、手术结束时即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停药后记录完全清醒时间(自动睁眼和指令性反应恢复)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K组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术中第15分钟及手术结束即刻的HR、MAP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均有增快和升高(P<0.05)。而PK组的上述参数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则无显著变化(P>0.05)。PK组和K组的相应各时点参数间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K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PK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K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切痂植皮术后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切痂植皮术后的安全性。方法:48例择期行切痂植皮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实验组:异丙酚1mg/kg诱导后,继之以异丙酚2mg·kg-1·h-1和氯胺酮2mg·kg-1·h-1的速度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静脉注射安定0.02mg/kg后,继之以氯胺酮3mg·kg-1·h-1的速度输注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氯胺酮总用药量,同时记录患儿术后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躁动的例数。结果:氯胺酮用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苏醒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躁动的例数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切痂植皮术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丙泊酚组(n=25)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异氟烷组(n=25)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术中均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术中监测HR、BP、SpO2等指标,观察围术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异氟烷组少。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全麻复合局麻更适合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临床安全。方法选择小儿腹腔镜手术7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静脉组,n=35)和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组(静吸组,n=35),观察麻醉过程中关键步骤时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出手术室的时间,并记录术后麻醉并发症(术后躁动、呕吐、低氧血症等)的发生。结果静脉组患儿在气管插管、切皮、人工气腹及拔除气管导管时HR、MAP变化较静吸组患儿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出手术室的时间较静脉组明显缩短(P<0.05);静吸组术后躁动、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苏醒快而平稳,术后并发症少。静吸复合麻醉更适于小儿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组(A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40例,保留自主呼吸,至手术结束前2 min停药.观察两组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肢体活动情况,咳嗽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较B组术中肢体活动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儿SpO2均>95%,无咳嗽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发生,清醒快,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术中更平稳,术后小儿烦躁情况少,优于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在氯胺酮-丙泊酚小儿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的心率(HR)、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 O2)和术后苏醒的情况,同时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评估患儿术后24 h的疼痛情况。结果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两组患儿的RR、HR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均P0.05),而麻醉前后Sp O2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清醒、能遵医嘱咳嗽、肢体可有意识活动的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无痛的比率为56.41%,术后6 h无痛的比率为46.15%,术后24 h无痛的比率为38.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对患儿的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小儿静脉全身麻醉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预防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仅予七氟烷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清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躁动比例、躁动评分(≥3分)比例及平均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行小儿全身麻醉,可有效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1月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采用喉罩静吸麻醉,观察组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复苏时间,术后躁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时、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可将患儿术中、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维持在较理想水平,缩短患儿复苏时间,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3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6岁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先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开通静脉,然后随机均分为3组。A组:由同一麻醉医师行骶麻,用微泵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开始时追加氯胺酮1 mg/kg;B组:由同一术者行局部麻醉,用微泵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局麻开始时追加氯胺酮1mg/kg;C组:单纯用微泵输注丙泊酚加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和氯胺酮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和躁动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3组术中的MAP、HR变化组间、组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比C组少(P<0.05);术毕清醒时间比C组短(P<0.01);躁动评分比C组低(P<0.01);而A、B组无差异(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但以B组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医疗费用低,更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恢复情况,并与单纯氯胺酮作比较,探讨一种较为理想的复合用药方法。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的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0例,肌注氯胺酮6.0~8.0mg/kg,术中酌情静脉追加氯胺酮1.0~2.0mg·kg-1/次;B组20例,肌注氯胺酮2.0~3.0mg/kg,并于手术开始前2min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后以氯胺酮1.5~2.5mg/(kg·h)和丙泊酚6~10mg/(kg·h)持续静脉微泵输注,术毕前5min同时停用。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R及SPO2的变化,并记录氯胺酮的用量、术后的清醒情况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儿的MAP、HR在手术开始后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B组患儿在手术开始时MAP和HR较基础值稍有增加(P<0.05),但术中渐降至术前水平或稍低,并保持平稳至术毕;两组患儿的SPO2和RR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B组术中氯胺酮的用量和清醒时间明显少于A组,呼吸抑制和术后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与单纯氯胺酮相比,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能更好的保持呼吸循环稳定,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