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俊  杨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732-473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烟雾病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技术.结果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具有以下特征性表现:大脑基底部大血管闭塞或极度狭窄;脑底部和基底节区异常毛细血管网,侧支循环及代偿动脉的形成;脑实质继发血管循环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脑出血或缺血性及脑萎缩等病理变化.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成为烟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对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20排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烟雾病患者均行320排全脑动态容积CT扫描,并利用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重组且采用电影模式观看,同时完成全脑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DS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及颅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9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及迂曲延长。全脑灌注图像中,显示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为0.5~13.0s;局部脑血流量(rCBF)下降10例,降低幅度为26.0%~54.5%;局部脑血容量(rCBV)显示有8例在正常范围内,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0.0%~68.5%)。结论:320排全脑动态容积CT成像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的形态及动态血流信息,全脑灌注图像可以量化评价烟雾病患者全脑灌注情况,真正实现了全脑一站式容积扫描,对于烟雾病的诊断和评价脑组织血供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明确诊断并作治疗评价.结果 23例患者的下肢动脉CTA图像血管轮廓清晰,血管腔内的病变以及对病变血管的形态,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均显示良好.23例患者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其中7例行血管腔内治疗.结论 MDCTA在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性疾病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行血管介入治疗和手术前患者筛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成人出血性烟雾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成人出血性烟雾病的CT平扫与DSA全脑血管造影的表现。结果25例患者CT检查颅内有不同部位出血灶,以脑室出血多见(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DSA造影显示一侧或双侧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或闭塞,部分病例尚合并椎-基底动脉病变,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CT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明确诊断有赖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36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36例中发现26例动脉瘤(AN)、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2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4例无异常发现。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238支,其中,中心型充盈缺损(8.0%)、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0%)、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5.0%)、完全闭塞(19.3%)管腔突然狭窄(9.7%)。间接征象有:“肺少血”征、肺梗死、“马赛克”征、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间隔偏移、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间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等。结论:螺旋CTPA是诊断肺栓塞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在PE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所有患者的CTA图像均明确显示责任血管,显示肺栓塞的部位、形态;经相应治疗,症状有改善.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可发现病变、确定病变范围与分型,以及除肺栓塞外还患有的其他疾病.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溶栓治疗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世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449-544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发现38例动脉瘤患者共40个颅内动脉瘤(2例患者为2处动脉瘤)。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复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A评估烟雾病患者与DSA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例烟雾病患者(40侧大脑),对其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及DSA造影,由3位高年资医师分别比较C1、M1、A2、P2血管狭窄程度,并对其评分。结果 :C1段CTA与DSA比较,评分一致为97例(97/120);M1段评分一致为97例(97/120);A2段评分一致为109例(109/120);P2段评分一致为111例(111/120),CTA在评价烟雾病患者血管狭窄与DSA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CTA在诊断及评估烟雾病基本可以代替DSA。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1:5。大多有胆囊结石史,可能与结石长期刺激及慢性炎症有关。胆囊癌多发生在胆囊底,体部,偶见于颈部。多数为腺癌,可分为浸润型及乳头型,少数为未分化癌及鳞癌。CT能清楚的显示肿瘤及侵犯程度,增强后扫描出现的明显强化还有利于确定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疑有冠心病患者进行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近段,中断和远段的显示能力。结果:4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近中断的显示率为92%以上,对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高,对冠状动脉远端显示较差。结论: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优良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可作为临床冠心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CT血管成像(CTA)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学表现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狭窄,脑底部可见异常血管网,大脑前、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及颈内、外动脉之间形成广泛侧支交通。结论:脑CTA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烟雾病异常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例1:男,58岁。患肝炎10 a余,乏力,腹胀,低热0.5 a。否认外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肝脏CT血管造影见肝密度减低,肝各叶比例失调,脾达7个肋单元,腹腔见液性低密度影。脾动脉远段见囊状影,密度与脾动脉一致,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大小约2.1 cm×1.8 cm。诊断为肝硬化,脾大,腹水,脾动脉瘤。例2:女,63岁。肝硬化5 a,腹胀。肝脏CT血管造影见肝左叶增大,肝内密度不均,脾达6个肋单元,脾动脉中远段见大小约2.3 cm×1.7 cm囊状影。密度均匀且与脾动脉一致。诊断为肝硬化,脾大,脾动脉瘤。2讨论内脏动脉瘤少见,好发于脾动脉、肝动脉及肠系膜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对159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做脑血管增强扫描,采用VR、MIP和MPR后处理技术重建脑血管图像。结果本组159例,其中正常74例,血管变异44例,动脉瘤11例,大脑中动脉栓塞2例,脑动脉狭窄29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Moyamoya病1例。结论CTA能多方位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为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提供更精确具体的解剖图像,可发展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筛选手段,部分代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在克罗恩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集并经临床证实的克罗恩病9例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影像进行分析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检查显示节段性肠黏膜增厚,肠壁增厚、分层形呈"靶征",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呈"梳样征"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可清晰的显示小肠克罗恩病的病变范围,肠腔、肠壁改变及肠腔周围改变,增强CT还能区分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术后评估的指导价值。方法:总结2006-12/2008-02 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DSA资料。结果:发现动脉瘤15个,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个,前交通动脉瘤5个,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个,胼周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个。结论:MSCTA是颅内动脉瘤诊治和随访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38例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各例均有治疗前后完整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行CTA检查。34例行动脉瘤夹闭术,4例行介入栓塞术;32例治疗前后CTA检查相隔在10d之内,6例在11~27d之内。术前所有病例均行DSA检查,术后4例复查DSA。结果:38例病例中颅内动脉瘤46个,其中行动脉瘤夹闭术34例,夹闭动脉瘤40个;介入栓塞术4例,栓塞动脉瘤4个;另有2个未作处理。46个动脉瘤中,CTA明确诊断40个,可疑5个,漏诊1个。术后CTA见夹闭不全2个,瘤颈残余1个。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快速、准确、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查方法,不仅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及选择手术方法中具有优势,而且可成为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64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出16层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6.19%,特异性为95.2%,阳性预测值为82.54%,阴性预测值96,32%。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翘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CT及其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PAE)的价值。方法:对11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多发肺动脉栓塞7例,其中双侧多发4例,左侧多发1例,右侧多发2例;单发4例,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叶段肺动脉栓塞2例。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以获得多方位及立体图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PE)快速、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认识轻微肋骨骨折的CT征象,减少漏诊率。方法:对37例胸部外伤后及时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阴性、而患者有明显局限性压痛症状者,3~5 d后均进行多层CT复查。利用VR、MIP、MPR、CMPR等结合轴位薄层图像认真观察。结果:共发现25根肋骨骨折。其中1例为单根肋骨完全骨折;7例一根轻微肋骨骨折;4例二根轻微骨折;3例三根轻微肋骨骨折。结论:胸部外伤后及时CT检查阴性的患者,凡有局部固定压疼症状者,3~5 d后应进行多层CT复查,可明显提高轻微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