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眼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干眼症中7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8.86%。因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3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1例误诊为视疲劳。误诊时间7~14 d。7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确诊干眼症,予对症等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干眼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疾病,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相关疾病认识、发散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个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18个月;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凝胶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0-2701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杨克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24-4324
目的分析青中年人干眼症误诊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对门诊收治的53例青中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三项检查结果并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结果53例于眼症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者18例,过敏性结膜炎者10例,病毒性角膜炎者7例,视疲劳者6例,沙跟者6例,眼部手术后者5例,结膜下出血者1例。结论医生加强对青中年干眼症的重视,积极寻找病因,综合、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减少干眼症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汪洁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0):89-90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0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2~75岁,平均51.3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  相似文献   

6.
胡君 《临床医学》2013,33(4):91-92
目的探讨老年干眼症的诊断及诊治要点。方法对眼科门诊95例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干眼症中最常见的是干性角膜炎,其次是长期局部眼用药、沙眼、眼干燥综合征。结论详细的病史和临床检查是诊断干眼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少真菌性角膜炎的误诊,早期治疗。方法:对2000-03/2005-12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32例(均为单眼)回顾分析。结果:误诊为病毒和其他感染性角膜炎5例,误诊率15.6%。视力恢复:病灶清创,5%碘酊烧灼23例,板层切削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2例,视力均大于O.3。角膜移植术6例,其中5例视力在0.08~O.3之间,1例植片浑浊。眼球摘除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真菌性角膜炎取得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谢会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72-6072
目的分析干眼症易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措施。方法对68例干眼症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结果误诊疾病多为慢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视疲劳等。误诊原因为忽视干眼症特点和必要的鉴别检查。结论干眼症易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惠州眼科门诊干眼症患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惠州眼科门诊就诊的120例眼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临床检查诊断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20例眼部疾病患者中72例患有干眼症,患病率为60.00%,男、女干眼症患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配戴隐形眼镜、阅读写作姿势、眼部手术史、屈光不正、角膜炎史以及鼻炎均为干眼症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配戴隐形眼镜、阅读写作姿势异常、眼部手术史、屈光不正、角膜炎史、鼻炎均属于干眼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配戴隐形眼镜、阅读写作姿势异常、眼部手术史、屈光不正、角膜炎史、鼻炎为干眼症的危险因素,应指导患者在工作与生活中均保持良好的习惯,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及频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降低干眼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干眼症的误诊原因,并针对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门诊收治的82例老年人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82例于眼症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者40例,占42%;过敏性结膜炎者20例,占24%;慢性泪囊炎者10例,占12%;眼部手术后8例,占10%;其他眼病4例,占5%。结论: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证,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6例(312眼)中老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56例患者中曾经误诊为其他眼病者103例。结论中老年干眼病发病率高,女性多见。眼科医生应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传统的三项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oeba keratitis,AK)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AK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例5个月前出现左眼结膜充血伴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发病前3周有同侧面部带状疱疹史,在外院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相应治疗症状无改善,且伴视力下降。入我院后初诊病毒性角膜炎伴细菌性角膜炎,但角膜溃疡刮片提示白细胞(+++),细菌、真菌培养以及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IgM检查均阴性。后再次行角膜溃疡刮片检查发现有棘阿米巴滋养体生长,诊断为AK,给予甲硝唑、氟康唑等治疗。病程中进一步合并细菌感染,给予相应药物及手术治疗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眼压正常,视力4.0。结论临床对于细菌及真菌检查阴性,顽固性角膜炎患者应考虑AK的可能,并及时行相关实验室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了240例(299只眼)眼科普通门诊患者采用Schirmer I试验进行干眼症的筛查效果,认为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症状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重视患者主诉并及时进行干眼症特异性检查,可减少误诊,使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炎临床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骶髂关节炎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24例门诊患者中有47例误诊,误诊率为14.5%。经治疗除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好转外,其余患者全部治愈。误诊原因主要是骶髂关节炎临床症状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以及医生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欠细、鉴别诊断不全面。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脑膜瘤致三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膜瘤致三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误诊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右眼反复视物模糊伴异物感就诊.曾多次在外院及我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右眼内斜视,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本次入院行角膜刮片培养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考虑脑膜瘤,并术中探查确诊为脑膜瘤致三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结论 对有无相关神经症状反复发作的角膜炎患者应行三叉神经相关医技检查,如明确排除三叉神经病变且实验室检查阳性或抗病毒治疗有效,方可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以尽可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内源性眼内炎的误诊原因,探讨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收治的曾误诊的内源性眼内炎13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13例,12例以眼红和(或)眼痛及视力下降等症状首诊当地医院,初诊误诊为葡萄膜炎4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2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2例,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眶蜂窝织炎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各1例;1例为我院其他科室会诊患者,以眼红起病,分泌物略多,初诊误诊为结膜炎。误诊时间7~83 d,平均26.2 d。本组均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确诊。本组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3例视力无改变,5例视力提高;2例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菌素静脉给药,炎症控制,视力提高;2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视力丧失;1例放弃眼部治疗,预后视力不详。结论内源性眼内炎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初诊误诊率较高。提高对其认识、详细病史询问和查体及反复多次进行眼科检查可减少或避免内源性眼内炎误诊。  相似文献   

17.
罗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28-8429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误诊的青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易误诊为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结膜炎,经降眼压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1周左右治愈。结论: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检查、重复检查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MR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风湿科就诊的47例误诊的PMR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入院前误诊为多发性肌炎13例(27.7%),腰肌劳损11例(23.4%),上呼吸道感染10例(21.3%),类风湿关节炎8例(17.0%),肩周炎4例(8.5%),纤维肌痛综合征1例(2.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PMR,予泼尼松、甲氨蝶呤等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PMR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张俐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72-137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7例具有顽固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眼部检查并予以雌激素+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观察其干眼症状与干眼症诊断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者诊断为干眼症35例,12例眼部干燥患者,未能符合干眼的诊断标准,妇科会诊认为这12例患者的眼部千燥症状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种精神神经症状。治愈20例,好转19例,无效8例。【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顽固性的眼部干燥症状,予以雌激素替代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且此类症状部分可能是围绝经期的精神神经症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干眼症已成为目前一种流行性疾病,我国献[1]显示此病的发病率为2.7%,然而对此病误诊却为数不少。现对我院1994-01~2004-12遇见的干眼症误诊1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